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伍集結完畢之後,他們一行人浩浩蕩蕩地朝著京都出發。
一路上,百姓們都在夾道歡送,崔振邦還是沒有出現。
他躲在馬車裡麵,不想引起騷動。
這裡的百姓們若是知道,這麼多年一直都在他們前麵充當防線的人並沒有死,應該會很激動吧。
可是如今他高興不起來,這些東西又能代表什麼呢?能夠讓父親活過來,還是讓皇上的荒唐消失?
活下來的洛璃也在城門那裡目送車隊離開。
她這些年唯一一次心動,無疾而終。
崔振邦,是她不該去想的男人。
她不知道該怎麼形容自己的心情,失去,還是錯過?
但願,此生不再相見吧。
就讓他留在自己心裡,隻有那個一個影子,就夠了。
離開雙城之後,崔安如看著崔振邦仍舊沒有振作起來的樣子。
“哥哥,回去之後,我們要麵對的就不隻是如今這樣的氣憤了,可能還有更加難以接受,甚至是屈辱的事。”
崔安如沒有粉飾太平,畢竟沒有這個必要。
哥哥既然回來了,鎮國公府自然還是要靠他頂著。
“我知道……”崔振邦自從知道如塵大師出山,還收下蕭讓為徒弟之後,就已經想了很多種可能。
而且這一年,妹妹經曆的事,他已經聽過了。
皇上竟然一而再再而三地裝糊塗,放任那些人欺負鎮國公府,這樣的人值得他們效忠麼?
他和父親在邊關拚命,皇上在後麵想著怎麼樣才能把自己的妹妹踩到泥裡?
他的心態已經完全變了,不像是之前那樣,會把皇上他們放在第一位了。
父親已經用生命表達了鎮國公府的忠誠,自己也死過一次了。
皇上卻用保下蕭讓這個辦法,給了鎮國公府一個響亮的耳光。
崔安如沒有再說話,一路上看著距離京都越來越近,他心情好像是更加沉重了。
“我已經給嫂子寫信,讓她在家安心等著了。”
半個月之後,他們馬上就要進入京都。
崔振邦抬起頭,想到梁紫玉和崔琅,眼神都變得柔和起來。
“不過嫂子說,這次皇上準備了宮宴,她在被邀請的行列……畢竟太子這一趟過去,也算是立下了功勞,而且我們也讓一直盤桓的山匪銷聲匿跡,對於地方也是大有裨益。”
崔安如說完,崔振邦想著,就要見到皇上了。
“那個如塵大師也會在麼?”他問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