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論甩鍋的技巧(2 / 2)

這後宮有毒 繁朵 6218 字 10個月前

而且為了防備被皇帝抓住把柄,這兩位在彆院行事非常的小心,甚至請了可信的大夫守著,每日裡按時煎藥,做出一副兄弟倆雙雙臥榻不起的假象以搪塞外人窺探。

此番卻親自趕來萬年縣找皇帝求情……

紀暮紫計較良久,最終低聲道:“罷了,我這就聯係姐姐……隻是,陛下那邊……”

“陛下到底才親政。”雲風篁目的達到,臉上卻仍舊一派凝重之色,緩緩說道,“人手怕是有限,咱們如今未必沒有一拚之力……茲事體大,你自己衡量罷。反正本宮的底子你心裡清楚,本宮要不是自己沒辦法,何必尋你來分說?”

等紀暮紫匆匆離開,她就叫了熙樂過來,“盯牢了那邊,將紀嬪這會兒接觸的人都留意著。”

那些人八成都是紀氏的,而且不乏埋藏極深的釘子。

熙樂會意,又有些忐忑:“娘娘,這事兒能成麼?陛下好容易謀劃到今日,這……?”

會留下這麼個空子給雲風篁鑽?

“你道陛下是從容行事、萬無一失麼?”雲風篁冷笑了一聲,說道,“他也是迫不得已彆忘記他是怎麼親政的?輿論歸根到底隻是個引子

,重要的是消暑宴上鄴國公夫人的遇刺,因此讓海西侯敏陽侯這兩個紀氏的中流砥柱壯年致仕,底下孫輩為著祖母孝也不得不紛紛請辭……縱然多年大權在握,有著黨羽,可倉促之間,權宦、攝政王、重臣這幾派又不是死的,豈能不趁機下手?原本烈火烹油的外戚,幾乎一夜之間元氣大傷!”

三州大旱,災民聚義,鄉野之中議論洶洶……

彆看這些事情拿到廟堂上說的聲嘶力竭,儼然國朝將亡似的,實際上,國朝坐擁天下之大,立朝至今又沒出過有著特彆的亡國技巧的昏君,也沒遭遇過特大災害,根基尚在,根本礙不著上層繼續呼風喚雨倚紅偎翠。

皇帝能上台最主要的就是鄴國公夫人的死,造成紀氏嫡係主要子嗣全部丁憂,空缺出來的位置又受到政敵們有誌一同的爭搶,為免被政敵借助坊間輿論落井下石,這才索性支持淳嘉親政畢竟,二十三歲還在“專心進學”的皇帝,可不是紀氏一個人攔著不讓做正事的。

但坊間說起來,謀害皇嗣導致皇帝膝下空虛的,是紀氏;篡權亂政架空天子的,還是紀氏。

沒辦法,前朝之鑒,權宦跟外戚本來就很難拿到賢名,遑論紀氏跟掌握著輿論主導的士林關係很不怎麼樣。

這種情況下,紀氏不鬆口,越發要背惡名了,也會更進一步得罪皇帝。

所以索性同意皇帝出來聽政,好讓家族鬆口氣這些年來天子形同虛設,大家做主做習慣了,忽然天子出來了,誰會甘心交出已經在手裡的權力?這麼著,廟堂上下的主要目標,能不成紀氏換成皇帝?

雲風篁漫不經心的給熙樂分析了一番,末了道,“但鄴國公夫人雖去,鄴國公卻還在。按著規矩,父在母喪,諸子及未嫁之女隻需服齊衰杖期便可!至於孫輩,則為齊衰不杖期……這二者形製固然有些許的差彆,時間卻是一樣的,都隻一年而已!”

當今之世男尊女卑,隻有父去,才能用著長達三年的斬衰之禮。又或者父已先卒,母親才能享受三年守孝,但也不過是比斬衰低了一等的齊衰。

當然皇帝並不在乎紀氏子弟具體的守孝方式,關鍵是不要打擾他奪權。

問題是區區一年之間對於一位登基八年卻還沒正兒八經行使過天子權力的人來說實在太短了,尤其孝期的一年是按九個月來算的,也就是說,紀氏諸子弟的丁憂,持續到明年年初,也就差不多了!

“所以就算沒有鄭鳳之案,沒有紀明跟袁棵致陛下落水,也肯定有其他的事情。”雲風篁沉著臉,“陛下既不打算坐以待斃,又怎麼可能不抓緊紀氏子弟尚在守孝的機會趁勝追擊?!”

她看一眼熙樂,淡淡道,“所以陛下現在很急,急,就意味著並非無懈可擊,明白嗎?”

熙樂心頭一震:“是!”

她其實還有些驚疑不定的,隻是卻不敢表露出來了,畢竟有著從公襄霄手底下叛變歸順雲風篁的前科,如今再表現出些惶恐的話……誰知道雲風篁會不會懷疑她會再次叛逃皇帝那邊?

這位婕妤的手段跟心術她知道,哪怕紀氏這次真的不行了,雲風篁也未必沒手段玩死她。

對於放棄家人也要自己活著的熙樂來說,這種主子是最讓她畏懼的。

她不敢多想,隻能默默祈禱紀暮紫行事順利。

這番心思雲風篁心知肚明,卻也沒有繼續安撫的意思,隻避著熙樂,叫了熙景到跟前。

就像她跟紀暮紫說的那樣,茲事體大,讓紀氏的人衝鋒陷陣在前是一回事,又怎麼可能完全將希望寄托在紀暮紫身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