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風波由皇帝親自撫養十皇子、十二皇子而不了了之。
顧老太爺仿佛從來沒懷疑過隆平侯的死一樣,而貴妃這邊,也仿佛謝細雨出事同顧氏毫無關係一般。
但雙方也好,前朝後宮也罷,心裡都清楚,這場恩怨是真真正正的締結下來了。
其他不說,貴妃就不可能揭過謝細雨這條命。
不管謝細雨殺妻害子的行徑有多不是人,他畢竟是謝氏罹難之後,雲風篁最親近的血親。
而且他殺害的謝江氏母子,在雲風篁心目中的地位,並沒有超過他自己。
貴妃會恨他怨他怪他,卻絕對不會認可,他該死。
畢竟敏貴妃本來就不是大公無私的主兒。
如今的息事寧人,不過是在天子暗示下的暫時蟄伏罷了。
等到皇嗣們年歲略長,雙方必然還要繼續爭鬥過。
隻是目前,大家都默契的停戰。
淳嘉暗中觀察了一番,確認雲風篁並沒有懷疑自己滅了謝細雨的口,暗鬆口氣,這才趁著空閒到浣花殿看望。
同時也是給貴妃說一說晉王:“這孩子憊懶得很,不過膽子倒是不小。”
“還不是秦王他們?”雲風篁事後立刻盤問孩子們,了解了來龍去脈,此刻就輕歎道,“每次妾身要管教一二,總是圍上來又哄又勸的,叫妾身不好動手。次數多了,他可不覺得左右有兄姐護著,竟不把妾身的恐嚇放在心上?”
又說道,“前兒個跟底下人說,秦王在跟前怕是留不了多久了,等孩子去了前頭,可是想念!十五差點沒哭出來,妾身還以為他可算有點兒良心,知道他大哥對他的好呢。結果弄了半天,是怕秦王去了前頭,再遇見他要挨揍,來不及回來給他說好話!”
皇帝笑著安撫:“十五還小麼,小孩子家家的,哪裡那許多想法?等長大些,自然也就明白手足之情了……”
心裡對貴妃這邊的諸子嗣關係倒是很滿意。
就好像從前說過的那樣,無論一個天子自己上位的時候經曆過多少腥風血雨,算計過多少骨血至親,辜負了多少情深義重……
輪到他當爹的時候,仍舊不可避免的天真的期盼:自己的孩子們,有一個算一個,不論是否同母,不論是否被平等對待,不論彼此生母養母之間有過多少恩怨,都親密無間,兄友弟恭。
淳嘉縱然英明,但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到底也不能免俗。
他不在乎扔幾個親兒子的性命給未來的儲君鋪路是一回事,希望孩子們和和樂樂、團結友愛也是真心的。
此刻聽著貴妃話裡話外的意思,秦王等年長些的兄姐,對晉王都十分愛護,以至於晉王連母妃都不怎麼畏懼了,可不高興?
高興完了,想到十皇子跟十二皇子,不禁微微皺眉。
之前,他就聽雲風篁時常暗示,道是十皇子嬌縱,依仗皇後的軟弱跟寵愛,赫然是延福宮一霸。
對上,不念皇後撫育恩情,明擺著偏袒生母平氏
;中間瞧不起三皇子、戲弄楚王;對底下的十二皇子,非但沒有身為兄長的愛護,反而沒少欺淩嗬斥,以至於十二皇子性-子越發柔弱怯懦。
淳嘉雖然聽進去了,但因為熟知貴妃秉性,心裡也是有點兒保留的,認為十皇子可能的確有點兒問題,但應該也不至於太嚴重。
可能貴妃是誇大其詞了。
結果這兩日,兩位有著嫡子名份的皇子都移到了太初宮偏殿。
雖然無法跟皇帝真正朝夕相處,但人在太初宮了,什麼性情為人,什麼風吹草動,皇帝還能不一清二楚?
就發現,十皇子對三皇子、楚王是否毫無對兄長該有的恭敬,對十二皇子是真的不怎麼好。
坦白來講,皇帝一開始打算立嫡的時候,最看好的人選就是十皇子。
因為十皇子生母出身寒微,能夠製約顧氏將來的發展,不至於出現第二個紀氏。
可這不意味著,淳嘉樂見他欺負弟弟。
是的,他不在乎拿幾個親兒子給未來儲君鋪路……但,這不是說,未來儲君可以肆意作踐兄弟們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