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妃是攝政王的人,與咱們原本就不是一體,隻要攝政王那邊麵子上過得去,些許責罰,慢說事出有因,就算平白斥責,也不是什麼大事。”袁太後見淳嘉皺眉,以為他還不服氣,不禁下意識的將原本就柔和的語氣,越發的放軟了,語重心長道,“但真妃不然,小雲氏出身寒微,其家正是我兒需要大力提拔的寒門!”
“再加上旦日宴在即,本來經過中秋宴跟重陽宴這兩回,外頭都知道紀氏此番失勢,暫時是不會起來了。那麼大義在皇兒,皇兒你又正年輕力壯,他們有什麼理由,繼續跟著紀氏一條道走到黑?”
“要是這時候真妃傳出點不好的消息,知道的說她年輕不懂事,恃寵生嬌;不知道的,少不得想到紀氏頭上去,還以為紀氏到底攬權多年,縱然一時失意,卻還是要起複……”
她聲音一低,“尤其鄴國公夫人的孝正要滿了,這會兒之前一直壓著皇後的妃子出岔子,誰能不想到是紀氏贏了這一局?”
所以,慢說雲風篁這回做的事情可大可小,就算是當真闖了大禍,這眼接骨上,袁太後跟淳嘉,也得給她兜著點。
免得被紀氏抓住機會大做文章,壞了母子倆這大半年好容易積累起來的威勢。
看著滿臉寫著諄諄善誘的袁太後,淳嘉無語凝噎片刻,才點頭道:“母後說的是!”
他還能說什麼?
“今兒個你也彆去其他人那兒了,就去絢晴宮罷。”但袁太後卻不放心,還叮囑他,“雖然哀家下了封口令,但你也知道紀氏在宮闈裡的勢力。就是英妃,也不是那麼可信……所以哀家剛才攔了你的話頭,又加了一句等正月之後再處置。畢竟旦日宴之前,真妃不好傳出任何消沉的消息。哀家知道你厭煩她無理取鬨,可關鍵時刻,你且委屈些。等事情了了,哀家再給你出氣,啊?”
淳嘉幾欲吐血,忙道:“母後,其實今日也沒什麼大事,您都說拖到正月後了,到那時候再提起來,也沒什麼意思。最關鍵的是,正月之後,也是有著許多大典、宮宴之類,需要真妃操持,宮裡如今沒有能夠取代她的人,到時候再算賬,到底也是添亂。不過一介女流,孩兒堂堂天子,難道還跟她計較嗎?”
就今天這麼一出,那小氣的妃子八成已經在記仇了。
再來個秋後算賬的話,指不定雲風篁會怎麼個作妖法?
袁太後笑著說道:“皇兒不必擔心!真妃之所以恃寵生嬌,不就是吃定了咱們娘兒倆,暫時尋不著合適的人來取代她?隻不過以皇兒的身份,這天下,有幾個人是換不得的?你這宮裡,大婚時進了一批人;年初時候為著搪塞外界關於皇嗣的議論,又進了一批人,兩批人啊都是紀氏他們做的主,就沒安什麼好心!”
她揚了揚下頷,意氣風發道,“索性皇兒如今能做主了,那麼明年開春,母後怎能不親自給你物色些個真正賢良淑德的大家閨秀,充實宮闈?總不能叫皇兒在前頭忙忙碌碌的,回來了後宮,也不得安寧!”
淳嘉:“……”
他試圖阻止袁太後,“母後,孩兒如今任重道遠,卻還沒到再三充實宮闈的地步。再者,今年已然采選過,再驚擾民間,怕是不妥。”
“那些個
寒家女子,當個玩物,也就是了。”袁太後和藹道,“怎麼配正兒八經的侍奉你?哀家啊打算在旦日宴上放出些風聲,到時候從高門大戶裡選些個助力,還有呢就是低一等然而規矩足的人家,挑幾個出色的……如此哪裡會擾民?”
見淳嘉緊皺著眉,以為他是一心撲在了政務上,不喜多事,聲音一低,“如今咱們的處境不比從前,這般選進來的女子,皇兒若是不喜,偶爾去一趟也無所謂,就當養些閒人好了。隻要位份給了,再允諾她們無子的話日後可以抱養宮嬪子嗣,她們背後的家族,自然就會站在你這邊!紀氏權傾朝野多年,勢力根深蒂固,若隻靠提攜寒門士子,一時半會的,怎麼可能解決得了他們?”
太後這是當著淳嘉的麵,把話說委婉了。
實際上,她想說的是,自己母子本來除了一個大義名分,就沒有特彆強勢的助力,翼國公地位倒是高,隻是獨木難支。
這種情況下,不團結略次於紀氏、鄭氏、攝政王、崔氏的高門大戶,純靠寒門士子……那肯定不能長久。
畢竟且不說新科進士就算淳嘉能夠不遺餘力的栽培跟提拔,想要成就氣候,也非朝夕之功,而紀氏之流,怎麼可能給他們慢慢兒發展壯大的機會?就說因著紀氏的失勢,後宮現在雖然還沒有降生一位站住的皇嗣,卻也朝著兒女雙全的方向走了。
而一旦淳嘉有子,逼急了,直接來個弑君,擁立幼主……也不是不可能。
故此天子目前的處境,已經不是他急著豐滿羽翼當家作主了,而是不這麼做,他必然沒有好下場!
否則袁太後素來信任淳嘉的能力,也不會這麼急著給他參謀。
“……”淳嘉沉默片刻,歎口氣,“都是孩兒無能,連累母後至今不能專心頤養,卻還要鎮日的為孩兒操心。”
他很想說雲風篁是個醋壇子,這麼晾了幾日,就要搞事情了要是明年再進新人,尤其是新人裡還會專門安排能夠跟她一樣代行皇後之權的主兒,她怕不要掀桌子?
隻是……
袁太後說的對。
他隱忍八年一朝發難,看似翻身成功風光無限,實際上也就給自己爭取了年餘的緩衝時間。
倘若不能用最快速度形成自己的勢力,等待他的,必然是紀氏等迅猛的反撲。
盟友攝政王不可靠,翼國公不足為恃,其餘支持他的,如興寧伯府,更是分量不夠……淳嘉從策劃消暑宴的時候就考慮過親政之後的路要怎麼走,開恩科籠絡寒門士子為班底,下降公主以名正言順提拔其中的出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