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緊挨著行宮的彆院,一座則是帝京的宅子,都是寬闊華美陳設齊全,稍微打掃下就能夠入住的那種。
同時韋長空的官職任命也正式下達,為翰林侍講學士。
這官職不是很高,主要負責掌讀經史,釋疑義,備顧問應對,但也兼職為帝王皇子們講課,屬於近水樓台先得月,卻非品級所能描繪。
以韋長空的才名擔任這職位是綽綽有餘了,但以他這些年長居攝政王府的做法,這消息傳出來之後,仍舊引起了不小的騷動。
“陛下真正寬宏大量,有明君之姿。”保皇派不管心裡怎麼想的,對外都是交口稱讚,說就攝政王這種野心勃勃還不識趣、在皇帝親政迄今五年的情況下還要繼續當著尷尬的攝政王的主兒,皇帝非但沒有趕儘殺絕,甚至還任用其府上西席為侍講學士,負責教授諸皇嗣,足見皇帝重視血親,優容宗室,堪稱仁至義儘。
攝政王要是還有點兒良心,就該收拾一下攝政王相關的儀仗器物,進宮請罪,辭了攝政王之爵,退回藩王的位子上去,最好再帶著家小滾回藩國,當個本本分分的藩王!
但攝政王一派的人不是這麼想的:“今上此舉分明是挑撥離間,得寸進尺!今日可以冊封韋長空,明日是否也可以冊封其他人,後日……長此以往,王爺於這廟堂之上,安有立足之地?!”
這要是前兩年,他們也肯定是要鬨起來的。
但現在麼……
攝政王一派最堅實的籌碼,昭武伯顧芳樹遠在異國他鄉浴血奮戰,攝政王本身的名聲,因著與嫡長子之間的爭執,也受到了連續的打擊。
尤其很多人支持他,就是因為皇太弟的傳聞,私心裡認可了他才是孝宗屬意的繼承者。
但攝政王對嫡長子平心而論實在有點不慈不憐了。
他要是兒子多,而且一個比一個出色,因為公襄霄母族並不怎麼樣,很多人可能也就裝糊塗過去了。
可他統共就倆兒子,公襄霄去後,他也沒將嫡幼子推到台前過,仍舊經營著嬌貴柔弱的人設,這個就說不過去了……這年頭人生七十古來稀,攝政王說是還在壯年,但距離自稱老夫也沒多少年了,本來嫡幼子年紀小,就夠讓人不放心的,偏還有著病弱的名聲,這怎麼能不讓手底下人憂心
忡忡,擔心萬一攝政王有個好歹,這嫡幼子撐不起門庭,到時候他們一番追隨都付之東流不說,連帶他們的子嗣家族,也不會落好?
再看淳嘉,本身年富力強,勤政聰慧,親政以來才幾年,膝下就有了十幾個皇嗣,而且皇長子皇長女都有著聰慧機敏的傳聞。
怎麼看怎麼充滿了希望。
甚至都不需要淳嘉過多出招,攝政王一派這兩年就已經在每況愈下。
這會兒還不肯下船的,除卻部分死忠外,很多就是跟攝政王綁一起太久,已經騎虎難下走不了了的。
如今嘴上說著淳嘉小兒其心可誅,心裡卻琢磨著……
要說跟攝政王府關係密切,韋長空必然是其中之一。
雖然他投靠過來的日子比較短,但架不住名氣大啊!
這位零山先生的選擇,當時可沒少引起轟動。
要不是沒多久就是鄴國公夫人被射殺在消暑宴上,緊跟著淳嘉親政,這兩件事情更大,硬生生將這一波議論壓了下去,六首放棄朝廷官職也要輔佐攝政王父子的消息,決計不會那麼輕易不了了之。
連韋長空都有被淳嘉所用的機會,那他們……是不是也有換船的可能?
“王爺,該讓震兒出去走動了。”淳嘉一道詔書贏儘讚譽,卻讓風平浪靜了好些日子的攝政王府,頃刻間有了風雨飄搖的意思。
連深居後院的繼妃陸氏,都忍不住前往書房尋攝政王獻計,“妾身知道壽寧侯的事兒,王爺心裡難過。但事已至此,壽寧侯娶婦之後也不願意歸來見禮,可見心中充滿了怨懟。若不然,隻要能夠緩解王府如今的處境,再請他回來做世子,妾身也是心甘情願!如今諸臣心思浮動,不若讓震兒拋頭露麵,以安人心?”
她這番話雖然有著私心,但平心而論,也的確是解決之策。
公襄震今年是十歲,雖然年紀還小,但怎麼說也是個正經繼承人,推到台前,總能夠打消相當一部分人擔憂王府後繼無人的顧慮。
再者,陸氏汲取公襄霄這個元配嫡長子下台的教訓,認為少主這種位子,頭銜固然重要,勢力跟人脈卻更重要。
雖然公襄霄看起來不像是想跟王府和解的樣子,但誰知道以後?
她兒子在韋長空的教導下,可沒有什麼差的。
就算才十歲,出去露相也能給王府掙臉,到時候既能幫上攝政王,又能鞏固自己的地位,有什麼不好?
頂多對公襄霄比較不利罷了,陸氏都想好了,自己兒子露麵之後,她立馬讓人散播消息,捧一踩一,聲稱公襄霄之所以會被趕出王府,不是因為自己跟攝政王偏袒幼子,而是因為他身為嫡長子卻不爭氣,哪怕跟在皇帝身邊進學多年,也是文不成武不就的,可見頑劣不堪,就不是個可造之材。還是自己兒子聰慧好學孝順體貼,這才是攝政王府的希望!
然而攝政王卻一口否決了:“如今局勢於我等不利,還是先彆讓震兒出麵了。”
陸氏覺得有些荒謬:“王爺,妾身明白王爺對震兒的疼愛。可王府如今的情況,就算妾身隻是婦道人家也明白,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這般時候,難道震兒一直躲在王府裡,就能夠躲過日後的狂風暴雨嗎?妾身不這麼認為。王爺膝下統共就兩個王子,壽寧侯既去,就隻剩了震兒一個。如今震兒不站出來,又有什麼資格做您的兒子?!”
這話倒讓攝政王有些意外的看了她一眼,陸氏自從進門起,起初無所出的時候還肯裝一裝,在公襄霄跟前扮慈母。
後來有了自己的親生兒子公襄震,再看公襄霄就是十萬分的不順眼,見天盤算著將這元配嫡長子從世子位子上趕下去,好扶持自己兒子上位……這些用心其實他心裡都有數。
他還以為陸氏明白了自己對於公襄震的回護,陸氏會巴不得不讓公襄震出去露臉,甚至想求自己送走公襄震呢。
“你既然也知道王府如今處境不怎麼好。”攝政王的聲音軟和了點,溫和道,“竟然不怪孤將壽寧侯逼走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