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子生於淳嘉八年,算著跟秦王是同歲,今年都有十三歲了,在這個時候,已經是正兒八經可以議親的年紀。
尤其國朝規矩,皇子十五歲的時候必須要就藩,曆來也是在就藩前就成親。
不止皇後,開春之後,貴妃、淑妃都操上了心,各施手段,打探起了高門貴胄人家出色的女兒們。
據宮闈的小道消息,要不是信成公主的婚事拖累了貴妃的心思,隻怕這會兒早就開過幾場春宴,好讓娘娘們親自給皇子掌眼了。
顧箴對於三皇子的婚事還是比較心平氣和的,主要是大家都知道,這位主兒限於血脈,跟那個位子沒什麼關係,在天子跟前也沒什麼地位,就是到了年紀封個偏僻地方打發出去的待遇。高門真正重視的貴女,根本不會考慮他……
所以皇後從一開始就沒想過跟貴妃跟前的秦王、淑妃跟前的二皇子爭,她就打算安排個中等人家賢良淑德性-子溫柔的女孩子。
實在不行,乾脆在顧氏諸女裡選個懂事體貼的也成。
反正三皇子孝順,顧箴幾次私下詢問,他都讓皇後全權安排就好,隻要母後喜歡的他都喜歡。
這讓皇後欣慰之餘也是卯足了勁兒,要給這可心的孩子選個處處妥當的正妃,好好慰藉下三皇子往後的餘生。
跟前的畫像已經是第三批了,前兩批有兩個女孩子,顧氏那邊打聽過,說是真正乖巧懂事,家裡照著大家子主母栽培的,雖然限於門第,可能擔當皇子妃的話,還有點兒露怯,需要好生學一學,但骨子裡都是極為賢德的。
但皇後不滿意的是,這兩個女孩子容貌隻能說清秀,並不算特彆的美人。
她認為三皇子再怎麼不被淳嘉待見,也是堂堂皇子,雖然才十三,已經出落得一表人才,正妃出身不是很高貴,已經很委屈她兒子了,憑什麼連姿容都比不上?!
故此直接否決了,又讓家裡給找了一批來。
此刻挑挑揀揀的就看中了一個容貌極為出眾的女孩子:“這是誰家女兒?品行如何?可還端方麼?”
左右上去看了眼,就告訴道:“這是歐陽家的外孫女,其父王靈來,為淳嘉八年恩科狀元,娘娘可還記得麼?”
“……淳嘉八年啊?”顧箴恍惚了下才想起來這王靈來,是差點尚了明惠大長公主的那一位,後來兜兜轉轉退了親,隔了些日子才娶了歐陽家的歐陽福鹿。
也就是已故歐陽福履的堂妹。
王靈來能夠被選為準駙馬,姿容自不必說。
歐陽福鹿也是相當的美人兒,這兩位的女兒,年紀雖幼,容貌卻已經非常出眾。
最難得的是,顧箴是不敢給三皇子挑歐陽家的女兒的,這名叫王頤娘的女孩子父族豪富,母族底蘊深厚,出身卻不算張揚,再適合三皇子沒有。
隻是……
顧箴有點兒沉吟:“且不說王靈來這些年來一直給貴妃那邊送著胭脂錢,就說這女孩子,年紀卻小了點。”
剛才光顧著看王頤娘模樣好了,倒沒注意她今年才六歲。
如此
三皇子就藩時,這女孩子才八歲……總不能讓她就這麼個年紀過門罷?
若是叫三皇子先就藩,等到了年紀再迎娶,也不合適。
顧箴打量了一番畫像中的小女孩子,覺得實在符合自己的審美,到底叫人專門放起來:“等過幾年看看能不能跟小**得來。”
“娘娘,六皇子之前,卻還有楚王殿下呢。”左右聞言就提醒道,“楚王殿下這樣子,陛下應該不會教他就藩的。如此娘娘是否也給楚王殿下選個能乾的正妃,主持府邸?”
提到楚王,顧箴又是一陣歎息,說道:“本宮記著呢。就因為他不用就藩,卻是不急。總要先給秉兒張羅了才成,他可是拖不得。”
前兩日她試探過淳嘉的口風,希望三皇子能夠冊封得近些,往後逢年過節,也方便召過來團聚。
但皇帝一口否決了,雖然沒具體說給這兒子封在哪裡,但話裡話外的意思,就是讓皇後如今想疼這兒子多疼一疼了,往後隻怕就沒這個機會了。
皇後倒是生氣,但淳嘉完全不在乎,她也沒法子。
隻能在正妃人選上下功夫,儘最大可能扶持三皇子。
這就很難不讓皇後扼腕一個人選,就是金溪郡主了。這要是三皇子能夠聘下金溪郡主,想也知道,淳嘉為了給郡主體麵,也不會委屈了三皇子。可惜雲安從來沒考慮過中宮母子,倒是上趕著將女兒塞給了雲風篁的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