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他和他堂哥最大的不同之處,明武宗選擇用宦官壓製文臣集團,但他選擇讓文官搞內鬥。嚴嵩也是個明白人,他也知道自己就是朱厚熜手下的一條狗,朱厚熜在後宮修仙修舒坦了,他在前朝一手遮天的日子也能舒坦。”
“但是這個時候,朱厚熜已經修仙修魔怔了,為了修仙大肆消耗人力、物力、財力。嚴嵩作為朱厚熜的第一狗腿子認為,皇帝想乾什麼就乾什麼,想要什麼就要什麼,身為臣屬,他隻需要做到讓皇帝能想要什麼有什麼就行。”
“嚴嵩此舉正合朱厚熜心意,至於外麵的人過得苦不苦,底下的人過得累不累,朱厚熜和嚴嵩是不會去考慮的。”
“朱厚熜沉迷修仙做法事,但做法事的開銷是巨大的,朱厚熜也不管。反正他就管花錢就對了,錢怎麼來從哪來,這都不重要。有錢花就行。”
【唐太宗】李世民:這不昏君嗎?
還想乾嘛就乾嘛。
魏征連他逗個鳥都能說他兩句!
“是啊,也就乾了五年正事吧,後麵就都不怎麼乾正事了,第二次北京保衛戰也是在朱厚熜在位時期打響的。”
朱元璋:......
話果然是說早了!
【漢武帝】劉徹:又保衛北京。合著你們明朝把都城從南京遷去北京就是為了保衛北京?
【宋太祖】趙匡胤:好有道理。
“到了朱厚熜在位後期的時候,邊防其實一直都不太穩固,海上有倭寇,陸上有遊牧民族,哪哪都不是很太平,但是自從第一次北京保險戰以後,武將集團就逐漸有點失去話語權,當然,在第二次北京保衛戰打完以後,那點話語權是徹底沒有了。”
“剛剛也說了,朱厚熜這人很自私,他知道嚴嵩是貪官,但是嚴嵩貪錢,他不貪皇帝的錢,朱厚熜那份他都是老老實實給交上去了的,朱厚熜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問題是這樣貪來貪去,人人都貪,錢就隻有那麼點。蛋糕就隻有那麼大,最後反而是民間的商業體係受到重創。”
“正好這時候又是資本主義萌芽的期間,民間百姓更是苦不堪言。”
【秦始皇】嬴政:資本主義是什麼?
“資本主義簡單來說就是剝削。靠剝削其他人來累積自己的財富。跟封建社會的剝削沒有什麼不同,唯一的不同大概是在封建社會對勞動人民的剝削往往是合法的,而現代資本主義
大部分都是不合法的。”
言羽陽不打算跟皇帝們多說這些。
要是讓皇帝們學會了資本主義,那封建社會豈不是還能繼續往下延續。
有空還是多講講馬克思主義得了。
“總之,在這種內憂外患的情況下,朱厚熜在位末期,明朝呈現出了一種分崩離析,即將滅亡的頹勢。”
“但呈現畢竟是呈現,最後明朝在經曆嘉靖倭亂、大同兵變、遼東兵變、庚戍之變、爭貢之役等等一係列風雨飄搖,最終還是傳承下去了。”
【漢武帝】劉徹:這麼多兵變他們還能打贏北京保衛戰呢?
“其實北京保衛戰也不是靠打贏的吧,是靠送錢送贏的。”
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什麼?
聽到這裡,朱元璋頓時覺得前麵那些東西都不算什麼了。
靠什麼贏的?
給誰送錢?
不是。
都是中文字怎麼組合在一起他就聽不懂了呢?
甚至有那麼一刻他十分希望是自己聽錯了。
經過這麼久,他都已經不敢去質疑是言羽陽說錯了。
【漢武帝】劉徹:帝師說你們明朝也是靠送錢保和平。
劉徹很貼心的重複。
這下朱元璋是真不能淡定了。
他之所以天天對著趙匡胤貼臉開大看不起宋朝。
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宋朝一直在不停的不停的往外給北邊的韃子們送錢。
現在告訴他其實他的大明跟宋一樣,也給北方的韃子送錢?
他不能接受!!!
誰來了都不好使!!!
“當然,這個錢不是朱厚熜本人送的,是仇鸞偷摸送的。”
【秦始皇】嬴政:帝師,明世宗這麼掌控朝堂了?
【漢武帝】劉徹:一個是皇帝點頭給彆人送錢,一個是臣子背著皇帝偷摸給外邦上供,至少前者皇帝還點頭了呢。
“這個事兒呢他是這麼個事。”言羽陽斟酌了一下用詞:“一開始呢,韃靼人就不怎麼安分,老是動不動就騷擾,完是明朝又確實不怎麼打得過人家,韃靼人嘗到了甜頭,就試圖入侵明朝疆土,但是沒完全成功,明朝這會也不是無人可用。”
“雖然韃靼人被打退了,但是他們的野心被滋長了,韃靼人一尋思,機會來了。就想跟大明議和,因為這時候明的邊防很差,基本上就是被動挨打,但是草原的遊牧民族跟中原的農耕文明比起來,最差的就是他們糧不夠,各方麵的發展都遠遠比不上中原。”
“韃靼人就想跟明朝通商,就說要跟明朝議和。這個事情其實也很好理解,現在是他們占據上風。然後他們主動來議和,按理來說,韃靼人覺得明朝根本沒有拒絕的理由。可惜,如果這是宋朝,可能人家就同意了,偏偏這是明朝,偏偏他還撞到了朱厚熜手上。”
“剛剛說過明朝有嘉靖倭亂和爭貢之役,這兩次就是因
為海上的倭寇頻繁騷擾導致的,沿海地區一直不太平?_[]?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朱厚熜一怒之下直接開了海禁,不做海上生意了。”
“前麵也說過很多朝代經濟繁榮海運是離不開的,朱厚熜這一手海禁,也算是間接掐斷了明朝經濟發展,但問題是海禁是開了,倭寇作亂的情形並沒有得到解決,沿海人民還是要忍受騷擾和時不時就來一次的燒殺搶掠,可以說是苦不堪言。”
【秦始皇】嬴政:這個倭寇就是帝師上次提到的日本人嗎?
“也不完全是吧,這會把海盜都統稱為倭寇,但是日本人也不是完全沒有,還是有的。”
“朱厚熜拒絕了韃靼人議和的請求,這下韃靼人不樂意了,議和隻是他們想要達到目的的一個手段,終極目標是為了開市。軟的行不通,他們就打算上硬的。”
“於是韃靼人的大軍又打進來了,韃靼人打進來的過程出奇的順利,但身為總兵的仇鸞靠的是賄賂嚴世蕃才拿下的,他根本就沒有什麼軍事才能,但是他也知道,要是他守不住大同讓韃靼給攻破了,他也沒好果子吃,於是他私底下偷偷給韃靼人送錢讓韃靼人去打其他的城池。”
嬴政:?
劉徹:?
李世民:?
【秦始皇】嬴政:荒謬。
【則天大帝】武則天:簡直就是笑話。
【則天大帝】武則天:這樣的人居然也能當守城將領,你們明朝當真是可笑。
朱元璋:......
好氣。
但他沒法反駁。
“韃靼人呢還是比較誠實守信的,他們拿了仇鸞的錢,果然就換了個地方打,其實換與不換都沒什麼太大的差彆,換到彆的地方了,明軍也還是打不過,照樣讓韃靼人長驅直入,一路打到了北京城。”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是韃靼人兵臨城下了,嚴嵩這個時候還是在專心致誌的給朱厚熜寫青詞。”
【漢武帝】劉徹:他還叫什麼嚴嵩,叫嚴青詞得了。
【唐太宗】李世民:這麼分不清主次的人居然是內閣首輔,你們大明真是沒救了。
“不過最後北京城也沒破,韃靼人的目的隻有一個,就是開市。朱厚熜同意了韃靼人的要求,他們就帶著軍隊哪來的回哪去了,雖然燒殺搶掠是避免不了的。事後嚴嵩讓兵部尚書當了他的替罪羊,這事就算過去了,這就是庚戍之變。”
【秦始皇】嬴政:這就過去了?
【漢武帝】劉徹:朕都有點不理解了。之前明太祖是怎麼好意思天天追著宋太祖罵的?
【漢武帝】劉徹:你們這不都是一家人嗎?
朱元璋:......
誰跟宋朝是一家的?
你放什麼狗屁呢!
【明太祖】朱元璋:宋朝有不送錢的時候?
【漢武帝】劉徹:送一次的笑一直送的,這是什麼?五十步笑百步?
【漢武帝】劉徹:你要非這麼說,那宋送錢好歹還是皇帝送,你們這臣
子背著皇帝送,也不知道誰都丟人。
【明太祖】朱元璋:宋朝年年給,仇鸞就給一次,這有可比性?
【漢武帝】劉徹:你又知道仇鸞隻給一次了?仇鸞托夢跟你說的?
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你們漢初不也一直送公主給匈奴和親嗎?你倒是開始說起彆人來了。
【漢武帝】劉徹:整的你們明朝公主沒和親過似的。
【明太祖】朱元璋:朕的大明用不著跟彆人和親。
【漢武帝】劉徹:哦,那你好了不起哦。
“咳咳,這個,明朝確實沒有和親的公主。”言羽陽撓撓頭:“明成祖朱棣說過明朝不對外稱臣,也不對外和親。”
劉徹:......
“既然說到明成祖,值得一提的是,一開始朱高熾遵從他爹的心願,給朱棣上的是太宗,結果到了朱厚熜這,他直接給朱棣一挪,挪成了明成祖。”
明成祖朱棣:......
好啊,原來就是你小子害的朕。
“韃靼人雖然按照約定退兵了,但北邊還是一直有動亂的發生。與此同時,南邊的倭寇也很誇張,根據史料記載,53個日本人在沿海地區登陸以後,燒殺搶掠了接近二個月,期間殺傷了四五千官兵,一度直逼南京城。”
【明成祖】朱棣:?
【明成祖】朱棣:多少?
五十二個殺傷四五千??
他沒聽錯吧??
日本人戰鬥力這麼高??
“確實是一個令人不可思議的數字,但這確實是曾經發生過的事。”
【漢武帝】劉徹:不是吧,日本人這麼厲害?
【唐太宗】李世民:有沒有一種可能,是明軍太弱了。
【漢武帝】劉徹:再弱也不至於弱成這樣吧?就是五千人躺地上讓五十二個人砍,每人都要砍差不多一百個呢。
【唐太宗】李世民:張遼還帶八百人擊敗了孫權十萬兵呢。
孫權:?
這都能扯到我身上?
【漢武帝】劉徹:擊敗跟擊殺還是有區彆的吧,張遼又不是帶八百人把十萬人都給殺了。
【漢武帝】劉徹:不行朕還是覺得不真實,帝師這真的沒有誇大其詞嗎?
【漢武帝】劉徹:南京不是正統朝的副都嗎?五十二個人就能給拿下了?還能為非作歹二個月,你們正統朝真就什麼都不乾啊?
“拿下倒是沒有啦,就是他們一路燒殺搶掠,往南京那邊去了,至於這個數據的真實性,清朝編撰的明史是這麼寫的。”
“不過很快,戚繼光橫空出世,前往沿海地區平亂。自此之後,沿海地區的倭患基本被肅清。”
【秦始皇】嬴政:看來也不全是酒囊飯袋,偶爾還是有那麼一兩個可造之材。
【明太祖】朱元璋:仇鸞的下場呢?死了沒?
“仇鸞死倒是死了......”
【明太祖】朱元璋:怎麼死的?
“仇鸞後來跟嚴嵩成了政敵,前麵不是說仇鸞偷摸賄賂了韃靼人嗎?完事轉頭他就給朱厚熜通風報信,說韃靼人要打進來了,但是那會韃靼人還沒有兵臨城下,仇鸞的人去的比較快,他主打的就是一個信息差,後來韃靼人果然兵臨城下了,朱厚熜就更相信他了。”
“緊接著仇鸞就立刻帶兵增援北京,營造出自己是來幫助守衛北京的假象。這麼一來,朱厚熜就更加信任仇鸞了,以至於後來仇鸞的手下冒充韃靼人對百姓進行燒殺搶掠,朱厚熜也向著仇鸞,認為王儀不該抓他們,反過來把王儀給抓了。”
朱元璋:?
朱棣:?
朱高熾:?
什麼東西?
為什麼越聽越抽象了?
【秦始皇】嬴政:自己人搶自己人?
【漢武帝】劉徹:你們正統朝真是讓人眼界大開。
【唐太宗】李世民:怪不得帝師之前說明朝農民起義最多,他們要是能忍住不起義才怪了。
“總之,第二次北京保衛戰結束以後,朱厚熜對仇鸞就很器重了,仇鸞一尋思,他的機會這不就來了?他就想把嚴嵩給弄了。他就把嚴嵩那點事跟朱厚熜全說了。”
“這下好了,事捅到明麵上,不處理也得處理了,朱厚熜就開始冷落嚴嵩,但是嚴嵩也算是有點運氣在身上,好巧不巧,仇鸞病了,還沒等嚴嵩乾點什麼,仇鸞先病死了。”
“仇鸞死後,錦衣衛指揮使陸炳把仇鸞做過的事都呈報給朱厚熜,朱厚熜很生氣,還把仇鸞從棺材裡挖出來鞭屍。”
“這裡我們又可以引申出來一個人物,陸炳。可以說朱厚熜能活這麼久,陸炳簡直是功不可沒,朱厚熜遭遇的兩次足以要命的危機都是陸炳給他救出來的。”
“第一次,朱厚熜差點被行宮的宮女勒死,是陸炳及時出現,救下了朱厚熜,當然,這裡麵還有方皇後的功勞,也不完全是陸炳一個人救駕有功。”
朱元璋:?
一個皇帝能做到被宮女勒死的份上?
這是在乾什麼?
蔑視皇權蔑視到這種地步?
【明太祖】朱元璋:哪兒來的宮女這麼大的膽子?
“這個事情吧,他是這樣的。”
“聽說宮女們要造反勒死朱厚熜的原因是因為他不是修仙嗎?他就癡迷煉丹,但是這個煉丹吧,他是用十四五歲少女的經血。然後為了保證這批宮女的純淨度,他都不讓人吃飯,隻讓喝點露水。久而久之,為了自己活命這麼乾也能理解吧,至於這裡麵有沒有文官的手筆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但是這次僥幸活下來,不但沒讓朱厚熜停止瘋狂的修仙,他反而修得更厲害了。他覺得正是因為自己修仙了,才能僥幸不死。”
【秦始皇】嬴政:......
【漢武帝】劉徹:看出來了,確實很僥幸。
“這是一次,還有一次是朱厚熜住的地方起火了,陸炳不顧自身安危衝入火海把朱厚熜從火場裡麵背了出來,要是沒有陸炳,朱厚熜估摸就直接被燒死了。”
“陸炳可以說是朱厚熜手裡一把非常好用的刀,指哪砍哪。他跟嚴嵩最大的區彆就是他做的事情都是朱厚熜讓他去做的,自己沒什麼私心。”
“但即便是嚴嵩這麼揣摩朱厚熜的意思了,他依舊沒能善始善終,一場大火加上一個徐階,令嚴嵩晚景淒涼。”
“徐階雖然也是一個有名的貪官,但他這時候還沒開始貪,他是等朱厚熜死了以後才開始貪的。而且他這人大有來頭,他是王守仁的弟子。單這麼說聽上去好像沒什麼。”
“王守仁是心學的發展者,陽明心學、格物致知、知行合一,他是當之無愧的聖人。”
“眾所周知,朱元璋是很信奉程朱理學那一套的,程朱理學在明朝的時候簡直是發展到了鼎峰,但王守仁就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自我。心學這個東西,說出來看似很虛無縹緲,但是想要做到其實是很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