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四十八 ......(1 / 2)

何宅的主人果然沒有露麵, 但除此之外,招待十分周到。

前廳寬綽,座椅上放了軟墊, 茶水點心應有儘有, 連客商的那頭驢, 都被牽去吃草料豆子了。

“這茶, 清冽, 涼了暑氣。”書生品了茶, 讚不絕口。

眾人裡, 數他累得最快, 吃喝得最多。謹慎的客商、寡言的鏢師吃得最少。

“差不多了。已經快半個時辰了。”客商說:“我們得出發了, 再耽誤,天色就暗了。夜裡的山路不好走。”

正說著話,何府的侍女又端了麵果子上來, 炸得金黃酥脆, 香氣撲鼻。

書生是個老饕, 饞了嘴, 忙擺擺手:“一會就走,一會就走!”

侍女一蹦一跳地, 還沒到近前, 差點把麵果子全倒出去。走回去時,也蹦蹦跳跳,顛得頭頂荷葉一晃又一晃。

書生見了, 搖搖頭。何宅的主人, 不但有惡趣味,讓家人個個戴著荷葉,而且, 太寬縱了。這些仆人一個賽一個的不穩重,均走路蹦跳如蛙。

誰知,他們剛吃完麵果子,頭上叮叮,外麵嘩啦啦,又下起雨來。

而且是瓢潑大雨,甚急。

書生麵露喜色:“這麼大的雨,莫不是娘娘又除了一大魃?一日一雨,大德!”

其他人卻有些發愁。

客商說:“山路本就泥濘。雨如傾,走不得了。如果下得久點,說不定還得在這過夜。”

一語成箴。

大雨淅淅瀝瀝下了一個時辰多,都沒有停的意思。

眼看天黑如墨,山野烏壓壓地,雨幕茫茫,不辨人間。

眾人都發了愁。

書生對何府的侍女說:“勞煩轉告小姐,我等冒昧,能否在貴府借宿一晚?我們決不亂走亂看。等到天亮,不管雨停不停,即刻啟程。”

過了一會,侍女告訴他們:“宅子小,因過去沒有什麼往來客人,所以沒什麼客房。女郎說對不住,如果各位不介意,可以在前廳對付一夜。我家還有些新的褥子被子,替各位鋪好。”

果然,領了嶄新的席子、被子等,分發給眾人。

客商、書生等人忙相謝:“我們在山間走,有時候碰不到借宿的地方,枕天席地、與野獸為伍也是家常便飯。廳堂敞亮,卒可遮風避雨,擋去野獸蟲豸,一夜安眠。小姐太客氣,我等愧領了!”

雨果然沒停,一直下到了入夜時分。山間安靜,客商、書生、農夫、鏢師幾人實在無聊,聽著雨聲,就解了沾濕的鞋襪,在席子上盤腿閒聊。天南海北,軼事隨口胡侃。

正說得起興時,那廂忽然多站個戴荷葉的影子。

原是今天引他們上山的何府家丁。他站在前廳的門後,悄悄地聽他們胡侃,聽得津津有味。

書生看見,笑著向他招手:“來,來,請過來。你叫什麼?”

那人走過來,嫩生生的嗓子說:“我叫菱角。”

“謔,名兒與你的荷葉都屬水生,甚配。你有什麼事啊?”

“你們說的故事,都是真、真的嗎?”

幾人都笑了。菱角長得醜,但聲音、舉止都像個孩子。他們招呼他坐下:“你問的是哪個故事?”

“就是你們剛剛說的,貙人。”菱角的手掌絞在一起,覷他們,但因為長得太怪,看不出他的表情。

書生道:“我覺得是真的。凡是舉城投了財神爺的,比如安廣縣,大蟲出沒的消息,就比以往多得多。整個風州府,這幾日,都大興起貙人的故事。忽然興起這樣大規模的傳言,就必有個根由。總不能一州的人,都胡說八道罷?”

菱角聽了,問:“那,你們還有其他故事嗎?我家女郎一個人住在閣樓上,她也想聽。但不能出來。你們說給我聽,我回去告訴小紅,小紅再告訴女郎。”

書生說:“還有很多故事,也不止貙人,天南海北的都有。你,嗯,何三小姐想聽什麼故事?”

“我什麼都好。”菱角說:“女郎更想聽像貙人這樣神怪故事,尤其是附近州府的,比如,雲州的。你們都是雲州人吧?”

客商說:“我是風州人,隻是途經安廣縣,去雲州販貨。”

農夫憨憨一笑:“我是玉州的,到雲州探親。”

鏢師說:“押鏢回程,路過雲州。”

書生笑道:“小生倒是雲州文縣人。此去省府趕考,繞道山脈,下了山,就與這幾位分道而行。”

菱角有些失望:“你們當中隻有一個雲州人啊。”

客商道:“我們雖不是雲州人,但也都是臨近幾府的,常來常往雲州,多說都聽說過一些奇聞異事。不若,我們一人說一樁?”

書生笑道:“我是雲州人,合該我起頭。”

“先講幾個最時興,最近的吧。”

“自從上天示警,萬姓同夢,眾神一同蘇醒,為江左各省的黎民百姓,指點生路,消除旱魃。但人有高低,神有強弱,仙家也有偏私。這段時日來,漸漸地,各州府都有了自己的主供神祗。其中,法力最深廣,仁德最澤被的,無非一尊神。一者,是財神。一者,送子娘娘。”

“就像,風州供奉了財神爺。雲州選了送子娘娘,不,應該說,是娘娘選了雲州。”

書生說:“神的秉性就如人的秉性,也各自不同。娘娘慈憫,與眾神都不同。其他地方,你們都聽說了罷?被拔除了旱魃的人家,自家的炁與運,也一道衰微。多有家破人亡的。可是,娘娘的雲州呢?自從祂老人家庇佑了雲州,旱魃被不斷消滅,雲州降雨量維持得最好。更令人欽佩的是,雲州被拔除了旱魃的人家,無一傷亡。損失的財物,也都被娘娘補償了回去。所以,雲州人一點兒也不畏懼除魃,爭著供奉娘娘。”

“聽說財神座下,其虔誠供奉者,往往變作貙人,宛如大蟲。”

“娘娘的善信,卻從來沒有這樣過,手腳俱全。惡人信了娘娘,就性情溫良。善人信了娘娘,更如聖賢。苦人信了娘娘,消災解難。”

菱角想起張家村的慘劇,他年紀小,不由十分動容:“當真?”

書生說:“當真!我親眼所見,親耳所聞,就有三樁異事。”

他十分篤定,款款道來。

“我縣中,有一對塾師夫婦,家境清貧,年邁無子,時常為此哭泣。為了稍解寂寞,他們養了一條大黃狗,愛護非常,幾乎是看作兒女......前些日子,送子娘娘庇佑雲州,這對老夫婦也上了供,聊懷一線希望,對娘娘祈禱,說:希望能得一子或一女,聊慰晚年。”

“誰知,當夜,他們就得了娘娘靈應......”

深夜裡,塾師夫婦正在休息,忽然聽到家養的黃狗狂吠不止。

老夫婦推門舉燭而出,查看是否有賊人。

誰知,竟然見到黃狗人立而起,對他們夫婦三拜,口吐人言:

蒙五年撫育恩德,我雖獸類,亦知感恩,苦無報答處。今受送子娘娘點撥,百裡之外有神水,妖蛇守之。百年老婦服此神水,亦可誕育嬰兒。小犬此去,必為恩主取得神水,解百年之慮!

天明即返。

黃狗遂去。

一夜之後,黎明才返。渾身浴血,倒在老夫婦門前,傷重難治,口中卻銜一竹筒,筒中一泓清泉。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