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李世民:讓晉王也留在長安吧(1 / 2)

講武堂公廨。

李靖正專心泡茶,坐在他對麵的是皇帝內侍張阿難。

唐朝的製茶技術發展有了很大提升,主要以製作餅茶為主。餅茶的製作需經過采、蒸、搗、拍、焙、穿、封等多道工序,製作工藝精細,保證了茶葉的品質和口感。

自從把兵權全部交出去後,李靖就喜歡上了飲茶。

麵前的便是如今大唐最為頂級的陽羨茶。

“衛公,你說太子這般練兵,我要怎麼去跟陛下稟告啊。”

“誰能想到,太子在練兵一道上,竟會有如此天賦。”

張阿難喝了口茶水,頗有些為難的說道。

太子練兵的事情,自然就在他們的眼皮子下進行。

從開始的散亂無章,到井然有序,再到現在的軍容森嚴。

兩人都是知兵的,知曉達到如今的程度,到底有多難。

最為關鍵的是,這也才十餘天的時間,就有了如此成效。

再過些時候,這些旅帥還不全成了太子的人,或許現在都差不多了。

李靖聞言,不急不緩的給張阿難添茶,而後道:“也沒張內侍說的那般誇張。”

“太子練兵,確有獨特之處,然說起來,也隻是看著唬人罷了。”

“這些時日,你也是瞧著了,太子主要操練的就是走,站。”

“給他們製定規矩,怎麼站,怎麼走,才能更加好看,這都是麵子功夫,不是嗎。”

“戰場拚殺,可不是看誰走得好看就能贏的。”

“道路崎嶇,可不是每個地方都像校場這般平坦。”

“再說練兵,哪有什麼成了太子的兵,難道老夫去練,底下將士們,就不聽話了?”

“出了講武堂這個門,他們就是各府旅帥,哪裡能攀扯到太子那邊去。”

張阿難瞪大了眼睛,看向李靖的眼神,是滿滿的不信。

我懷疑你在忽悠我,雖然我沒有證據。

隻是略微沉默後,張阿難卻點點頭:“衛公說得有道理,太子練兵,著重於麵子功夫。”

“隻是這講武堂人多眼雜.”

李靖笑道:“哪有這麼多傻子。”

張阿難也跟著笑了:“衛公說得是。”

——

太極宮,兩儀殿外。

李治回頭看了一眼,臉色有幾分苦悶。

“義府,你說,父皇跟我說這些話,到底是有幾個意思。”

“我沒怎麼聽明白。”

李義府,曆史上李治還是晉王的時候就相伴左右,所以對李治忠心耿耿。

後來李治登基後,李義府也成為了李治的心腹大臣。

“陛下的意思,也許是讓晉王久居長安。”李義府當時也在殿內,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李治皺眉道:“像四哥那樣嗎。”

李義府遲疑道:“也許陛下是有其他的想法,但對於晉王來說,留在長安機會更多。”

李治苦笑著搖頭道:“長安是非之地,如今大兄跟四哥明爭暗鬥,我留下來算是怎麼回事。”

“回晉州,怎的都能圖個安穩。”

李治雖然也是嫡出,但不管跟魏王,還是太子比起來,都相差太大了。

在長安城中,更是沒有自己的勢力。

留下來卷入漩渦,不如離開以求自保。

這奪嫡之爭,豈是這麼好參與的。

李義府搖頭道:“陛下如若下定了決心,可不見得能讓晉王離開。”

李治聞言很是苦惱,這就是問題的根源了。

“先去拜會茂師吧。”

“也許茂師可以給我指一條明路。”

李治口中的茂師,便是李勣。

李勣,徐茂公,當年李治還在長安城中生活時,便擔任過李治晉王府的長史,算是李治的老師。

——

東宮。

李承乾在操練之後,便帶著李元昌一起回來午膳。

午膳的主食是羊肉夾胡餅,還有火鍋涮羊肉。

除此之外,還有最新款的紅燒肉。

宮廷中很少吃豬肉,主要吃羊肉,但李承乾卻怎麼能忘記這口紅燒肉。

炸豬油,打鐵鍋,這些本來就不是多大問題。

東宮製造出來的蔗糖,雖然沒有後世那麼精致,但炒糖色問題不大。

作為太子,李承乾隻需要動動嘴,自然就有廚子去進行琢磨。

“這是彘肉?竟然如此之香甜。”

李元昌夾了一塊紅燒肉入口,頓感美妙。

他也是個吃貨,很容易就能品嘗出來是豬肉。

“所以啊,你這次回長安,可是趕到好時候了,我這東宮裡,可是新出了很多美食,保管你吃了就不想走了。”

李承乾笑嗬嗬的說道,似有幾分其他意思。

李元昌道:“我倒是不想走,可過了正旦,陛下有令,也隻能是回

梁州。”

說起梁州,李元昌就很是不爽,向李承乾吐糟那邊有多差勁。

自己在那邊有多無聊。

最後感歎道:“還是長安好啊,熱鬨,什麼都有。”

李承乾道:“我去跟父皇說說,讓你留下來。”

李元昌又驚又喜:“當真?陛下會同意嗎。”

他是真想留下來,本身在梁州也沒什麼好發展的。

李承乾無語道:“你在梁州都乾了些什麼,難道以為陛下不知道嗎。”

“給你換了幾個地方,都不得安寧,還不如讓你在長安呆著,也好去禍害彆人。”

這話是一點不客氣,李元昌也不在乎。

打著哈哈道:“就是無聊,找些樂子罷了。”

“若能待在長安,我自不會那般。”

“倒是我這漢王不乾了,你可得給我安排點好差事。”

李元昌想留在長安,那就隻能是放棄王位,入大唐宗室,相當於自降身份才行。

李承乾道:“好差事,當然是好差事,我這東宮正好差個右內率。”

“要是陛下不給你安排,你就到我東宮來。”

李元昌哈哈大笑:“這感情好,乾脆我就直接待你東宮得了,彆的地哪有你這有意思。”

從王爺到正四品的右內率,這裡頭的差距可謂是天壤之彆。

李元昌也不是傻。

隻要緊跟太子,還怕日後沒有權勢?

況且他確實沒幾個朋友,最好的朋友便是自小長大的李承乾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