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朝(2)(1 / 2)

“主子~”

楚淩前腳剛走,梁璜後腳進殿,在孫黎的注視下,梁璜畢恭畢敬的作揖行禮。

“韓青怎樣?”

孫黎語氣淡漠道。

“稟主子。”

梁璜不假思索道:“平國公在接帝詔後便發了道軍令,命駐虞都外的平叛各部閉營,此令命人急傳後,平國公即歸府寫疏,此疏是其子韓城轉遞的,在韓城離府後,平國公就閉門了。”

講這些時,梁璜掏出一份奏疏。

“韓城呢?”

孫黎接疏之際,看了眼梁璜。

“已歸大興殿。”

梁璜如實道。

聽到梁璜所言,孫黎打開奏疏,瞧見上麵的內容,她露出一抹淡笑,韓青這個人,她沒有看錯。

“駁回。”

孫黎合上奏疏,語氣淡然道:“這個時候上疏懇請哀家收回虎符,這叫世人知曉,還道大虞無容人之量。”

“是否收回虎符,不是他該考慮的。”

果然是此事。

梁璜不由思量起來,在此等態勢下,韓青接了天子敕賞,那已然成為眾矢之的了。

不管怎樣。

該有的姿態要有。

上交虎符,就是韓青的姿態。

而叫梁璜奇怪的,是韓青的這封奏疏,不該直呈大興殿嗎?為何叫其子,通過禁軍大統領張恢,轉遞到長樂宮了?

說實話。

天子剛剛歸宮,就做這樣的事,梁璜是真沒有看懂,儘管梁璜知曉,自家主子在很早以前,就在謀劃天子掌權之事。

但是這時機不對啊。

“朝中是何反應?”

孫黎的聲音再度響起,叫梁璜心下一緊,隨即便收斂心神,如實稟明所查到的種種。

“對這道敕賞詔書,朝中的反應很大。”

僅是聽到這,孫黎表麵沒有變化,但心裡卻冷笑起來。

有反應才正常。

畢竟這打破了過去的格局。

論誰,都不喜歡突變。

可這恰恰是她那位孫兒想營造的。

“……很多人都在私議此事,甚至有不少提出質疑的。”

梁璜如實講述著,“但跟朝中相比,虞都內外的反應更大,有不少言論在坊間流傳,而熱議最多的,當屬空缺許久的北軍大將軍,極有可能會由平國公接任。”

孫黎的眸中掠過一道殺意!!

梁璜似感受到了什麼,直接就閉上了嘴。

與此同時,梁璜掏出一份奏疏,畢恭畢敬的捧至孫黎跟前。

這奏疏上所寫,是涉及朝野的種種。

孫黎冷漠的拿起奏疏。

對於彆的,她或許能不在意,但牽扯到一些事,卻由不得她不警覺。

其實在過去這場動蕩下,孫黎就有意識的做一些事。

北軍大將軍之所以空缺。

是因為四征大將軍,在過去被孫黎給逐步更換了,為了能夠促成此事,孫黎對一些事選擇妥協與讓步,甚至於還營造幾股勢,繼而促成此事落成。

今下的征西大將軍是輔國公劉雍,征北大將軍是勳國公李鷹,征東大將軍是信國公王昌,征南大將軍是秀國公梁牧!

過去的一批老臣,徹底退出了舞台。

在這複雜的國情與大勢下,孫黎認為上述四位大將軍坐鎮邊陲,彆管中樞會發生什麼,地方會出現什麼,隻要他們在,那大虞邊陲就出不了任何問題。

但也是因為做了這些事。

使得中樞亦有不小變化。

最直觀的,非南軍大將軍被徐恢接任。

有些事不是孫黎想怎樣就能怎樣的,但孫黎卻要做到一點,在她離開後,大虞一帝三後的格局被打破,她那位孫兒在中樞真要做一些事時,或許會對中樞,會對天下造成不小的影響,但也要確保籬笆是牢靠的。

楚淩想要掌權,就必須要做些事,最好去跟一些人去鬥,唯有這樣,才能叫底下的人,叫天下的人,知曉大虞皇帝不是廢物。

這點很重要。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