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皇後,早不稱病晚不稱病,掐著太後在路上的時候病倒。
淳嘉忙於政務,沒人提也還罷了,畢竟皇後這兩年也著實病過好幾次。他也不是很指望這個皇後主持大局,就不會很放在心上。
然而誰叫慈母皇太後眼目如炬呢?
她老人家直接來個轉身就走,這不就是提醒淳嘉了?
淳嘉若是心裡有皇後,多少還會給她留點兒麵子。但他並不愛皇後,甚至因為如今轉了念頭,覺得自己之前也是鑽了牛角尖,儲君還是挑能乾的比較好,嫡子不嫡子……彆看太重。既然這麼想了,以皇帝的未雨綢繆,豈能不做好了翻臉不認賬的準備?
這回的事情就是個現成的把柄。
身為中宮,不敬慈母皇太後,這樣的品行,往後有什麼資格入主慶慈宮?
又憑什麼叫皇帝相信,這樣的皇後,往後會善待其他子嗣妃嬪皇親?
當然了,如今諸皇子還不能很清晰的看出來日後的成就。
皇帝也就是私下裡給貴妃透了個口風,還不到跟顧氏毀諾的時候,他不說,隻是記下來。
顧箴所以為隻是丟了些臉,算是涉險過關,難堪了一回之後,就自我安慰,覺得如今雖然失了鳳印,但繼續稱病也是不錯的。
畢竟這會兒讓她出去麵對妃嬪們形形色-色的目光,她真心覺得實在太無地自容了……
中宮蜷縮不出,雲風篁則私下裡指使德妃:“麗婕妤有孕之後就沒什麼動靜,以至於如今宮裡都冷清了許多,未免不夠熱鬨。你得空找機會讓那高氏也封個婕妤罷。好取代麗婕妤,頂上皇後那邊空缺出來的先鋒軍。”
德妃有點兒不放心:“會不會讓皇後一派尾大不掉?”
“區區一個婕妤算什麼?”雲風篁淡然說道,“再者,陛下如今還在壯年,慈母皇太後又要回來帝京了。接下來這宮裡,怎麼可能少的了新人?咱們不提,陛下不提,慈母皇太後能不提?秦王都多大了,難為咱們這把年紀,
還要再三再四的親自下場跟新人鬥法不成?總要抬舉幾個妃子起來維持這宮裡的秩序。”
畢竟她們這種也有些資曆,也有些兒女,算是地位穩固的宮中一方大佬了,也該是時候換上慈愛可親的麵孔,而不是跟剛進宮時一樣,到處撕架不是?
“況且慈母皇太後雖然不喜皇後,難道就喜歡本宮?”看了眼若有所思的德妃,雲風篁又說道,“如今皇後被陛下勒令交出了鳳印,麗婕妤閉門保胎,皇後一派地處下風,你若是慈母皇太後,回來之後,率先對付誰?”
“姐姐說的是。”德妃定了定神,連忙說道,“妹妹知道了,妹妹轉頭就去辦!”
她走之後,清人進來說了一事:遂安長公主以及小崔氏的回信來了。
“孫小姐正月裡染了場風寒,將殿下跟十八少夫人都嚇壞了。”等雲風篁看完信,清人說道,“怕在信裡講了叫您擔心,隻帶了個口信。說如今已經沒什麼事兒……孫小姐如今長的越發像您了。十八少夫人的意思是,若是可以,請娘娘給孫小姐賜個名。”
小崔氏去歲生下一女,說實話,雲風篁主仆都有點兒失望。
畢竟謝氏今非昔比,已經不是那種子嗣昌盛的時候,無所謂得兒得女了。
女孩子雖然也能用來聯姻,可是一個家族的壯大,歸根到底還是要自家子弟爭氣才是。
但生都生了,懊惱也不可能轉成男胎,雲風篁還是打點精神送了些賀禮過去。
此刻聽說新添的小侄女肖似自己也高興不起來,隻道:“小孩子沒事兒就好,至於名字,這是十八哥頭一個女兒,還是等十八哥回來之後取罷。”
這要是平常時候,她還能暗示小崔氏好生調養身體,早點再懷上。
但如今謝細雨還沒出孝,就算下一胎準保嫡子,也是兩三年之後的事情了。
“殿下最近怎麼樣?”想到此處,雲風篁對小崔氏母女都沒了耐心,轉而問起遂安長公主,“信裡說來說去都是些尋常事兒,本宮瞧她們卻是體貼,淨說些報喜不報憂的話。”
“您過慮了,您想殿下是什麼身份?人在會州那樣的地方,誰還敢對殿下不敬嗎?”清人安慰道,“至於十八少夫人,出身也是高門,又跟殿下一起住著,還能有什麼事兒?”
雲風篁想想也是,歎口氣,說道:“去歲十哥那孩子,本宮說了,讓他給十哥他們守足一年的孝,便來帝京入學。如今殿下跟十八嫂已經在給他收拾東西,咱們這邊也要預備起來了。回頭你去同殷衢那邊傳個口信,讓他們家兩個子弟,找個借口去掉一個罷。”
七皇子的兩個伴讀裡,有一個名額本來就是給她十哥私生子留著的。
“也不知道那孩子什麼樣子。”想到這個流落在外的親侄子,雲風篁又忍不住想到自己的嫡親侄子們,尤其是謝細葉的嫡長子,那是她相處最多最熟悉的侄子。
就比她小了五歲。
要不是人沒了,如今卻都能派上許多用場了。
關鍵是跟她親近的很,處處維護嫡親姑姑。
早知道會這樣,當初就該給他找個前途讓人提前來帝京……不,早知道會州的事情,她就該將所有親眷提前遷來帝京!
徐徐吐出一口氣,雲風篁緩聲說道,“但望那孩子肖似些十哥才好。”
這樣她可以少膈應點那孩子的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