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自有大儒為我辯經(2 / 2)

現在的韋挺雖說跟魏王有些曖昧,但還沒有完全站在魏王的陣營,不屬於魏王黨人脈。

鴻臚寺,主要負責對外國的禮儀接待,交接等事,相當於後世的外交部。

隨著韋挺的宣召,朝堂上眾人的目光都轉向了殿門處。

片刻後,一群身著倭國服飾的使臣緩緩步入朝堂。

為首的使臣恭敬地向李世民行禮,用不太熟練的漢語說道:“外臣拜見大唐皇帝陛下,吾國仰慕大唐之昌盛,特來朝賀。”

倭國使臣及隨從十餘人站在朝堂上,眾人的目光也不禁落在他們身上,細細打量著這些來自遠方的倭人。

倭人身材普遍較為矮小,膚色略呈黃棕色。他們的麵部輪廓較為扁平,眼睛細小而微微上揚,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好奇與敬畏。

鼻子小巧,嘴唇略厚。頭發多為黑色,或束於頭頂,或自然垂落,顯得有些淩亂。

他們的衣著也彆具特色。身著的服飾色彩較為鮮豔,以白色、藍色、紅色等為主色調。

男子通常穿著窄袖長袍,腰間係著寬帶,下身著寬鬆的長褲,腳蹬木屐。

長袍的材質多為棉布或麻布,質地較為粗糙。領口和袖口處繡有簡單的花紋,增添了幾分裝飾性。

女子則穿著色彩更為豔麗的長袍,長袍的長度及地,袖口寬大,走起路來搖曳生姿。她們的頭發通常盤成複雜的發髻,上麵插著各種發飾,如簪子、花飾等。

這些倭人的穿著打扮與大唐的服飾風格迥異,在莊嚴的朝堂之上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李世民微微頷首,示意倭國使臣平身。使臣站直身子,臉上露出一絲自得之色,開始吹噓起來。

“陛下,吾倭國雖地處海外,然近年來也是日益興盛。”

“我國之工匠,技藝精湛,能打造出精美絕倫之器物。”

“我國之武士,勇猛無畏,可保疆土安寧。”

“我國之百姓,勤勞聰慧,使得國家繁榮昌盛。”

“吾國之君主,對大唐敬仰已久,常教導臣民以大唐為楷模。”

“吾國亦積極學習大唐之文化、製度,努力提升自身。如今,吾國在諸多方麵已有長足進步,實乃不可小覷。”…。。

使臣微微揚起下巴,繼續說道:“陛下,吾國之王以天為兄,以日為弟,天未明時出聽政,跏趺坐,日出便停理務,雲委我弟。”

“吾王之尊,堪比神明,吾國之威,四海皆懼。吾國之盛,天下皆知。”

說完,使臣環顧四周,似乎在期待著眾人對倭國的讚歎。

噗呲!

李承乾沒忍住,一下子笑出聲來,頓時把朝廷的目光吸引了過去。

李承乾這一笑,讓朝堂上的氣氛瞬間變得有些微妙。倭國使臣臉上的自得之色僵住,眼神中露出一絲惱怒和不解。

李世民微微皺起眉頭,看向李承乾,眼神中帶著詢問之意。

李承乾輕咳一聲,拱手說道:“父皇,我失態了。隻是這倭國使臣所言,實在令人忍俊不禁。”

李泰趁機說道:“大兄,在朝堂之上如此失態,實在不妥。倭國使臣遠道而來,我們當以禮相待,不可輕視。”

李承乾瞥了李泰一眼,說道:“四弟,我並非輕視倭國使臣。”

“隻是他們吹噓太過,實在讓人難以認同。”

“倭國之地,不過彈丸小國,豈能與我大唐相提並論?”

“他們的工匠技藝

、武士勇猛、百姓聰慧,在我大唐麵前,又算得了什麼?”

“至於他們的君主以天為兄、以日為弟,更是荒謬之極。”

倭國使臣聽了李承乾的話,臉色漲得通紅,連忙說道:“太子殿下此言差矣。”

“吾國雖小,但也有自己的長處和特色。”

“我國的工匠技藝精湛,製作的器物精美絕倫,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我國的武士勇猛無畏,保疆土安寧,也是有目共睹。”

“我國的百姓勤勞聰慧,國家繁榮昌盛,更是不容置疑。”

“吾國之君主,以天為兄、以日為弟,這是我們的信仰和傳統,並非荒謬之談。”

李承乾冷笑一聲,說道:“哼,你們的器物精美絕倫?”

“在我大唐看來,不過是些粗糙之物。你們的武士勇猛無畏?在我大唐的鐵騎麵前,又能抵擋幾何?”

“你們的百姓勤勞聰慧?在我大唐的盛世之下,又算得了什麼?”

“至於你們的君主以天為兄、以日為弟,更是可笑之極。”

“這天下隻有我大唐皇帝才是天子,受命於天,統治萬民。”

“你們倭國君主,不過是一方小國之主,竟敢妄稱以天為兄、以日為弟,實在是不知天高地厚。”

對於倭國,李承乾有著天生的厭惡。

李承乾深知倭國在後世給中華民族帶來的巨大傷痛。

那一次次的侵略,那殘忍的暴行,那無數同胞的血淚,都如同一把把利刃刻在他的靈魂深處。

即便如今身處大唐,曆史的軌跡尚未走到那悲慘時刻,但他對倭國的警惕和厭惡卻早已深入骨髓。

倭國總是野心勃勃,妄圖以小博大,覬覦著不屬於他們的土地和財富。…。。

他們的虛偽、貪婪和殘忍,讓李承乾無法對他們有絲毫的好感。

這個彈丸小國一旦有了機會,就會像餓狼一般撲向大唐。

況且現在的倭國,還不是大唐的迷弟。

貞觀四年初次建交後,李世民派遣新州刺史高表仁回訪倭國。

倭國雖很重視,派遣了三十二艘披紅的大船出海迎接,並在岸上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儀式。

但在遞交國書時,倭國方麵拒絕倭國國王走下禦座向北而拜,隻接受兩國以平等的理解建立外交關係。

撮爾小國,也敢同大唐相提並論?

高表仁當即要求倭國遵循藩屬國的禮節,向大唐稱臣。

雙方僵持不下,高表仁最終撕毀國書,拒絕和談並獨自回國。

曆史上,一直到唐高宗時期,龍朔三年,白江口之戰。

唐朝、新羅聯軍勝利,倭國、百濟慘敗後,這才認識到大唐的強大,逐漸成為大唐迷弟。

至於現在,沒有挨打過的倭國,可是囂張得很啊。

倭國使臣被李承乾說得啞口無言,滿臉漲紅卻又不知如何反駁。

此時,朝堂上一片寂靜,眾臣心中各有思量。

武官對李承乾的強硬態度暗自點頭,認為大唐的威嚴不容侵犯。

而文官大臣則擔憂此舉可能會引起外交上的麻煩。

對於倭國使臣的說辭,因為兩國相距遙遠,消息閉塞,加之倭國使臣這般自信,其實還是有不少人相信的。

“太子殿下僅憑臆想便如此貶低吾國,實在有失偏頗。吾國雖未有大唐之遼闊,卻也有獨特之處,並非如太子殿下所言那般不堪。”

倭國使臣眼神中很是不服氣。

李承乾微微揚起下巴,眼神中帶著挑釁,朗聲道:“你既言倭國並非如本太子所言那般不堪,那好。明年我大唐即將揮師攻打高麗,不知你倭國可敢派兵協助?”

ps:日萬第二天,求月票

(本章完)

39288676。。

執筆見春秋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筆趣789】?xiaoshubao.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