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海邊釣魚(1 / 2)

周家溝是常見的華夏一姓鄉村,整個村子都姓周,依靠打魚為生。

解放後,漁民們獲得了土地,一邊種田,一邊養魚。

天津港海邊都是鹽堿地,種啥啥不行。

但不種肯定不行,對付鹽堿地,他們有自已的一套老辦法。

主要就是利用水利措施洗鹽壓堿,從而達到改良鹽堿地的目的,如引水洗鹽、放淤壓堿、修築台田等。

早在戰國時,魏國引漳灌鄴的漳水渠,是最早的引水洗鹽的大型水利工程。

目前這條小河兩邊,就是成片的水稻田,目前已經大部分收割完畢。

可以說,這條水溝,就是村子的生命線。

看到陳鋒一家坐著車來,一群機靈鬼立即圍住了車子。

陳建軍帶來一些糖果,但沒有拿出來。

他怕送出去後,這群孩子更不願意離開。

“彆看了,都散開。”

一位很有威望的老爺子把圍著馬車的小孩子叫走。

馬車繼續行走,來到了村尾最南的角落,也是最靠近海邊的泥土牆黑瓦房。

三間大泥瓦房,背對著東邊的大海。

前麵院子種著果樹,後麵院子是菜地。

能夠把鹽堿地開辟成菜地,需要花不少功夫,才能把鹽堿化掉。

韓福貴勒停馬車。

陳建軍第一個下車,然後抱著丫頭下去。

陳鋒下來鬆了鬆手腳。

小丫頭見了,跟在他屁股上,跟著他學,但學得不太好。

脖子扭扭,屁股扭扭。

“大哥,你在乾嗎?”陳昊問道。

“活動筋骨。”陳鋒隨口道。

“建軍?”

兩個老人從泥瓦房裡顫顫巍巍出來,陳鋒、陳昊趕緊上前扶住。

老人身體不是很好,現代漁民從事捕魚業,都會患上各種職業病,上一輩的漁民更嚴重。

支氣管炎、關節炎、腰腿痛等,讓很多漁民壽命很少超過四十歲。

“姥爺,姥姥好。”

“你是小鋒?”老人家驚訝道:“怎麼白了這麼多?”

“也高了!”老太太笑著說道。

“高白帥啊,將來娶媳婦容易。”陳鋒笑著說道。

“哈哈,好好!”

兩個老人很高興。

小丫頭躲在周清的後麵,有些畏生。

小丫頭以前來過,但她早就忘記了。

周清抱起她,教道:“小莉莉,喊姥爺好,姥姥好。”

小丫頭乖乖地小聲道:“姥爺好,姥姥好。”

“好,好,都好。”

“陳隊長,我去市區,三天後我的另一個同事來接你。”

韓福貴來天津,有自已的私事。

不過他跟陳建國商量好了,回去時找另一個同事,把他們帶回去。

一群人進屋,陳建軍把帶來的東西從袋子裡拿出來。

周老爺子張開嘴,久久無聲。

他有些愧疚,可自家已經揭不開鍋,的確需要糧食救命。

儘管,村外的水稻剛剛收割。

老太太拉扯著女兒。

“太多了,下次彆這麼做,尤其是鴨子,留給三個孩子吃。”

周清扶著老太太,說道:“娘,這都是小鋒釣來的,不是買的。”

“真的?”

兩個老人有些不信。

活的綠頭鴨,可不是那麼好抓的。

“真的,家裡還有呢。”周清解釋道。“爹,我大哥、大嫂去打魚了?”

“對,家裡沒有糧食,新收的糧食全給公社拿走了。”

老外公有些怨氣,忍不住多說幾句。

“聽你二叔公說,上麵那些人報告說我們一畝田種了三千斤,這不是胡說嘛,我們這些下等田,一畝收三百斤就不錯了。”

“要不是你們寄回來的糧票和錢,靖兒又每天晚上偷偷去打魚,咱們家早就斷糧了。”

“老頭子,這種不團結的話不要說了。”老太太阻止道:“你忘記隔壁的趙德柱了,都被掛著牌子,在公社遊街。”

周老爺子很氣悶不過,小聲道:“這是真話嘛,民國都沒這樣,起碼還能上街抗議。”

陳建軍立即轉移話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