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八十二 湖畔(十三)(1 / 2)

西州府城的百姓, 都在津津樂道方才越王出行的威儀,談論隊伍中的那些旗幟、鑼鼓、士兵、官員、樂師。

也有市民們說起文會來。

扁食攤的攤主笑道:“哎呦,看那一個個所謂讀書種子、童生秀才, 伸長了脖子,擠到一處看熱鬨的樣子, 跟我們這些粗人也沒什麼區彆。”

書商走出店門來,朝那邊望著, 念叨:“不知道這次出什麼詩集文集呢?我家的書肆要搶先印一本......”

坐著吃扁食的老者須眉皆白,頭也不抬:“他們的盛會,乾我們何事?店家,你的扁食貴了三文, 料子又差了三分。”

攤主說:“得了,徐翁。漲的著實不是我的扁食, 而是如今城裡所有糧食的價格。米麵、肉、菜......什麼不漲?我隻漲三文, 已是虧本賺吆喝了。”

街角邊幾個乞丐悄悄挪到酒肆門口, 還有一個年紀更小的,在扁食攤前坐著。看起來也就六、七歲的模樣,皮包骨頭,臉頰凹陷,幾乎站不起來。哀求:“行行好, 行行好,一口扁食......”

一邊還撿地上的杏花, 沾著泥就往嘴巴裡塞。

好幾個扁食攤的客人都被糾纏得皺眉頭,付了錢就走了。

攤主的兒子放下燒火棍,怒氣洶洶地驅趕這些乞丐。

酒肆的店主也和小二一起出來趕門口的流浪漢。

老者巋然不動,喝完最後一口扁食湯,才放下碗, 搖頭道:“這些跑進西州的流民男女、乞丐的口音,以前都是中部、北方的口音,現在都是隔壁省的,或是其他府的,還有些西州鄉下的口音,唉!”

他背著手,弓著腰,踱步而走:“連江南,也不太平嘍。”

一個麵黃肌瘦的女仆怯生生地扒著門,叫書商:“老爺,夫人說該吃飯了,叫您屋去。”她搓著手,口音俚俗,與西州府城大不相同。

書商揮揮手:“知道了,等會就回去。”卻與酒肆的店主閒聊:“我倒覺得,也沒什麼不好。餓死了鄉下人,也不差我們的飯。反正王爺老爺們都在城裡。我們府城裡日子總是能過的,無非是苦一些。但你看,我買這個女婢,過去要三兩銀。如今,二十多個銅子就能到手。劈柴燒灶,洗衣灑掃,省了多少事。我夫人很高興。”

小二也是本地人,摸著後腦勺嘿嘿笑:“連花樓裡新來的女郎、窯姐兒,都便宜了不少呢!”

酒肆老板罵他:“這些鄉下和外地來的女人,一路逃荒過來,隻要有口吃的就張腿,比原本團頭拐的乞丐女人,恐怕爛的還快!你如果染上什麼病,就彆在我這乾了!親戚情分也不頂用!”

說著,歎了口氣:“人是便宜了,我這招了幾個城外流來的苦力,幾乎不費錢,就給幾口栗飯,任打任抽,比大畜生好使。但生意也是差了不少。畢竟米麵糧油醬醋,哪樣價格不翻?”

扁食攤主一邊收拾碗筷,一邊叫兒子:“輕點輕點,彆在我攤子上打死了人,晦氣!趕走就行。”

眼角一瞥,他神色一沉,嘀嘀咕咕了幾句,還是表麵熱情地招呼:“賴三郎,今日不來吃碗扁食?”

賴三原在街上閒逛,耷拉著鞋,梳著油頭。聽見招呼,絲毫不客氣,勒勒褲腰帶,往長板凳上一坐,嬉笑:“當然少不了一晚熱騰騰、灑著蔥油蔥花、香噴噴的鮮味扁食!”

當然,沒有付錢的動作。

笑著說:“老許,今早瞅見你又走了一大段路,往西家豬肉攤買肉了?”

攤主“老許”低下頭:“那家的肉便宜。”

賴三說:“看在你每天請我吃扁食的份上,告訴你,還是回東家去買,彆去那家了。他家的肉以前是便宜又新鮮,但現在......嘿嘿,據說西州下屬的清泉縣,那裡的好幾個村子,有傳聞說鬨病......誰知道是畜生的病,還是人染的瘟病?西家的豬肉攤,老從清泉縣運豬買豬,他家的人忒容易染上。”

一言既出,四鄰色變,攤主兒子、酒肆老板、書商、小二,都圍了過來。

酒肆老板忍不住問:“賴三,你說的保真不?瘟病可不是玩笑話!”

賴三聳聳肩:“誰知道!但我鄰居的三大爺的小兒子在衙門裡當差,說是清泉縣偏遠的幾個村子的路,被官府封了。整個村子都圍在裡麵。這不是瘟病時常有的做法?但也還有另一種說法——說是那村裡,鬨了‘蠶妖’、‘蠶鬼’。”

這下,連書商的臉色都非常難看。瘟病可怕,蠶妖、蠶鬼也可怕!甚至,更可怕!

攤主兒子扭頭說:“爹,我們以後還是彆去買西家的豬肉了。萬一西家的張屠夫家裡被蠶妖、蠶鬼給盯上......咱去買肉又順藤纏上......倒黴全家!”

攤主老許的臉色這下也難看極了,頓時垂下頭去,深深地噓出一口氣。

小二聽得摸著腦袋,心裡正琢磨著酒肆裡新來的苦力有沒有清泉縣人,忽見腳下的影子消失了,原是更大的陰影覆蓋下來。

他抬頭一看,一屁股蹲坐到了地上,嘴巴合不攏,眼睛直直地盯著天上,指著:“龍、龍、龍......鳳凰!”

其他人也抬頭一看。

啪嗒,攤主老許手裡的碗,掉在地上砸碎了。一向小氣的他卻尤然不覺,還瞠目結舌地看著天空:“神仙遊天街?”

春日,西州的天空中,神話裡才有的各色生物爭奇鬥豔。

金龍翔天,角崢嶸,目如電,片片黃金鱗,在陽光下奪目燦爛,線條流暢似遊雲,蜿蜒蒼穹。

鳳凰翱翔,赤羽烈烈如火焰,將澄澈的春水都映如流霞。

容貌極豔的神女,雲侵綠鬢,袖鼓天風,裙裾曳過蔓延青山,霞帶飄飄,飛越人間。

手執通天達地之戟,銀光寒湖波,一英武大將坐在長翅天馬上,平踏水澤與山川,似追神女而去。

也有仙風道骨,手執玉版,頭戴帝冕的傳說帝君,側騎麒麟,慈憫下視紅塵。

亦有化作巨人,演化著生前行跡的英雄好漢。

......

這些奇跡一般的存在,在天上不斷顯現,遮雲蔽日,投下的影子籠罩了整個西州。

酒肆老板激動得漲紅臉:“那尊,是我們本地一座廟裡的神仙......我前個還給他燒過香......”

書商目不轉睛:“那位是不是我們本朝曾經帶領千騎大破十萬賊虜的神威將軍?”

西州百姓或有閉目祈禱,或有下拜叩首,或有癡呆凝目,全都為這漫空的奇跡所驚。

寫下詩句的文人墨客更是大部分驚得掉了筆。

他們設案作詩,其中夾雜詩魂、衛女的曆代典故。

誰知,筆落忽然天起風雲,地動湖山,他們的詩詞裡有某種無形的東西衝天而起,勾連出隱形之橋。

然後,整個西州上空都出現了神奇的景象。龍飛鳳舞,神女天將......接連演化而出。

一個文士癡癡道:“難道這是我的詩裡的意象化作真實?可是我好像沒有寫到這些意象......”

其他人都說:“我們好像也沒寫......”

鄭端仰頭望著那些神奇的存在:“這並不是我們詩詞中的景象。可是,這些意象,都曾出現在遊慎和衛小玉的名篇之中。譬如,遊慎寫過‘雨後江左見龍賦’。流傳千年的‘大河神女祭詩’則據說是衛小玉之作......”

他們作品中的意象不斷出現,仿佛兩個人一步又一步走向對方。

忽然,府城的百姓紛紛叫了起來:“你們看,龍頭上,還有神女的肩膀,有人站著!”

金龍的龍首上,神女的肩頭,分彆站著一男一女。

龍向西,神女往東。二人均衣袂飄搖。

遊慎望著逐漸相接的無形之域,眉目平靜。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