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個站,修在一起,純粹是為了方便彆人轉站。
按道理來說,工業化剛開始的時代,是不會有市內鐵路,也不會有同站換乘的,但是霍海又不是傻子,當然知道在一開始就把這個實現。
現在是大漢工業不行,要不然霍海都不會把鐵軌鋪在路上。
根據霍海的經驗,其實是不能讓車從地麵走的,應該讓人從地麵走。
前世得到的經驗,發達國家一開始修路修的早,全都是人讓車,很多繁華地帶就喜歡修建人行天橋和下穿過街隧道。
包括國內大城市的核心地帶也多是這樣設計的。
但是隨著城市化規模的擴大,一個十三億人口的巨大國家城市化時,直接就把國外那些經驗全部給推翻了。
其實,人才應該在地麵走,地麵通行。
巨大的道路為了不堵車,應該在過街時,在直行道上修建下穿隧道。
鐵路,應該全麵架高架橋出入城。
如果鐵路從地麵走,就會把地麵交通分割成兩段。
明明隻隔了一條街,不到百米,這個方向的百姓卻再也不會往對麵流通了。
這樣一來,經濟活力直接就被切了。
如果人能從下麵走,鐵路從天上走,那麼鐵路給這個區域進行經濟商業和效率賦能的同時,地麵人流量也不會被切割。
這才是王道。
但!
大漢沒錢。
霍海也隻能在很多大路口設計了過街的問題,把部分路段抬高,讓下麵能通路。
絕大部分地方依舊是下穿人行道。
但這已經夠高級了。
而整個鐵路的設計,也並不是簡單的拉網。
目前北站一橫一豎兩條鐵路並不是城際交通的最終模樣。
第二穀坑還預留著地鐵的空間。
除此之外,運河兩岸現在還是巨大的采沙區。
這河沙早晚是能取完的,到時候,采沙區會貫通又一條寬闊濱的河路出來。
加上兩橫的城市鐵路線,以及老城繞城的長安大街(一環)北段,以及形成兩環公路兩環鐵路。
這對於這個時代的長安來說,那已經是頂配了。
這個設計,基本上已經能保證三輔之地總人口突破四百萬以及內燃機汽車大流行之前,整個北城不會出現交通擁堵。
在站台前,看完目前整個長安城北的交通規劃,劉徹叉著腰若有所思。
霍海也若有所思。
最近一年劉徹老喜歡叉腰,頻率越來越高,是不是該吃太好了肚子變大了?
本來曆史上劉徹活了七十歲的,彆吃太好了搞的突發某些疾病……
雖然理論上,全民肥胖會提高人均壽命,因為肥胖的人對於重大疾病的抵抗能力更強,有更厚的資本撐過重大疾病期。
但是對於個人來說,肥胖後,大量疾病的發病率就會提升。
劉徹叉腰看了半天才冒出來一句:“可惜了,鐵路還是要影響商業啊。”
眾多大臣不理解,李蔡:“陛下何出此言?”
劉徹指著鐵路上:“你看,這條橫向鐵路,最終還是沿著運河修建的,而這邊預留的鐵路是留在了綠化帶。這對於交通的影響還比較小。”
“但你們看南北向的安神鐵路,進入長安後。”
劉徹指著圖上麵:“在安神鐵路進來之前,整個新城有四十多個口子可以在城東城西之間互通,其中有五個大路口,十二個中等路口,二十三個小區路。”
“但是鐵路經過之後,隻留下了三個大路口,七個中等路口,十五個小路路口,還有十五個下穿人行道。”
“這樣一來,南北本來能從1地表經過的人流量,至少要降低兩成。”
“如果長安城北人口膨脹到百萬以上,那人流量隻剩下一半。”
李蔡擦汗:“百萬人口?陛下您真敢想啊……”
三輔之地以前也就幾十萬人口,現在也就百多萬。
長安城北新城一塊地,就百萬人口?
那長安三輔之地合起來豈不是四到六百萬人?
那怎麼可能?!(明麵上,此時人口統計總數預計不到三千萬)
但劉徹知道,這一切一定會實現的。
彆人不知道的數據,他知道。
劉徹知道,各地商業已經壓製不住了,蠢蠢欲動。
既然這麼多人逐利的人性被挑動了出來,那就要意識到人性中最本質的一點,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當初,大家約定先入鹹陽的是所有王的王,王中王。
這個位置明明是留給項羽的,為什麼高祖要拚了命進鹹陽?
現在也一樣。
有錢人真的成了洛陽富豪排行榜前百成了魯國榜單前百,就留在本地享福了?
他們稍微有一點點機會,有一點點人脈,都會選擇往長安湧。
還有,在洛陽做工,一個月五百大錢,在宛城才三百。
同樣的勞動同樣的工作,既然如此,何不花上兩個月到長安,然後再打工。
這樣哪怕一年回家一趟,隻乾八個月,收入也是一萬四以上,遠比留在宛城留在洛陽賺三五千一年收入高得多。
再說了,來了長安後,誰還願意離開?
劉徹繼續看著地圖,又看向霍海;“這還不如把路口擴大。”
霍海:“這些過街路口,其實就等於是橋,而且不是一般的橋。”
“這可不說路口五米八米,就修五米八米的橋,兩端還要延伸出去很遠。”
“這四公裡已經有將近一半的區域都做成橋了,再增加……是真修不起了。”
簡單來說新城從河邊到老城北站,這一段路一共四公裡,已經有兩公裡完全是高架橋了。
另外兩公裡是高土堆和石子兒路基。
那兩公裡橋,等於二十座渭河大橋!
這花的錢是要了老命了!
要是以後不發展彆的地方了,霍海也不敢真的修建四公裡的高架橋。
這玩意兒萬一沉降一截,全路段報廢!
現在這樣一段一段的如同虛線一樣的路橋,就算有一段報廢了,那到時候也隻是重修一小段。
看完路牌,劉徹:“登車吧!”
霍海:“陛下,剪彩!”
可惜沒有攝影機,不能記錄下史上第一座火車站的樣子。
不過,研究院內部,幾個學工程繪圖結果發現有排線天賦開始做素描學習繪畫的幾個人,被派到了現場,他們負責記憶今天的事情,然後做成畫。
有必要的話可以做成瓷磚直接貼在火車站的牆上。
漆黑的火車頭上,掛上了紅布,劉徹拿著剪刀,有點心疼:“這用了多少漆啊!”
漆樹,一次也就能取一貝殼的漆,燒出來能塗一張凳子就不錯了。
這火車頭全是漆,而且是黑漆,還是加工過的。
霍海:“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火車日曬雨淋,要是生鏽了,咱們更虧。”
劉徹:“要不要買一塊地種漆樹?”
霍海看了看旁邊的群臣:“陛下咱們也不能什麼都自己賺了吧?給大家一個機會?”
一名宗室急忙:“臣願意為陛下分憂!”
劉徹一想,種漆樹這種事情,周期長,要是規模小了又沒用,規模大了這麼長的周期,一般人受不了。
有宗室願意做,那就正好。
“也行。”
霍海隨口:“其實整個大江以南,包括蜀南,夜郎,大理國,揚州,這些地方都非常適合種植漆樹。”
那邊人口稀少,土地價格極低。
這話一出來,很多人就來了興致。
霍海:“我聽人說,大部分人觸碰漆樹的汁液後,會生病,人身體對於漆樹汁液過於敏感,現在研究院把這種現象和中毒區分開來,稱之為過敏。”
“這對漆樹汁液天然不過敏的人,都是天生的人才,可不好找。”
皇室有些人現在看發財的人多了,也想做生意,但他們很多人是沒做過生意的。
霍海還專門提點兩句,其實就是引導他們去找種植漆樹的專業人士,然後組團去南國開拓,隻要堅持深耕幾年,錢自然嘩嘩的來。
免得他們自己跑去花了幾年,結果一地雞毛,到時候正是用漆的高峰期,結果物產短缺,那就搞笑了。
劉徹用剪刀剪斷了紅花布:“這個梯子上車?”
霍海哈哈大笑:“這是火車司機的位置。”
“乘客坐後麵。”
劉徹挑眉:“為什麼不叫火車夫?”
霍海:“這司機司機,就是司職機器,這火車是複雜的東西,需要係統的學習才能做火車司機。”
劉徹一行人往後走,劉徹看到第二個梯子上的煤炭痕跡:“這個地方是燒鍋爐的?”
霍海點頭:“現在蒸汽火車要一直往裡麵添加煤炭,這裡麵會很熱。”
到了第一節車廂,梯子不再是懸梯,而是封閉的,而且還很閃亮,又在兩邊做了木製裝飾包裹,一看就不一樣。
劉徹;“這兒上車?”
霍海拿出車票:“陛下彆急,正常來說,所有人坐火車都需要提前買票,然後兌票上車。”
“第一次發車,我就按照提前計劃的直接發票了。”
“陛下您是01車01號甲座。”
“姨,這是您的01車01號乙座。”
“太子殿下……”
霍海挨著發車票。
王內侍眼看車票都發到02車去了:“哎,我呢我呢?”
霍海:“車上是有服務人員的,一般人坐車的時候就用不著帶奴仆了,就算帶了,也是買後麵的座位。不過陛下的話,可以超額帶人。”
王內侍總算笑了出來。
劉徹:“超什麼超額,誰都不能超額,王內侍你去後麵車廂去吧,朕也不能例外。”
劉徹現在是深諳做生意的規則了。
做生意就得講規矩,否則這個人例外一下,那個人例外一下,還賺什麼錢?
劉徹自己就是天底下最大的權,劉徹都不例外,那彆人誰敢破壞規矩?破壞那就是公開僭越。
王內侍笑容消失。
不過笑容其實不會消失,隻會轉移,霍去病:“伱老老實實去後車去吧,我和大將軍在前麵車廂,還用得上你?”
王內侍急忙恭維:“驃騎將軍,您哪會乾咱奴仆乾的累活兒啊。”
霍去病:“讓你去後麵車廂,是讓你去享受去了嗎?你得去把車廂觀察清楚咯,之後報告給陛下。”
王內侍這下明白了:“是!”
王內侍跟著挨個發車票的霍海去了後麵,劉據才吐槽:“父皇,王內侍不太聰明的樣子。”
劉徹低頭看著劉據:“太監選那麼聰明的乾嘛?”
“如果有一天你覺得需要選個聰明的太監,做事才順手了,那說明……”
劉徹一想,能說明什麼呢?說明劉據到時候鬥不過大臣了。
有霍海在,劉據是鬥不過哪個大臣了呢?
劉據此時心情是大好的,他本來就最喜歡各種車,各種機械,今天上了這麼大的機械蒸汽火車,豪情萬丈:“不會有那一天的!”
坐在01車的,除了劉徹和衛子夫太子就是兩個劉徹的夫人,和勉強懂點事兒的劉宏,還有中山王劉勝和魯王劉光作陪。
然後就是霍去病衛青,以及三公九卿。
進入車廂後,第一是兩個巨大的沙發位置。
沙發整個包金邊,用的是最好的牛皮,光是看一眼就看得出十分之柔軟。
而沙發前麵有兩張金絲楠木做的大桌案,如果有必要,這個可以拿來辦公。
劉徹沙發的扶手上,從兩側,分彆雕刻山神土地遊神星宿,一路到中央,雕刻的是三清朝聖,聖當然就是天帝玉皇大天尊。
劉徹個人是很喜歡西遊記的,雖然西遊記中有一些反叛口號,比如‘皇帝輪流做,今年到我家’。
但是對於劉徹而言,大漢開國才百年,這一切在民間本來也就有這些風潮說法,但劉徹以絕對的實力壓製著一切,有這樣的反詩反而襯托出了他的天命不凡。
所以劉徹並不受這些影響,非常喜歡西遊記。
甚至公開討論過多次西遊記,這一點工匠們也知道。
於是這個工匠提前幾百年,把本來該屬於畫聖的87神仙圖卷,給做成了木雕浮雕,包上了金箔,呈現在了這椅子上。
而皇後那邊,眼前不是工作台,而是一個茶台,茶台左邊是放置水果的平台,而上麵用整塊的玉,雕刻出了一些水果裝飾。
她的沙發則是以鳳作為裝飾。
而整個車廂頂部,還有車廂側麵,全是用的檀木沉香木一類的木料,進行了各種雕刻,裝飾,所有外部裸露的區域都做了軟包孟皮。
從龍椅鳳椅背後,就是長公主和太子的座位,同樣是龍椅鳳椅,但是尺寸小百分之三十。
在之後是親王和皇子們使用的座位,一排也是兩個座位,但就隻是普通的金邊牛皮沙發了,雖然說普通,但是沙發本身在這個時代就是頂奢,從材料和做工上來說,非常的細致。
再往後,兩個座位單獨屬於大將軍和驃騎將軍。
現如今,大司馬大將軍和驃騎大將軍,地位和權力高於三公,這兩個單獨的座位,也是彰顯了他們的尊貴。
之後就是三公的座位,隻可惜現在禦使大夫空缺。
而九卿的座位不是九個,目前是十二個,因為司馬相如的工商大臣讓九卿數字破雙位數了。
第一個車廂內部的布置,可以說和劉徹目前新建的宮殿內部的裝飾差不多。
但,這些出現在移動的車上麵,那就非常豪華了。
可以說隨便一個設計構思,放到彆的車廂讓彆人用,你都涉及僭越。
衛子夫好奇:“霍海,這車平時豈不是一直空著?”
此時,霍海剛把後麵的大臣們安置在其他車廂,剛上車,就被逮著問了。
霍海推開正前方的車門:“這個車廂這兒是用巨大的鐵鉤掛在車頭的,這節車廂是陛下專屬的,平時停在車站裡由羽林衛的人常年看著。”
“等陛下要用了,再拖出來安在車頭後麵。”
說著霍海招了招手。
在站台上檢查巡視的周烈才帶著兩名羽林衛登車。
他們當然是要在車頭連接處把守的。
目前火車雖然快,但其實縱馬是可以追上的,所以必須配護衛,而且倉內,和外麵都要配。
劉徹坐在沙發上帶上眼鏡,左看右看:“後麵都登車了嗎?什麼時候出發?”
霍海:“一般來說,是列車長在車頭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