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千羽林衛,一騎三馬。
人騎一匹,拖雪橇帶物資一匹,空置一匹。
不過馬拖的物資都是新式戰爭物資,真正的糧草,燃料等,全是隨行的民夫在用馬車和雪橇托運。
馬車上,劉細君透過玻璃看著窗外:“為什麼要帶這麼多馬?”
霍海閉目養神,一邊解釋:“整個冬天,匈奴人的牧場,人困馬乏,缺少糧草,隻能不被餓死,艱難度日,所以餓的皮包骨頭。”
“而我們的馬,整個冬天都在用糧食喂養,吃的膘肥體壯。”
“脂肪,就是耐力。”
這句話很反常識,一般人根據生活經驗,覺得肥胖的人或者動物就沒有耐力,幾下就氣喘籲籲。
其實不是的。
肥胖的人和家養動物,之所以動幾下就氣喘籲籲,那是心肺功能不好,是疏於鍛煉心肺能力爆降導致的。
人慢跑依靠的是分解脂肪中的能量,快跑和更激烈的運動依靠的是內臟和肌肉中的糖原。
所以,脂肪多,等於能供能的‘可燃物’更多,就等於可以跑更久。
當然了,這個理論就跟汽車一樣,汽車油箱裡的油更多,就能跑的更遠,但是油箱裡油多的話,前期因為車總重量變大,每百公裡油耗就會暴增。
所以並不是說油多一倍就能多跑一倍的路,油本身也是負擔。
但和總體來說,脂肪就是耐力。
除非你是專業運動員,每次運動之後就有專業的飲食補充。
那脂肪對你來說就是負擔,因為你完全可以不怎麼要脂肪,運動起來體重小負擔小,運動完了之後迅速把需要的能量補充回來就是了。
所以,跟不懂的人來說,可以粗暴的說,非運動專業人士,在心肺功能夠用的情況下,越肥,儲備的體能越多。
劉細君不是很懂軍事:“為什麼肥,就有優勢?”
衛長公主:“這個很簡單,比如往年春天,我們開戰去追打匈奴,我們的馬在連續幾個月運動三千公裡以內,每天運動量不超過一百公裡的時候,都不會特彆累。”
“而對方的馬每天三十公裡,就吃不消了。”
“他們打又打不過,跑又跑不掉,所以我們才選在春天開戰。”
劉細君恍然大悟:“所以我們現在務必要在開春前趕到計劃的呼市?”
霍海擺了擺頭:“現在最主要的不是趕到呼市,而是先渡過大河。”
“黃河上遊已經在化冰了,最多一周後,淩汛就要來了,我們要在兩天內全員渡河,否則就需要用船了。”
這個劉細君也不理解,衛長公主跟她解釋:“河流,越靠南的冰封的河麵越早化冰,甚至有些太靠南的河流,冬天壓根不結冰。”
“而大河非常長,上遊還在蜀郡故地隴西那一帶。”
“它的上遊其實比中遊更靠南。”
“所以,每年冬天,中遊冰凍了,上遊還沒冰凍,上遊下來的河水,推著半冰封的河水移動,就會形成冰塊淤積的汛情,就跟南方的江河發大水一樣。”
“而每年春天,中遊還是冰凍的,上遊卻已經化凍了。”
“河水也會推著半融化解體的冰塊,衝擊冰封的中遊河道。”
如果汛情小,那也就是中遊河水慢慢升溫。
如果汛情大,加上上遊下雨,有可能會和夏天發洪水衝破河堤一樣漫出來。
甚至強大的河水攜帶碎冰,很容易把中遊的冰封層給鑿開。
衝擊開了之後,大量的冰加水繼續東流,造成更大的汛情都有可能。
不過霍海說的不是這個問題。
而是春汛開始後,黃河上麵就沒法直接徒步通過了。
所以要提早趕緊走過河。
否則物資需要坐船過河,那就要大費周章了,就不是現在這點運輸工人、車夫能辦到的了。
要知道,從今年開始,這些負責運輸軍備的人可就不是征發來的民夫了,而是匈奴公司給朝廷錢,朝廷花錢請來的。
以後要用船,現在可以慢慢製造。
如果現在馬上要用,那價格就不一樣了,多請的工人,花費也不一樣了。
這麼一來要多花很多錢。
整個隊伍都在前進,休整中,沒有承重的馬,身上已經被套上了馬衣。
馬衣不厚,比人的棉衣要薄。
這些馬兒雖然貼了一個冬天的膘,但接下來要麵對的作戰時間比較長,能保護好一點就保護好一點吧。
……
過了雲中後,隊伍開始繼續北上,不過並不是直接去五原郡的郡治,而是對準了正北麵直接去。
這邊渡口也是修建了公路的。
衛長公主對河對麵很好奇:“為什麼這個地方修建一條公路?”
對麵除了長城,幾乎什麼都沒有,也沒有城市。
非要說有什麼的話,那就是去年開始才恢複的幾個秦長城古城關卡。
霍海:“對麵會建立一座新城。”
當然主城區還
是在五原的對麵,也就是鹿城(包頭)。
而這邊處於黃河幾字型的右上角位置,河對岸是要建立牧場的。
衛長公主:“這裡修建了公路肯定是要建立什麼工業的吧?”
霍海點頭:“這個地方預計要建立皮具廠,修建罐頭廠,未來在北麵養殖的牛,會運輸到這裡,做成皮具,罐頭,然後售賣給需要西進致富的大漢將士。”
“而長安的工業產品,就會運送到這裡來出售。”
衛長公主:“是……牛肉罐頭?”
霍海點頭。
衛長公主:“既然長安現在糧食產量變高後,豬肉產量羊肉產量都遠高於以前了,雞鴨狗也一樣,那麼以後牛肉是否也會給普通百姓供給?”
霍海深深的擺了擺頭。
劉細君愕然。
因為之前她和霍海談到了儒家中隱藏的穀梁學,聊起了人分貴賤的事情,當時霍海是對這個學說不屑一顧的。
但是怎麼到了做事時,又做出了相反的決定。
以前太牢是隻有皇帝能吃的,最多就是皇帝賞賜給功臣吃。
現在既然牛肉對所有攻打匈奴的將士開放了,那為什麼不對普通百姓開放?
衛長公主也有類似的疑慮,不過她思考的不是什麼階級,而是這麼大一筆生意,為什麼不做。
按道理來說,霍海是不該拒絕的。
衛長公主問出問題後,霍海思索了一下:“我講一個故事,這個故事中有一個巨大的國度,但這個國度不是大漢,不要對號入座。”
衛長公主點頭:“好。”
霍海:“有一個剛剛開始發展工業化的國家,理論上得到了這個國家西部的廣大區域土地法理上的國土權利,但是這片大草原上還生活了很多部落的。”
衛長公主一想,這個剛開始發展工業化的國家不就是大漢嘛,法理上獲得國土,那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思想,這個有很多部落的大草原不在大漢西部啊,在大漢北部啊。
霍海:“這些部落,是以小規模養殖,加上狩獵為生的,他們理論上也屬於這個大國家,但是這個大國家的統治者,是一群非常有錢的生意人。”
“他們看到這廣袤的大草原,就隻有一個想法,在這裡養殖牛羊,牛可以吃,而羊可以剃毛做工業原材料。”
哦,說的是匈奴公司。
霍海繼續:“但是,這個草原上本身居住的部落,不承認他們這種法理,所以麵對大規模養殖牛羊的他們,當地部落選擇了經常偷襲牛羊,帶回去吃,就像平時自己在草原上打獵一樣。”
“這些畜牧公司,就通知軍方,去驅趕追擊部落人,到了後來,發展成了,一旦有牛羊丟了,或者離開管理者視線,這些畜牧公司就會認為是部落人下的手。”
“於是他們對部落人恨之入骨,開始讓軍方下死手。”
此時,整個大漢都沒有民族思維,在衛長公主看來,對於部落的認知無非是兩種。
承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那麼匈奴人也就是大漢子民,隻不過是被敵對大漢的負隅頑抗的匈奴單於裹挾了而已。
不承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那麼……伱來彆人匈奴的家裡麵招惹彆人的理由是什麼?
所以,這種劇情轉變,讓衛長公主不舒服。
既然開始下死手了,那……在工業化的大漢麵前,部落人能堅持嗎?
不能。
霍海繼續:“於是,有人想了個辦法,部落人是靠小規模養殖和大規模狩獵生存的,現在適合放牧的土地都在大公司手裡,他們隻能依靠打獵……”
“既然如此,把草原上大型野生動物都給屠殺掉,部落人就沒有飯吃。”
“沒有飯吃的部落人,就隻能妥協。”
“他們猜的沒錯,他們殺光了草原上的野牛,部落人沒辦法生存,隻能答應了這個大國家的合並請求,承認了自己是這個大國家的一部分,進入了這個大國家給他們圈的很小一塊地裡麵生存。”
“僅僅過了三百年,他們的人口從四千萬,降低到了一百萬,幾乎消失。”
劉細君似懂非懂:“這個故事,跟吃牛肉有什麼關係?這個做法的確很殘酷,不是人,但似乎並沒有提到牛肉。”
霍海繼續講:“這些大公司養殖了這麼多牛肉,拿去哪兒賣呢?”
“最開始他們隻是做精美的牛皮生意,提供給西進的想要發財的人,但是隨著這個巨大的國家東西縱貫了鐵路之後,大量的牛羊開始往東部運輸。”
“西部的牛羊,先是送到中部的糧食產區,吃糧食貼上肥膘,然後送去東部,宰殺,分割,送到這個國家每一個國民手中。”
“因為部落人投降了,進入了保留地,被稱之為原住民,所以政府需要養活他們。”
“於是,政府和西部的大養殖商簽訂協議,以固定價格收購牛肉。”
“於是大養殖戶們把沒法出售的病牛,爛牛,送到了保留地,這就是為什麼這些原住民越來越少的原因。”
“而在中部貼上肥膘的牛肉,送到東部後數量極大,普通人也極度喜歡牛肉,因為……這是征服了敵人的象征,在西進運動中,征服了原住民部落,擁有了牧場,養殖了肉牛,牛肉就是男人是英雄的象征。”
“每一個人,都以一頓純粹的大塊牛肉作為晚餐而感到榮耀,如果吃的不是大塊牛肉排而是後腿肉,他們就會懷疑自己的人生,認為自己過上了品質不高的生活。”
衛長公主聽懂了,未來,大漢在草原上養殖肉牛,然後送到北方糧食產區灌糧食讓他們貼肥膘,然後送去長安等地方宰殺,讓所有人都能吃上新鮮牛肉。
因為牛肉是昂貴的食材,以前是太牢,現在是征服了草原的標誌,本來隻有攻打草原的將士能吃的,現在開放後,全民都愛上了吃牛肉。
霍海繼續:“故事並沒有結束。”
“大商人們養殖肉牛,運輸宰殺牛,都需要很多工人,他們一方麵控製著勞動力,一方麵控製著所有牛,所以他們可以任意的給牛定價。”
“這種模式稱之為壟斷。”
“他們一邊剝削工人,一邊利用壟斷提高利潤,哪怕工人罷工,哪怕食客反對,他們也會一步步的試探工人和食客的底線。”
“這個試探的過程,讓他們學會了一整套對付工人和食客的辦法,他們也發現了食客因為榮耀而喜歡吃牛肉,所以他們在報紙上讓科學家大肆吹鼓假科學。”
“《吃牛肉的人比吃豬肉的人高級!》《北方部落的人對這個世界的文明進步有什麼貢獻呢?》《吃牛肉的人比吃魚肉的人高級!》《吃牛肉的人對比吃米飯的勞工》《XX人多吃一塊肉,原始森林就冒出一縷煙》《……》”
“當一種飲食文化形成後,假科學深入人心,這個民族變得隻吃牛身上最大的那幾塊肉,為了吃上這塊好牛肉,哪怕他們一天工作十五六個小時,也在所不惜。”
劉細君:“聽上去……也不是有多大的問題。你們現在不就在做這個事情嗎?”
霍海擺了擺頭:“大商人們實驗出來的這一套辦法,會轉用到其他行業。”
“他們發現了北方一片產棉花的土地,他們用同樣的辦法讓所有人必須要使用棉花,他們讓原住民要麼成為棉花工人,要麼成為棉花的肥料。”
“他們發現了南方有一片生產水果的土地,他們控製起了整個南方,一個數億人生活的地方,隻剩下了一個作用,給這個巨大的國家提供水果,每一個敢於反抗敢於走出這種命運的原住民,都會成為果蔬的肥料。”
“甚至這個生產水果產地的人根本不需要任何學習,因為猴子都會上樹摘水果,所以他們需要學習什麼呢?這個地方的人會被培養的除了交配什麼都不會,他們隻需要生下一個個會采集水果的小孩就行了。”
“棉花是這樣,水果是這樣,稻米,魚,每一種有經濟價值可以大規模種植養殖的食物,都是這樣。”
“貪婪成性的大商人們一邊讓自己的國人接受‘XX就是XX’的假科學,一邊讓這種產物產地的人變成經濟上的一環。”
衛長公主思索起了這個事情的可能性。
而霍海不需要彆人去思考這個事情的可能性,因為這就是真實發生的事情。
而事實的真相遠不止如此。
霍海繼續:“也許有一天,一個研究員猛然間發現,水果中富含的某種東西,對人是有致命威脅的,比如有可能是糖分。攝入過多的糖分會導致多種疾病發病率暴增,死亡率暴增,人均壽命降低二十歲。”
“你猜這個研究員這項對全部國民都有天大的益處的研究成果能公布嗎?”
劉細君:“那個水果公司的壟斷商人,會殺了這個研究員的。”
霍海舉起食指擺了擺:“不不不。”
“這個研究員會背後中了八槍,被仵作判斷為自殺。”
“金錢的過度集中,會變的邪惡。”
“當一次,一次這樣的手段出現後,上位者的心態開始發生變化,他們開始為了錢無所不用其極。”
“於是這個國家的人會變得越來越邪惡,越來越畜生,他們的行為已經不是人可以理解的了。”
“回到最開始,一切都是因為他們推行全民吃牛肉,讓所有人都能感受到牛肉這份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