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明被關押的太突兀,就是雲風篁,昨兒個遊湖歸來沒見著這人,竟也不曾反應過來。
甚至在戚九麓夤夜過來說了一些消息後,她都沒多想,還是聽了陳竹的稟告後,才覺得不對。
讓紀暮紫去信綺山,通過栽贓淑妃謀害皇嗣拉翼國公府下水……說實話此舉在雲風篁看來,效果不是很大。
若果皇帝大權在握,就算礙著輿論暫時打壓雲氏呢,過個幾年風頭過去了,再找機會提拔起來不就是了?
當年袁楝娘謀害淑妃的事情被公然揭露出來,翼國公尚且至今對皇帝忠心耿耿,難道會連這點委屈都不肯受不成?
她會那麼攛掇紀暮紫,主要是趁機將投名狀的事情給解決掉在雲風篁看來,此番危機的真正應對之策,還是得看海西侯敏陽侯這些紀氏的中流砥柱。
所以……
皇後專門留在她身邊的眼線熙景派上了用場。
“但望海西侯莫要兒女情長。”雲風篁停止了敲擊,眼中閃過一抹冷色。
她讓熙景給海西侯傳的口風很簡單:舍車保帥,既然皇帝懷疑紀明意圖行刺天子,那就乾
脆舍棄這個兒子,反正不是嫡長子,反正海西侯不止一個兒子不是嗎?!
如此非但可以將紀氏合族從謀逆的罪名裡開脫出去,最重要的是……
紀明跟袁棵應該是在畫舫上就被皇帝著人拿下,至今還關押在皇城司手裡。
嗯,這裡說一句:國朝上下都知道先帝孝宗將皇城司交給了攝政王,但名義上,皇城司仍舊是跟皇帝儘忠的。
尤其現在攝政王跟皇帝結成了臨時的盟約,皇城司其實等於是在同時給叔侄倆辦差。
這種情況下紀明要是在皇城司的手裡死掉了,不隻皇帝有著殺人滅口或者私刑泄憤的嫌疑,關鍵是叔侄倆之間的信任也會受到考驗。
在雲風篁看來,這是最快的解決麻煩的方法。
當然這個方法的後患也很大,最直接的一個就是,即使海西侯為了大局考慮忍痛犧牲嫡幼子,事後他以及紀氏會感激雲風篁這個出謀劃策的人嗎?
那當然不可能了,他們反而會將無法對皇帝發泄的怒火傾覆在她頭上。
但這畢竟是以後的事情了,眼前這關過不去,說不定就沒以後了。
因此雲風篁儘管明知弊端,仍舊逼著熙景去傳話。
隻是半晌後,被曬的麵色通紅的熙景匆匆回來複命,邊喘氣邊低聲說完有些波折但總體還算順利的經過,又拿出海西侯那邊賞賜的兩張銀票請她示下,雲風篁麵上卻毫無笑色,隻淡淡說:“今日你辛苦了,既然是給你的,那你就拿著罷。”
熙景見狀頗為不解,正琢磨著要不要旁敲側擊,雲風篁卻已擺手讓她下去。
她才出門,雲風篁臉色已經陰沉下來:她之前跟熙樂說,皇帝倉促行事,不可能十全十美,更不可能滴水不漏,這是真的。
到此刻她也這麼認為皇帝被架空了近十年,本來也不是先帝的親生骨肉,從扶陽郡千裡迢迢來帝京承位,這種底子,就算心懷錦繡,從登基頭一天就開始暗中謀劃,難度也可想而知!
問題是,皇帝哪怕其他方麵顧全不到,卻怎麼可能不看好了她?!
是她進宮以來的表現不夠亮眼嗎?
是她賣淑妃賣的不夠乾脆嗎?
是她掐袁楝娘掐的不夠狠嗎?!
還是她阻撓皇帝禦極宇內不夠積極嗎!!!
皇帝到現在都若無其事的,她想夜會戚九麓就夜會的順順利利太太平平;她想召紀暮紫商議對策就迅速召了人來;她想攛掇海西侯殺子也波瀾不驚的傳了口信過去……這風平浪靜的,雲風篁簡直都要懷疑自己是不是想多了?
其實皇帝就是覺得大庭廣眾之下落水很沒麵子,這才將紀明還有袁棵關起來出氣?
昨晚讓海西侯跟興寧伯在門外站了一晚上,也是餘怒未消?
是她太以小人之心度君王之腹,幻想了驚天之變?
“不!”雲風篁沉著臉,獨自在室內來回踱步片刻,站住腳,卻是搖頭,“鄴國公夫人千真萬確是淳嘉親手射殺,此事是他利用我所為,絕不可能冤枉了他!他身為堂堂天子,在無人可用的情況下,不惜親自弑殺親長,哪怕隻是名份上的親長,還是一介女流,也要尋機親政,斷無可能接下來就沒了消息……算算紀氏重回廟堂的時間,他再不動手怎麼可能?!”
所以問題來了,皇帝,到底有著什麼樣的自信,到現在都對她不加限製,任憑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