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充儀末路(1 / 2)

這後宮有毒 繁朵 6564 字 11個月前

這天的朝會因為紀皇後直指造成淳嘉長年無子、親政之後才能有皇嗣平安落地的情況,乃是攝政王覬覦皇位,指使陸充儀所為,引起了軒然大波!

滿朝文武對於皇後的印象本來不是很深刻,至少沒有對太皇太後那樣深刻。

畢竟紀氏在連續出了兩位皇後之後,又扶立了淳嘉,再出一位皇後簡直理所當然——不是紀淩紫,也有紀氏其他嫡女。

這種靠著家世上位的正宮,因著淳嘉自己都是從去年才開始親政,皇後的威嚴氣度向來隻在後宮流傳。

她在前朝的關注度,甚至還不如從進宮就開始搞事情的雲風篁。

但這日大家卻結結實實了解了下紀氏嫡女的水準。

紀皇後一個人舌戰攝政王一派,竟然絲毫不落下風!

她儀態端莊口才便給,語速不疾不徐,分析鞭辟入裡,扣準了攝政王謀害皇嗣這一點,寸步不讓寸土必爭,硬生生將怒氣勃發的攝政王撕到詞窮——攝政王最後憤怒之下抬出了輩分壓人,卻被皇後反手拿太皇太後說嘴,說論家禮攝政王自己就沒開個好頭,對太皇太後不夠殷切孝順;論國禮她是皇後,攝政王就算是王叔也隻是個臣子,當著皇帝跟朝臣的麵就對皇後這樣無禮,哪裡來的臉說你沒有覬覦帝位?!

雙方吵的如火如荼,其他人根本插不進去。

最後還是淳嘉親自出麵圓場,先是當眾各打五十板的讓他們閉嘴,然後強行把話題拉回正題,就是他沒親政前妃嬪們的小產原因。

於是太醫院再次被浩浩蕩蕩的召到殿上,當眾為皇後請脈。

請脈的結果是皇後的確體內有著三屍蟲,而且也的確侵害日久,不是那種臨時弄進去的——時間之久遠,程度之嚴重,已經到了皇後不但不可能生養,而且日常也會出現一些不良反應的情況了了。

一肚子氣的攝政王再次提出質疑:“既然皇後日常就會因三屍蟲而不適,難道沒有召太醫看過?為何至今方才知曉此事?”

“本宮身上的確時常會有些病痛,但三屍蟲十分隱蔽,如果不加提醒,太醫們根本想不到,又怎麼會考慮?”紀皇後施施然說道,“不然不止本宮,宮闈妃嬪誰一年到頭不請幾次平安脈?為什麼在瑞獸之事引出禦獸苑獸醫自首前,沒有一個太醫說出真相?難道整個太醫院,都坐視皇家子嗣被謀害麼?!”

這話當然得到太醫們眾口一詞的附議,還有兩個老太醫站出來,引經據典的表示,有很多病痛的症狀,跟三屍蟲引起來的症狀非常相似,哪怕是他們這種有著幾十年行醫經驗的人也很難不走眼。

總之兩代後妃為三屍蟲所害,這絕對不是他們醫術不夠精湛或者對皇家的忠心有限,絕對是三屍蟲太生僻不經提醒無法確診的緣故。

紀皇後還說:“自從去歲避暑開始,本宮三不五時臥病,這一點,前朝後宮都是知道的。甚至一度宮務需要委托賢妃她們,現在想來,卻是三屍蟲之故,當時還道是本宮上了年紀,身子骨兒弱了……”

她為什麼從去歲避暑開始不時的稱病,大家心裡都有數,可礙著皇帝,都不好說什麼。

這時候淳嘉就說,既然皇後查了的確受三屍蟲所害,那給陸其道等後妃也查一下吧,畢竟他登基之後長年膝下空虛,大婚時候進宮的後妃都受到了很大的壓力。

之前以為是子嗣緣分不夠,現在想來,恐怕卻是人為。

趁著今天把事情弄明白,也免得那

些妃嬪含冤。

他說的時候是妃嬪都查一下,但其實隻是給幾位妃子請了脈就到朝會上稟告了——這結果出來,樂子就大了,因為除了陸其道之外,原悅妃現純恪夫人、原英妃現瑤寧夫人、原馨妃現崔充容、原婕妤現賈充媛、原昭媛現康婕妤……統統都中招!

“康婕妤怎麼會?”朝臣們嘩然之餘,也有人注意到異常,忍不住問,“她不是二皇子三皇子的生母麼?”

關鍵是二皇子三皇子不但活著落地了,到現在似乎還活的好好的?

按照之前的說辭,母體為三屍蟲所害的話,二皇子三皇子就算沒有胎死腹中,落地之後也是活不長的。

淳嘉也看著來複命的太醫,挑眉詢問。

那太醫擦了把額上冷汗:“康婕妤身子骨兒健壯,雖然早就中了三屍蟲,卻至今沒有症狀體現。許是這個緣故,才能夠生下兩位皇子。但兩位皇子也較尋常嬰孩羸弱,當然生在皇家,好好兒的將養,應該不會有什麼大問題的。”

大概怕大家不相信,他委婉提到了前朝時候的一場疫病,那疫病來勢洶洶無藥可醫,當時一度造成死傷無數。

不過就算是在那種白骨露野的情況下,也有少數身體特彆好或者運氣特彆棒的熬了下來。

康婕妤就屬於這種幸運兒。

連帶她倆孩子,儘管身體可能比較虛弱吧但還是能夠養大的。

對於母體有三屍蟲的女子來說,這種結果已經可以謝天謝地了。

淳嘉麵沉似水,環視了一圈左右,正待開口,這時候後頭跑來一名內侍,神色驚慌的稟告,說是瑤寧夫人跟崔充容雙雙暈過去了!

本來朝會尚未結束,瑤寧夫人與崔充容儘管位份不低,到底隻是妃子,就算出了岔子,也不該當眾打擾朝會的。

但這會兒不是情況特殊麼?非但淳嘉沒有生氣,立刻吩咐讓太醫過去伺候著,又傳口諭,著賢妃雲風篁、宣妃洛寒衣前往照拂。

崔充容的親爹崔琬更是出列跪倒,淚流滿麵的請求皇帝給他女兒主持公道。

崔琬這麼做,除卻對女兒的心疼之外,其實也是趁勢賣慘。

自從皇帝親政以來,他的地位權勢一日不如一日,尤其是歐陽燕然的歸來,以及一些孝宗時候老臣被打壓的臣子逐漸被起複,這讓崔琬簡直壓力山大。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