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對視,有道理。
霍海:“至於臣對於這個謠言具體怎麼看,臣沒法看,因為臣也不知道這個謠言到底傳了什麼,要不誰來給我講一下?”
霍海一邊說,一邊看向了其他人。
這誰敢講?
不過劉徹並不忌諱這個,而是大手一揮:“劉光。”
劉光走了出來,拱手:“霍大人。”
霍海拱手:“魯王殿下。”
此話一出,全場爆笑。
霍海O.o:?
劉光這個名字,霍海記得太清
楚了,霍海誰都不認識,但已經搞清楚大漢朝有哪些大肥羊……有錢人了。
魯王能窮的了嗎?
換個名字,霍海真不認識,但聽到是劉光,霍海就直接喊魯王了。
旁邊的李蔡提醒:“霍大人,此劉光非彼劉光,此乃平皋侯劉光。”
霍海挑眉:“啊?皇室宗親之間,取名都不互相商量一下嗎?”
難怪不得後世那麼多避諱,而且再也不喊名字了,都是喊爵位官職和字。
原來是這種尷尬太多啊。
平皋侯尬笑:“這個……某不是漢室宗親,而是敕姓劉,家祖劉坨,原名項它,高祖賜姓劉,家祖乃是魯侯的侄兒。”
項它?霍海哪兒認識。
魯侯?
霍海狐疑:“等一下,魯王一家封了魯王,那怎麼還有魯侯啊?魯侯又是哪位宗親?”
群臣是一個比一個無語。
劉徹:“魯侯乃是自封西楚霸王的項羽的追封封號。”
霍海這才知道自己鬨了個多大的烏龍。
好家夥,這是項羽的後代啊!
霍海感覺很尷尬,為了緩解尷尬,開口:“哎呀,臣小時候聽楚漢爭霸的故事,為之神往,沒想到今天能見到項羽後人,不知道能不能見到韓王韓信後人。”
此話一出,一向喜歡哄笑的群臣,直接全體閉嘴,眼觀鼻鼻觀心。
霍海知道,自己又捅婁子了,該找點熟悉長安的人,打聽打聽長安的故事了。
霍海不知道的是,他最近聽說的韓王韓信,可不是兵仙韓信,兵仙韓信是齊王楚王,封淮陰侯。
而韓王韓信的後人,韓嫣,是劉徹小時候的玩伴伴讀,甚是寵幸。
但是太後不喜歡韓嫣,之後韓嫣和一個宮女有染,被太後抓到了借口被宰了,就算劉徹無論如何求情都沒用。
所以朝堂上已經好多年沒人敢提起韓王後人這話了。
霍海這種不生在長安,從小也沒接受過貴族教育,更沒接受過仕教育的人,犯這種錯誤是可以理解的。
但目前為止還沒有誰這麼猛,第一次上朝連著捅婁子,還一個比一個厲害的。
劉徹臉色陰晴不定,最後揮了揮手:“給他講謠言的事兒。”
霍海連捅兩個大簍子,其中一個簍子還要給他講事兒。
霍海明明知道是什麼謠言,還得聽一遍。
聽完後,霍海若有所思。
劉徹:“你怎麼看這個謠言?你覺得這事兒是誰的錯?該怎麼處置?”
霍海拱手:“臣!覺得這個謠言,沒有罪魁禍首,如果說有錯,那就是竹簡的錯,是雅言的錯!”
此話一出,全場皆驚。
霍海說這個謠言沒有罪魁禍首,難道是準備認了,自己就是這個意思?
那不是自找沒趣麼?
後半句居然說是竹簡的錯,是雅言的錯?
這是犯了失心瘋嗎?!
眾人麵麵相覷,在一旁一直沒出聲的虎賁校尉李敢:“胡說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