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索了下最近的諸事,又補充道,“隻是最近卻不可,這些日子阿篁你知道的,朕忙碌得很。”
“妾身謝陛下!”雲風篁聞言露出分明的喜色來,甚至立刻離座而起,給他盈盈一禮,“妾身就知道,陛下最好了!”
淳嘉聽著這話,也不禁莞爾,擺手道:“區區小事罷了……朕記得,伊氏如今是九嬪之一?正好,九嬪也還空著幾個位子,回頭朕吩咐皇後,給那趙氏補上就好。”
妃位,尤其是出身寒門的宮嬪破格封妃,對於寒門良家子本身來說,難如上青天。
但對於顧箴、雲風篁這種後宮高位,就不是什麼稀罕事兒了。
何況是皇帝?
淳嘉所以承諾的很是輕鬆。
他這些日子都在為政務勞心勞碌,難得有貴妃陪著鬆快了大半日,接下來自然要加班加點的將耽擱的政務補充起來。
如此直到這天深夜,才猛然醒悟過來,不禁捏著額角笑歎:“到底還是上了貴妃的當了啊!”
他其實不是沒看出來,貴妃應該是想給曲太後說情。
但貴妃除了開頭提了一句之外,就沒說這位長輩了,倒是圍繞秦王趙氏講了一大堆,皇帝這些日子又一直沒關注過後宮之事,心思都在朝政上,竟然一時間有點兒沒轉過彎來:曲太後再怎麼說,也是天子親娘。
縱然是袁太後想鏟除她,也不能公然行事。
畢竟沒有血緣的母子之間,隻能靠感情維係;親生母子之間,哪怕暫時反目,哪天彼此記起來十月懷胎的緣分,冰釋前嫌隻在一念之間。
也就是說,即使天下人認為,天子對曲太後不如對袁太後情分深厚,其實並不影響曲太後的晚年生活優渥,頂多叫曲太後麵子不好看罷了。
這一點淳嘉心裡也清楚。
故此如果貴妃直接提出來給曲太後做臉,他多半會婉拒的。
倒不是存心不給曲太後麵子,而是更考慮袁太後的心情。
結果雲風篁壓根沒讓他直接給曲太後做什麼,卻給看似毫不相乾的趙氏討了個冊封!
從宮嬪提攜為妃子,還是九嬪之一,這對於趙氏來說,自然是喜從天降。
但對雲風篁來講,盛世美顏又一直承寵至今的伊杏恩,她都彈壓得住,區區一個趙氏封了妃又能如何?倒是更顯得她氣度寬宏,側麵證明了跟著貴妃才是真正有前途。
可是其他人會怎麼想呢?
站在不知內情的立場上想一想罷,曲太後傳來病訊,天子沒有親自出馬探望,也沒有說將人接來帝京頤養,似乎不是那麼重視這位生身之母。
可跟腳就冊封了壓根沒人注意到的皇長子生母趙氏,這……
能不讓人揣測,莫不是天子對生母其實也是牽腸掛肚,隻不過,礙著袁太後的情麵,不好意思直接表達出來?
所以,用冊封趙氏的方式,來暗示,自己並沒有忘記生母?
如此雖然不能直接為曲太後聲張,卻也間接給曲太後扳回一陣。
“那陛下,這趙氏還冊封麼?”雁引伺候在側,弄清楚來龍去脈後,也是頗為無語,想了想,請示道。
“……都答應了,若是反悔,隻怕貴妃會鬨騰。”淳嘉思索了一番,笑歎道,“罷了,朕自己考慮不周,也不是什麼大事……就依了貴妃吧。”
他的確更重視袁太後,但也不是說非得壓著曲太後不可。
實際上如果不是這兩位母後之間芥蒂太深,在淳嘉的想法裡,他是很樂意同時將她們贍養宮中的。
這會兒既然貴妃幫著曲太後算計了他一把,他也就將錯就錯了。
左右得利的是他親娘,又不是外人。
就是袁太後那邊……
淳嘉思索了一陣,命雁引:“轉天同袁母後那邊透個口風,就說趙氏之所以被冊封,乃是因為秦王與昭慶彼此相爭,朕擔心伊氏與趙氏位份差距懸殊,原本打算抬舉趙氏。這兩日倆孩子才鬨了一場,朕心急之下隨口吩咐了,彆無他意。”
沒辦法,這事兒如果不跟袁太後溝通,袁太後肯定多想。
如果溝通,袁太後必然更加怨恨雲風篁。
也隻能讓倆年幼孩子出來背鍋了。
……隻是袁太後也不是好糊弄的,前腳聽了這消息淡笑著說道:“這是什麼打緊的事情嗎?也值得皇兒專門讓哀家知道。”
轉過身去就是翻臉:“皇兒這些日子忙於政務,後宮都顧不上去了,還有閒心理會兩個孩子的糾紛?!就算當真有這麼一事,也必然是有人鬨到禦前,故意引了皇兒的!這個人,除卻小雲氏之外,還能是誰?!除了她,其他人再也沒有能夠攛掇著皇兒拖出皇嗣來給她遮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