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考據流也是一種流派,完全可以,就算現在有人用古白甚至用雅言去寫小說,我都支持,我甚至還要去看個熱鬨,比如去年就有半古白小說,我就專門去看了。
但寫白話文還是寫考據流還是寫古白,那都是為了小說服務的,而不是小說為了它們服務。
是否寫,要看作者的意願。
而不是老去提醒作者‘大大的意思是爸爸喲’,我在這裡嚴正的回答一下,大大不是爸爸的意思,是秦漢時,大大是爸爸的意思,現在是2024年,這書也是給現代人看的,不是給秦漢的人看的。
如果書裡寫的是外星球,我豈不是要寫外星語言?
因為提起的人太多了,雖然他們不一定能看到這個感言來,但是我還是要重複的表達一下那個觀點。
這是曆史小說,不是寫史記。非要我用秦漢稱呼,我是不寫的,這是寫給現代人看的,不是寫給秦漢的人看的。那秦漢之際還寫小篆呢,哪位勇士把自己的手機字體改成小篆給我看看?秦漢的人用竹簡和木瀆來著,手機上寫秦漢豈不是大逆不道?秦漢的人買書用銅板的,想必也沒人願意用銅板來買我的書吧?
所以我要堅持官員互稱大人,堅持用電視劇化的稱謂。
畢竟小說相對於影視而言,已經是條條框框拉滿了,網絡小說的規矩百倍之,而曆史分類還是規矩之王中的王中王。
這麼多條條框框……這不寫八股文嗎?
一開始的時候,這本書我準備取名為《漢父》的,後來想了一下,我還是寫成了《大漢有活爹》,這已經是個強烈的信號了。
我希望我的這本《大漢有活爹》能繼續堅持世俗的寫法世俗的稱謂,我還希望以後的書都這樣。
不隻是這樣,還要比現在有更多創新,現在的創新改變還不夠。
網絡小說二十幾年了,我自己就看了有小二十年。
我不說二十年前,我就說
十四五年前吧。十五年前,元素魔法小說和古典仙俠的時代剛剛過去,鬥氣小說、新改修真等小說崛起,新西幻,新仙俠,宇宙修真,都市修真,各種各樣的小說如雨後春筍一般的冒了出來。
而那時候的曆史小說,就如同現在的曆史小說。
一字不改。
我真的問一下,現如今萬訂的書拿到那個時代,有違和感嗎?有任何形式上的內容上的創新嗎?我甚至想問現在萬訂的這些曆史小說,打得過當年的精品嗎?還是我們後來人才是吃時代的紅利的人?
老早我是不喜歡看曆史小說的,後來看庚新的《曹賊》還有寂寞劍客的《駐馬太行側》開始看曆史文、戰爭文,但我沒想過十五年後主流曆史小說還是這種寫法,依舊還是《曹賊》是《駐馬太行側》,大家無非就是在曆史中新找了一些題材出來,從三國變成了寫唐漢又變成了寫明而已。
我這是寫給書友們看的,也是寫給我自己看的,希望不要被任何人編織的任何條條框框給束縛住,希望能勇於創新。
我記得有一章一個評論下,討論吃牛肉的問題,書友說生產力限製才是關鍵。
而我回答是【一切規定在剛發生時,都是麵對時下情況最好的應對之法,但是時間久了後大家隻記得規定,而不記得為什麼規定了。】
這就叫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如果想要做好一件事情,就不要去想符不符合規定一類的東西去約束自己。
而是去思考這些規定是為了什麼,現在有沒有更好的辦法解決這些問題,如果這些問題已經解決了,是否有什麼新的問題需要解決。
不隻是希望《大漢有活爹》越來越好,我也希望曆史分類的小說越來越好。
話先說一半,還剩下一半,一半的小秘密,完本感言時再說,完本感言時再見!
求支持!
————
周天正常更新,周一淩晨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