第四百七十三章 詔旨賜姻緣(2 / 2)

這件事已攪的賈琮深有擔憂,占去了他大半心思,自然對金釧所說之事,再沒太多心力去關注。

……

神京,安奉坊。

自從晌午之後,便不見了太陽,天空陰沉,雲顥密布。

坊中街巷繁華,各類瓦肆、酒館、花樓不一而足,人流繁雜,喧囂熱鬨。

貌似大雨將至的

陰霾天氣,並沒有影響到坊市中的人氣。

出入這裡的不僅有普羅百姓、商賈富戶,更有不少朝野官吏,三五成群,來這裡消遣取樂。

因此這裡經常看到衣飾清貴,氣度不凡的人物,已是司空見慣的事。

臨街一家不起眼的小酒樓,二樓的雅間裡,兩個男子正對坐小酌。

其中一人正是那日帶了一車藥材入城的趙掌櫃,另一人是個衣裳華貴,相貌清正的男人

“劉大人,你急著約我見麵,可是有什麼要緊之事。”

那位劉大人說道:“我們在金陵錦衣衛的眼線,傳來消息,金陵錦衣衛經過翻查,已確定工坊中兩個木箱,是從賈赦的宏椿皮貨發出。

錦衣衛千戶葛贄成派了心腹百戶劉海,帶了公文和查證文牘,眼已在往神京傳遞照奏報途中。

好在我們的眼線比劉海早一日出金陵,所以才能提前將消息送到神京,我們的人還發現,劉海腳程遲緩,估計還要幾天才能到神京。

倒是給我們留下收拾首尾的時間……。

自從工坊被查獲,你在金陵做了多方手段掩飾,本以為天衣無縫,沒想到那兩個木箱,終究露出破綻,當真是防不勝防。”

趙掌櫃聽對方的話,臉上神情凝重,說道:“大人,那賈赦爵封一等將軍,是榮國賈家的承爵人,身份非同小可,這事怕是棘手得很。”

那劉大人問道:“當初與賈赦交割送貨的孫紹祖,如今在何方,一旦賈赦落網,將他供出,那事情牽扯起來,就會難以收拾了。”

趙掌櫃陰森一笑,說道:“大人儘管放心,眼下誰也找不到孫紹祖,他壞不了我們的事。”

那劉大人說道:“賈赦之事,處置起來要十分謹慎。

榮國公雖已故去,但是榮國賈家在朝中軍中的門生故舊,依舊不容小覷,榮國賈家在四王八公中的地位,更是舉足輕重。

未來大勢一起,榮國賈家如何站位,對於朝中舊派勳貴的影響,對世道人心的左右,其中作用依舊可觀。

這也是上麵為何讓孫紹祖勾連賈赦,運送遼東那批貨物,就是想給榮國賈家留下印記把柄,以為將來之用!

況且,上麵對賈家威遠伯賈琮,頗為看重,覺得此人韜略精深,文武雙得。

他不僅是四王八公的正經血脈,偏偏還受當今的拔擢重用,這在四王八公子弟之中,絕無僅有。

這樣的人物如能拉攏,於將來的之事必定有大用。

隻是,一但賈赦事發,以今上對四王八公的隔閡,榮國賈家必定要被削爵獲罪,隻怕抄家也未為可知。

賈琮是賈赦的親子,必定也會收到牽連,甚至從此失去聖眷,他也就失去了未來的價值,這是上麵不想看到的。

所以為了穩妥起見,我已收到令諭,此事需要這般處置……。”

那位劉大人看了眼雅間門口厚厚的門簾,依舊還是放低了聲音。

此時天空中沉鬱許久的厚重雲顥,瞬間翻湧,銀亮的電光刺破雲層,發出驚天裂地的巨響。

一陣瓢潑大雨,在極其短暫的預兆之後,傾盆而下,密集嘈雜的雨聲,將雅室之中兩人的對話,遮蔽得難以聽清……。

……

大周宮城,清和宮。

甄老太妃的寢堂之中,彌散著一股淡淡的藥草澀味,老太妃靠臥在榻上,身上蓋著綾白軟綢錦被,背後堆著厚軟的背枕。

寢堂中還出了服侍的嬤嬤和宮娥,還站著一身宮裝,娉婷婀娜的甄芳青。

臥榻前繡墩上,坐著一位穿青色九龍袞服的老者,正是退居深宮的上皇永安帝。

甄老太妃無力的揮了揮手,身邊的貼身嬤嬤,還有幾個服侍的宮娥,都無聲的退出堂外。

老太妃又對身邊的甄芳青說道:“青兒,你也下去吧,不要讓人打擾,本宮要和陛下說說話。”

甄芳青目光微微閃動,對著永安帝行禮後退出堂外,又讓宮娥內侍輕輕合上厚重殿門,自己恭立在門口等候。

寢堂之中,永安帝上前將甄老太妃身上的錦被,用手撚了一撚。

永安帝是高高在上的太上皇,對於旁人來說,隻是威嚴沉默,難測深淺的帝君。

他隻有在甄老太妃麵前,才會露出這樣少有的孺慕之舉。

甄老太妃目光柔和,說道:“陛下,本宮離開金陵老家已六十餘年,家中長輩兄妹都已亡故,甄家後輩見過的沒有幾人。

即便如今當家的那位侄媳婦,本宮都從未謀麵,隻有芳青從小在我膝下教養,我將她視為己出。

這世上我最至親之人,除了陛下,便是這丫頭了。

當年孝元皇後薨逝,本宮何等福澤,得先帝垂愛,托付撫育陛下,這是本宮一生最大的榮耀。

這十幾年時間,陛下退居深宮,幽恍歲月,但本宮懂得陛下心有戚戚,感傷難消。

本宮也活不長了,有些話在心中藏了許久,如今就算犯忌,惹陛下不喜,我也把它們都說了。”

永安帝微笑道:“老太妃不要說這樣的話,上了年紀總難免病症,有太醫護持,多將養些日子就是。

朕今天就是來和太妃說話的,太妃想什麼就說什麼,有什麼好顧忌的。”

甄老太妃神情柔和,似乎在回想著什麼,半

晌才說道:“當年,陛下諸子之中,吳王驚才絕豔,文武雙全,皇室之中,無人能出其右。

他得陛下鐘愛,視其繼統之人,他為人至情,對本宮也十分孺慕孝敬。

彆的皇子都稱本宮為太妃,隻有他素重情義,心有赤誠,不顧避諱,常喊本宮為皇祖母。

卻沒想到後來會出那樣的事,本宮和陛下一樣,心甚愛之!事後每每想起,難以自持!”

……

甄老太妃說到這裡,忍不住老淚縱橫,永安帝雙眼含淚,身子微微顫抖,似乎在強自壓抑內心悲愴。

“如果當初他隻是個平庸的皇子,如今必定還能侍孝於聖君膝下。

這些年陛下鐘愛卓絕的少年英傑,旁人或許不知,但本宮卻知陛下苦心,陛下是在補心中所憾……。”

甄老太妃的話,似乎戳中永安帝的心防,揭開他心中最隱秘慈和的心緒。

上皇原本心情悲愴,神情剛厲,竟然緩緩鬆弛,雙目微闔,臉上竟生出一片釋然,一種解脫。

甄老太妃繼續說道:“就說賈家那孩子,陛下數年前得了他的字,便時時賞玩,愛不釋手。

後來聽說他在遼東立下平定之功,陛下更常和我說,這孩子是難得一見的文武奇才。

當初聖上因遼東之功冊勳,如果不是陛下讓太後賜禮賈琮,又派人去賈府向賈琮求字,沒有這般因勢利導,那孩子如何能得世襲罔替的殊榮。

陛下雖不動聲色,但拳拳惜才之心,令人動容,陛下是在賈琮身上,看到似曾熟悉的影子,才會如此對他吧。

那日我在宮中見到賈琮,器宇風華宛如當年,本宮雖老,但是一顆心未朽,不糊塗,看的明白……。”

甄老太妃看了永安帝一眼,見他雖麵無悲喜,但一雙眼睛中波光擾動,應是極不平靜。

“陛下之所以遲遲未下賜婚,是擔心賈琮娶了芳青,從此便丟了前程。

但是,聖君有憫愛惜才之心,天道有功敗生死之命。

那孩子已得世襲罔替貴勳之位,一生榮華富貴綽綽有餘,如果因賜婚而投閒置散,從此安樂平和一生。

比起當年吳王,未嘗不是一種福分……。”

甄老太妃最後一句話,讓永安帝身子一震,一下擊中了他心中軟肋!

他看著病榻上撫養他長大的甄老太妃,容顏哀絕,眼中神光已漸漸潰散。

永安帝心中悲慟不已,十幾年前這樣的哀傷,他曾經曆過一次,沒想到他還要再承受一次。

雖非母胎親生,但數十年母子之情,豈能是一場虛妄。

而且,甄老太妃所言,老成睿智,未嘗沒有道理……。

永安帝心中震顫,對著病榻上的甄老太妃,話音滿是沉痛:“朕當年無可奈何,為了祖宗的江山社稷,鑄成錐心之痛。

這些年太妃日夜所想,就是想讓朕放下心結,朕懂得太妃的苦心,朕必定會讓太妃如意,下旨賜婚,以此喜兆求太妃安康。”

他聲音激蕩,對堂外喊道:“歐陽彬入殿!”

內侍總歐陽彬聽到聲音,急忙開了殿門,小步走入寢堂。

永安帝沉聲說道:“傳朕旨意,命禮部即刻擬定賜婚詔書,為賈琮和甄芳青賜婚,選定吉日,宣詔甄賈兩府!”

甄老太妃聽到永安帝下旨,一雙昏花老眼閃現光彩,但很快慢慢又黯淡下來。

甄老太妃緩緩挪動乾枯冰冷的手,輕輕握住永安帝寬大的手掌,說道:“陛下當放下前事,寬解心懷,頤養龍體,歲歲安康。

本宮以後不能再時時陪伴陛下,本宮謝陛下……厚恩……。”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