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八捆麵線(2 / 2)

那是一把白如新雪的細絲,捆成一捆,隻兩指寬,看上去有些像他曾經吃過的索餅。

隻是索餅要更粗一些,不如仙姑手裡的這捆細得像是發絲。

李令皎不動聲色地掃了一圈周圍的人。

嘿,沒見過吧?

今天就讓你們見識一下福建麵線的厲害!

麵對這群新來的,李令皎不得不謹慎。

既然“仙姑”的名頭已經冠上了,那自然是要表演些“神跡”來,才能讓這群新來的對她產生信服。

尤其是……

李令皎垂下眼簾,特意沒有去看旁邊站著的蕭伯一。

這人明顯出身不凡,想要令他信服,隻怕不展現出些“仙家本領”,是很難做到的。

但要是能將這人收服,她就能從他的口中,探聽到更多關於這個時代的信息。

阿桃上前想要接過麵線去煮,李令皎卻朝她微微搖頭,示意她退下,自己走到沸騰著熱水的陶釜前,將手裡的麵線下了進去。

一捆、兩捆、三捆……

整整八捆麵線被放入了陶釜中。

蕭伯一已從最開始的震驚中回過神來。

不過是些雜耍藝人的把戲,想是之前將東西塞進了衣服下,趁著大家不注意,飛快地取了出來。乍一眼看上去,像是憑空變出。

這不,隻取出了八捆,她就再沒動作了。

興許是身上藏著的,已經用完了。

那東西應當就是索餅,隻不過做得更為精細罷了。

這樣的八捆索餅,放進陶壺裡,也不過是鋪了一層底,怎麼可能夠他們這近兩百個人吃呢?

蕭伯一老神在在地等著看這位仙姑如何收場?

然後……

他就又被打臉了。

看上去小小的八捆麵線,居然煮了一刻鐘之後,越來越多,越來越多……仿佛活物一般瘋狂生長。

很快就生長到裝滿了大半個陶釜。

李令皎招呼著阿桃往陶釜裡添水,自己則取過勺子,開始為這這些新來的災民們分發麵線。

之前因著不是每個人都有碗用,她特意讓村裡有手藝的竹匠,取來竹子,剖成一隻隻竹碗,如今便派上了用場。

一勺煮開的麵線倒進去,再添一些沸水,就足夠一個人吃了。

因為麵線是鹹的,也不用特意加鹽。

李令皎舀出多少麵線,阿桃就從旁邊的陶釜裡舀出多少熱水,加進煮麵的陶釜裡。

蕭伯一在旁看著,接連十個人捧著麵線從跟前走過,他居然覺得,那陶釜裡的糧食有增無減!

李令皎抬眸看去,就見蕭伯一表情越來越懷疑人生。

她不禁莞爾,笑吟吟地問:“蕭鄉長一路風塵勞累,可要也吃上一碗?”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