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五章 千慮一失(1 / 2)

這後宮有毒 繁朵 6953 字 10個月前

淳嘉沉吟,如臣子們的揣測,今兒個這事情,其實才開了個頭,他心裡就差不多有數了。

也很清楚老仆是雲風篁安排過來的。

畢竟剛剛殷衢使眼色讓禦前小內侍去通風報信,都被高踞帝座的他看在眼裡。

說實話,按照本心,他不想拿謝細雨怎麼樣。

倒不是想保下謝細雨,而是不願意貴妃受到波及。

畢竟不提他對貴妃的寵愛,就說貴妃膝下的幾個皇子,沒準有資質出眾宜為儲君的人才呢?

秦王的純孝也許不是立儲率先會考慮的優點,但在淳嘉的印象裡,七皇子九皇子十五皇子都是既聰慧又孝順的。

單獨的一個孝順,很難引起天子的重視,畢竟在九五至尊的位子上,他的兒女孝順他簡直理所當然,哪怕心裡不孝順,至少表麵上裝也會裝出來二十四孝不是?

可要是在聰慧果敢機敏有著成為賢君資質的前提下再孝順,那就很值得看重了。

反正淳嘉如今對十皇子印象就不是很好,畢竟落地就叫皇後抱養,這些年來顧箴對他也是實打實的愛護,結果還是念著生母……淳嘉沒覺得這兒子顧念血親,隻覺得他忘恩負義。

沒有皇後十皇子算個什麼?

宮裡皇子都排到十六了,論生母位份,四皇子比他強多了,結果呢?

這孩子這麼點兒年紀根本沒到能夠維護生母的時候,卻一個勁的給平纖宜拉偏架,無非是欺顧箴好說話罷了。

換個手段厲害點的嫡母,連平氏都跟著吃不了兜著走!

淳嘉現在對十皇子印象就很壞,隻不過不說罷了。

總之諸皇子還小,他怎麼能讓有著潛力的東宮種子小小年紀就被不靠譜的舅舅拖累?

問題是,這會兒也不能太讓顧氏寒了心。

到底顧芳樹屍骨未寒。

縱觀這位武將的一生,功過兼有,但人無完人,人都沒了,多少講究些死者為大。

最主要的是,軍中刺殺顧芳樹的刺客,打的是攝政王餘孽的幌子。

這就對淳嘉進行了一層委婉的綁架:畢竟誰都知道,顧芳樹原本是攝政王的鐵杆,因著皇帝私下跟顧老太爺開條件,才逐漸被拉到了皇帝的陣營。

想想看吧,一員大將,甚至可以說是攝政王那邊支柱式的人物,在關鍵時刻轉投淳嘉,可以說是奠定了這場皇家叔侄之爭的結局。

畢竟若非顧氏倒戈,攝政王手段再不如淳嘉,邊疆定北軍終歸是高懸在皇帝頭頂的利劍,很多計謀甚至都不好輕動,免得刺-激了攝政王,造成邊關大亂,甚至到時候,被趁火打劫的就不是韋紇,而是國朝了。

哪怕顧芳樹的孫兒被煽動,公然造反;哪怕顧芳樹一度態度曖昧,立場不明;哪怕……總之,顧芳樹的死因,跟他當初轉而支持淳嘉有著直接的關係。

如今人家人才沒了,家族衰落在即,皇帝跟腳給寵愛妃子的胞兄拉偏架,這能不叫諸臣心生兔死狐悲之感?

覺得淳嘉果然刻薄寡恩,當初騙了殷氏幾家,如今顧氏被利用殆儘,也輪到他們鳥儘弓藏了?

誠然接下來國中眼看著沒有大事,皇帝帝位又穩固,做點兒沒良心的事情,臣子們再悲憤也無濟於事……

但,如果可以的話,皇帝還是要臉的。

倘若如今被捶死了罪名的是雲風篁本人,淳嘉還會睜著眼睛說瞎話的將人保下來。

可這畢竟隻是貴妃的兄弟,還是個不爭氣的兄弟……

皇帝再三斟酌,緩聲說道:“謝細雨之仆空口無憑

,不足為信。來人,將主仆二人都押下去,交與大理寺徹查!”

不等顧老太爺再說什麼,淳嘉已然起身,“時候不早,朕有些乏了,退朝!”

顧老太爺眸色沉了沉,他知道皇帝的意思,乾掉一個謝細雨可以,但想將火燒到貴妃身上,不行!

可他又不是謝江氏的什麼人,折騰了這麼一番,丟儘了亡子的臉麵,難道就為了替謝江氏母子沉冤昭雪?!

隻是皇帝匆匆而去,他舉步想追,卻被人扯住袖子,低聲勸道:“今上心意已決,既然離去,隻怕今日已經無法再做什麼。”

皇帝太寵愛敏貴妃了,如果敏貴妃對外的形象是那種賢良淑德與世無爭的主兒,興許還能設法戳穿其真麵目,叫皇帝對她大為失望,從而不再偏寵絢晴宮。

可問題是,這一位從開始就是能征善戰、掐尖好強以及心狠手辣。

就天子的英明,能不清楚她本性?

這樣都寵著她縱著她,可見戳穿敏貴妃真麵目什麼的,毫無意義。

甚至天子還會主動為她遮掩善後。

所以想對付敏貴妃,很難下陰手,因為天子根本不在乎這位寵妃的能征善戰、掐尖好強以及心狠手辣……他要是在乎,敏貴妃也不可能得寵這麼久。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