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5章 寒山寺(2 / 2)

殿內香煙嫋嫋,佛像慈悲莊嚴,讓人不禁心生敬畏。

寺內的建築經過曆朝曆代的歲月蹉跎,唐宋時期的建築風格已不多見,大多數的多為明清風格,飛簷鬥拱、雕梁畫棟,儘顯古樸韻味。

牆壁上刻著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詩篇,其中最著名的當屬張繼的《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那詩句仿佛帶著千年的愁緒,縈繞在寺內的每一個角落。

許建國帶著家人緩緩踱步於寺內,感受著這千年古刹的靜謐與神聖。

大丫、二丫和福妞三人手挽著手,輕聲討論著這寺內的建築與文化。

文思甜和樂樂則是牽著小紅豆,陪著小丫頭東看看,西看看,耐心地回答著她的各種各樣奇奇怪怪的問題。

一行人進到寺廟裡麵之後,隻是單純的參觀,都沒有主動的前去上香。

而就在眾人沉浸於這寒山寺的美景與文化之中時,許建國卻在不經意間與一位老和尚打了個照麵。

那老僧身著破舊的僧袍,麵容清瘦須發皆白,渾身上下都透著一股祥和之氣,特彆是他的眼神,給人一種格外明亮、深邃且睿智的感覺,仿佛能看穿世間萬物一般。

老和尚在看到許建國之後,不由得便是微微一愣。

而許建國自然也注意到了他,禮貌的對著老和尚笑了笑,便準備邁步離開,繼續遊覽寺內的美景。

卻不曾想,那老和尚直接雙手合十,對著許建國微微行了一禮。

許建國見狀,趕忙回禮,隻不過他采用的是道家的“拱手禮”,也就是我們常說左手壓右手的禮節。

既然提到了“拱手禮”,那咱就再多說上幾句,根據《道德經》當中所記載,道家的這種拱手禮是在說君子貴以左,兵者貴以右,而用兵為不祥,所以要用左手把右手包住。

簡單來說,就是遵循左為上右為下的原則,古時候右手通常都是用來握持兵器的,主殺伐,用左手壓住右手,意為和氣。

當然,也有另外的一種說法,那就是我們左手抱右手的時候,被視為負陰抱陽、蘊含五行,內掐子午訣,外呈太極圖。

也就是說,人們在行拱手禮的時候,可以將雙手看成是一幅陰陽圖案。

而不論這兩種說法裡哪一種說法正確,都可以看得出,這便是我們龍夏國數千年文明傳承所留下的深厚的文化底蘊。

你讓西方的那些雜毛們說說他們的貼麵禮和吻手禮有啥底蘊?他能說出個毛來!

兩人行過禮之後,老和尚滿麵慈祥的對著許建國說道:“施主一家前來寒山寺,想必是與這佛門之地有緣。”

他的聲音宛如古寺的鐘聲,空靈悠遠,即便是不再說話,那聲音也仿佛依舊在空氣中回蕩,久久不曾散去。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