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惠沉默。
她當然知道。
而且她還知道,孝宗之所以一個勁的強調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就是為了約束紀氏。
顧嘉樹看她不說話,就自己說下去:“賢妃縱然犯下滔天大錯,上有國法下有宮規,何至於當著滿朝文武的麵,逼其當眾自戕?此地乃大朝所在,豈合作刑場?若果開了此例,往後成何體統?!”
又講道,“而且長公主殿下既然手握證據,說到哪兒都不怕,何必急於一時討回公道?堂堂正正的不好麼?如此倉皇急促,不知道的還以為您心虛,故此急於令賢妃身故!這對於長公主殿下的清譽,乃至於對先帝的名望,有什麼好處?”
“長公主殿下乃先帝唯一嫡女,就算不考慮自己的名聲也要考慮先帝的聖譽罷?!”
明惠抬頭看著他。
麵紗掩住了她眼底的仇恨,卻掩不住她顫抖的身形,因著極度的憤怒,她原本就喑啞的嗓音都帶著一絲絲變調:“你口口聲聲先帝先帝先帝,你若是當真將先帝放在心上,何至於如此偏袒小雲氏那賤婢,卻對本宮指手畫腳!!!百般要求!!!”
“臣不敢!”顧嘉樹連忙躬身行禮,“臣隻是實話實說,請長公主殿下息怒!”
他自己是真不敢……
但沒辦法,剛才雲風篁看著他說完那番話後,趁著賢妃奪刀自刎以及明惠長公主表態、攝政王步步緊逼這番功夫,魏氏父子擠到他跟前提醒:你已經被賢妃惦記上了!
而且皇帝肯定也記住你了!
這個不是重點,重點是,你們家顧箴想做皇後,如今最堅定的支持者就是皇帝。
你確定你們家現在得罪的起這帝妃倆?
就算你說你放棄
了你還是想回去攝政王的懷抱,且不說背叛過一次,哪怕不是顧芳樹本人背叛的,攝政王不可能跟之前那麼信任你們,就說皇帝首先就不會善罷甘休!
這等於將皇家叔侄都招惹了,這能有好下場?
所以你現在沒的選,隻能一條道走到黑,跟著皇帝走。
而且,想想賢妃剛才托付翼國公的那番話罷:什麼叫做“伯父自來忠君”,這不就是提醒保皇派的人,你們到底還是不是皇帝的人了?!
這麼護著長公主乾脆扶持她登基好不好?
不然歐陽燕然那麼忠心孝宗的人,為什麼會忽然站出來試圖圓場?
歐陽燕然多精明厲害多有城府的人,紀氏都奈何不得,淳嘉親政後頭一個起複的重臣就是他,他都表態了你還猶豫個什麼?
你還想不想做皇後的叔叔了?
再者,你們家不是擔心賢妃太厲害,顧箴做了皇後也徒有虛名麼?
這是現成給賢妃送人情、在皇帝麵前建功的機會啊蠢貨……你今兒個站出去給賢妃解圍、如了皇帝的願,回頭這兩位能不念你們顧氏的好?能不對顧箴格外優容照拂?反正雲風篁又不可能做皇後,她隻會更加支持顧箴上位才是!
顧嘉樹聽著覺得很有道理,再加上魏氏父子又許諾說隻要他站出去,他們也會立刻出來附議,他也就同意了。
結果說到這兒也沒人出來讚同他,他就很是心虛。
但心虛歸心虛,他場麵上還是一副很理直氣壯的樣子,盤算著等會兒如果長公主繼續喝問,那……他是……慫……還是……慫……還是……嗯……魏氏父子沒說這種情況該怎麼辦啊!?
正胡思亂想著,總算魏氏父子當真站出來幫腔了。
這父子倆說話比顧嘉樹好聽得多,但意思是一樣的,就是孝宗生前可從來沒有說因為個人私怨私下裡處置正兒八經的官員或者妃嬪,那都是堂堂正正的問罪審判行刑,從來沒有說由著自己的意願做事的。
所以作為孝宗唯一的嫡女,明惠長公主有必要也有義務維護且延續孝宗這種優良的作風!
……雖然大家都知道,孝宗如此自律未必全是自覺,主要也是,紀氏盯這位天子盯的很緊,平時天子好好兒過日子,都要被雞蛋裡挑骨頭,遑論隨心所欲了,那麼做的話簡直能被鄴國公罵死。
但場麵上魏氏父子這番話沒毛病。
你爹可是天子,都沒有說由著自己的性子隨意來的,你做女兒的不學你爹這不是給你爹丟臉麼!
因著攝政王從旁幫長公主辯解,然後又被魏氏父子問了句誅心之語:“王爺素有賢名,豈會不知縱容長公主殿下如此對待賢妃,必然落下口舌,為人議論?卻還是聽之任之,莫不是存心置長公主於不義之地?!當初,孝宗先帝待您恩重如山,您就是這樣回報先帝唯一的嫡女的?”
隻差明著說攝政王居心叵測,存心坑害明惠長公主了!
話說到這兒,這件事情也隻能容後再議……但是!
雲風篁突兀開口,提醒大家:“妾身同長公主殿下的糾葛,自然不適合繼續討論下去。但之前皇城司言毒害本宮的乃是陸春草,陸春草業已在側,難道也這麼不了了之?還是諸位以為,皇城司已經如此不濟事,確鑿證據皆為無物?!”
連帶淳嘉在內,廟堂上下,一時間都是靜默。
不是,你剛剛才鬨過一次自戕,就算容後再議也未必能夠全身而退……這種時候,你不想著怎麼保全自己,還有心思惦記著給攝政王落井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