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開始,在大漢範圍內,低素質人口,就是巨大的拖累,這個拖累,會拖累的大漢永遠進步不了。”
霍海還深深的記得前世的三哥。
那家夥,十比一的奴、人比,什麼政策都執行不了。
彆看百分之九十的低種姓人口在給高種姓人口服務,並付出了一切,但落實到大環境上,就反過來了。
十分之九的人口不信科學信神,每天都是數不清的逆天行為,如何發展?就不說逆天行為了,就算十億人裡麵出一個爆炸性新聞,都能舉國變成笑柄。
可能有人要說,人歐美也信神啊,怎麼沒有這樣?
答案是信個屁。
嘴上說信,和真的信是兩碼事。
在國內說‘顧客就是上帝’意思就是,你看好了我要騙你了。
不是,國內誰信上帝啊?
在歐美說‘顧客就是上帝’意思就是,我看看你是真傻假傻。
真要是有人信上帝的話,歐美的商業欺詐怎麼會那麼多,奸商大資本家怎麼會那麼多?還是說世界上有個基礎物理規則叫做‘信上帝當不了資本家’?
有沒有可能是反過來的,是這群人壓根就沒信過,隻是嘴上信?
所以,不要看一個人說了什麼,要看他做了什麼。
從行為以及他們‘顧客就是上帝’的賭咒,可以輕而易舉的得出結論,真沒人信。
當然,這個問題本身並不是信神等於低素質人口。
是群體信神等於低素質人口。
原理還是那句‘人群表現出的智力是以最低智力的人作為標準的。’
本來信神就容易狂熱,加上人群表現出的智力是以最低智力的人作為標準的,這兩條合起來不就是又低智力又狂熱?
這不是低素質人口是什麼?
這裡麵的最基礎的問題其實是一條線,倘若國民裡,有一半以上人不信神,那這個debuff就激活不了。倘若過線,那就百分百激活。
所以,讓每個人擁有一個房間的潛台詞是每個家庭對每個子女都要有一定的養育成本投入下限。
每個家庭對於每個子女有一定的養育成本投入下限,等於更容易讓每個家庭送每個子女讀書。
約等於容易掃盲成功。
再約等於人口素質大幅度飛躍。
這個邏輯鏈條,離譜程度就好像,因為左腳先跨入門檻,可能導致了公司破產所以被開除了一樣離譜。
這種離譜的東西不一定是真實的就算推理過程有邏輯,也不一定是真的,因為可變因數太多了。
但對於劉徹而言,這件事情是穩賺不虧的。
就算這個邏輯推導不成立,單純的賣了房子,那也是大賺特賺啊,誰叫長安的地現在都在劉徹和霍海手中?
三年前開始發展長安城,加上發展新城,那時候霍海和劉徹收購了渭河邊的土地,往外賣。
新城的發展,容納了大量的人口,讓普通人覺得長安的房子夠住了,其他區域的房價開始平穩甚至降價。
這個時候,霍海和劉徹收購了萬年縣的土地。
萬年縣的規劃現在已經擺上了台麵。
現在劉徹正在霸上或者說在白鹿原的他爺爺霸陵之外的土地上修建宮殿群,這其他地塊也早就被他們倆買下了,因為工人都去修公共設施去了,修宮殿的人少,所以新宮殿要修三四年。
再過個兩年宮殿修好了,到時候再在城南城東修房子賣。
等再過兩年宮殿繼續往西移動,到時候房子往西修。
這樣一圈修下來,未來十年長安城光是房地產行業,就能幫劉徹提供五個舉國形大項目的全部資金。
劉徹不需要其他理由,也全力推動房地產行業的發展,更何況這事兒還有彆的好處。
這算是打一瓢有一瓢,可能還能順便抽個獎,不抽白不抽。
自從大年初一祭祖儀式過去後,長安人也開始學習祭祖的方式。
給自己家先人燒紙欠條,燒紙疊的金銀和黃紙。
還有什麼紙馬車啊,紙房子彆墅啊。
“老祖宗啊,以前家裡窮,沒陪葬的,就一床席子。現在高祖老人家享受的您也能享受到了,雖然規模小點,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啊。您缺點什麼就給我拖個夢!保佑咱家兒女雙全財運亨通啊老祖宗!”
“爹啊,日子也是好起來了,這下您在地下也能用上地暖了,咱家在地上也是今年冬天才用上呢,這就給老爹您安排上了,您保佑我多賺點,明年我再給你燒倆娘們兒。”
旁邊的兒媳婦一腳踹了上去:“你說什麼呢?”
大年第一周,突然之間流行上了祭祖。
大家都盯著霍海呢,人家那麼做自然有人家的道理,要不人家怎麼發跡的,怎麼崛起的,怎麼成了全天下最富的人的?
好好看好好學!
現在祭祖這套學會了,看看霍家是怎麼娶媳婦兒的。
其實這兩年,婚禮改變已經很大了。
當初霍海發明了鳳冠霞帔,然後公主和皇後就允許了其他女子在結婚這一天的時候佩戴鳳冠霞帔,甚至衛長公主還允許了所有女子任何時候都能帶發簪,宣布發簪不再是長公主專屬首飾。
所以那之後,長安城結婚的富人家庭在怎麼也得整一個鳳冠霞帔,而普通人家庭怎麼也得整一套銀釵首飾。
而賣這些首飾的店,就是當初的霍氏珠寶,現在轉讓給衛長公主了。
而初九,霍武侯要迎娶衛長公主了,幾乎所有人都盯著呢。
和以前那種規矩不同,這一次霍海大清早就要出門去接親。
全長安的百姓都等著看熱鬨。
甚至這一天不少人選擇了翹班。
開什麼玩笑,聽霍府的下人說了嗎,二百霍氏欠條一個包的紅包,包了八大車,說是每個環節都撒著玩兒。
萬惡的資本家啊!他居然撒錢玩兒!
這誰還上班啊!搶一個等於上兩天班兒!
早上,霍海還沒出門呢,王內侍已經到了霍府門口。
看著霍府門口幾十米寬的範圍都快被擠滿了,王內侍也是當眾宣旨。
“霍武侯問陛下請的旨意,列位聽好了。”
“大漢以來文武新官大多為郎官,顧,以春闈科舉國考通過者作為新郎官,意思為即將做官的人。新郎官遇帝非行駕不拜,遇官不拜。非降旨,將不可征,刑不可加。”
很多人聽到都討論了起來。
在這個春天要發生很多事情,大漢已經停了兩年的官員選拔了,官員嚴重不足,這一次就是要通過春闈科舉來補上了,如今這個新郎官的旨意的確是有指向性的。
不過這跟霍武侯有什麼關係,霍武侯乾嘛在自己大婚這天請這個旨意?
王內侍繼續:“霍武侯請陛下旨意,特批天下所有男人新婚這一天為新郎官,在這一天享有新郎官的所有特權。”
這件事情本來是唐朝開始的,不過科舉這事兒現在從大漢開始了,那新郎官這事兒自然也是從大漢開始了。
隻是新郎官本身指的就是新科進士,所以給新郎官這個特權前,當然要先規定新科進士的特權。
這個其實也不算是特權,而是一種人才保護。
因為很多考科舉的人,是普通人,他們的對手極有可能是各種官宦子弟或者貴族子弟。
他們中了,貴族子弟就中不了。
但他們沒了,那名次可就要往下落了。
所以,新郎官這個權利給出來後,就意味著以後但凡有人科舉中了,除非皇帝親自降旨,否則不允許征兵不允許上刑。
而假如某個進士本身犯了事兒,皇帝自然知道下旨在殿試的時候重判。
這樣就能避免新科官員還沒上任人就沒了。
而給所有新婚的人這個權利,其實也是象征性的,也能避免一些麻煩。
比如某個迎親隊伍萬一路上遇到了官員或者貴族,按道理他們應該讓路的。
有了這個規定後,官員貴族要是非要講究,反而會被人罵。
這樣一來婚禮隊伍就不會遇到不順心的事情了。
百姓辛苦一輩子,在這一天順一點當然是沒有什麼問題的,所以劉徹也給了旨意。
關鍵是這一條幾乎隻是象征意義的,既不會讓貴族們覺得權利被侵犯了,又保證了百姓的權利。
“難怪說是請旨,霍武侯還真不需要這個旨意,這個旨意是給咱們的啊。”
有人反應了過來:“既然是給咱們的咱們就該接旨啊!”
一群人烏泱泱的跪了下去。
“草民接旨!!!”
王內侍看他們接旨了,心想是不是不對,專念一想,好像沒毛病,是他們接旨沒錯了。
這個時候,遠處傳來了轟隆隆的聲音。
六個火車頭,居然轟隆隆的開到了這裡來。
一大群人都傻眼了。
甚至忘了起身。
仔細一看,這火車頭和普通火車不一樣,這不是鐵輪子的火車,到時更像馬車的架子上放了個火車蒸汽機!
這是什麼?蒸汽機馬車?這也沒有馬匹拉車啊?
這叫蒸汽機車?汽車?
排頭的車是蔣不疑在開。
他成為霍海的司機後,早就被研究員們給通知了。
研究院的大佬們得知霍海要結婚之後,就在考慮獻禮的問題。
但是這個獻禮不可能是金銀珠寶,那是霍海最不缺的東西,也是最沒有意義的東西。
但也不可能是什麼研究成果報告。
誰結婚那天要看這種東西啊?
再說了,有好的科研結果大家都搶著在科學報登報,免得被彆人同步研究的後研究出來的給登報了呢,那可就虧大了。
那能是什麼?
就有人想到了車的事情。
在火車出來後,大家就設想過能在普通道路上開的車。
一開始這方麵是沒有任何進展的,雖然馬車的車底盤在瘋狂的飛速發展,比起第一代馬車的底盤已經高級了很多,比起原始的木馬車底盤,那更是有了天差地彆的區彆,根本不像是同一個時代的產物。
但,蒸汽機沒法放在馬車上,車輪承受不住。
但是,去年橡膠草出現後,部分研究員開始跟著金北研究橡膠後,就有人再度想到了蒸汽機車這個項目。
現在有了橡膠,有了車輪,不就可以做蒸汽機車了嗎?!
於是他們就開始集中攻堅。
甚至連更高級的軸承都被他們給搞了出來。
這一點霍海都還不知道,霍海並不知道他們已經掌握了熱脹冷縮配合掄大錘的精密軸承製造法。
不過霍海也不需要知道。
研究員們問了霍海太多和車有關的技術了。
如果霍海真是本地人科學大拿,就算他們問了再多,霍海也不會在腦中把這些東西抽象拚裝成一輛汽車。
但是,霍海不是本地人,霍海是先知道車後知道這些技術的。
所以他們問的問題霍海早就清楚他們在做什麼了。
但是霍海真不知道他們準備蒸汽車是為了今天。
六輛蒸汽車來到了霍府門前,他們和火車一樣都是刷上了黑漆,來儘可能的避免生鏽。
而正麵又刷上了一圈白漆,作為醒目的標誌,提醒前麵的人這裡有一輛車。
整個車頭高高聳立,比霍海見過的最老爺車的老爺車引擎蓋還高。
這樣一來,駕駛座就更高了,駕駛座都不在引擎蓋後麵,而是在引擎蓋前麵。
當然,這種動力的車還考慮什麼流體動力學什麼破風?這就是個大力飛磚,本來就是能量利用率不高,扭矩大。
駕駛座是安排在車頭正上方的,他背後就是兩根煙管,一根黑煙煙管,一根水蒸氣煙管。
水蒸氣煙管噴著蒸汽,帶動著汽笛呼嘯。
“嗚~~~~~”
而後麵,就是如馬車一樣設計的轎箱。
能夠載對坐四人,後麵還有個長板兒,可以放東西,也可以儲存備用煤炭。
這個東西,幾乎沒有什麼實用價值。
卻非常震撼。
火車這種東西永遠在固定的軌道上開,看起來不夠震撼。而蒸汽車來到了眾人之中。
才顯得恐怖。
不是那種鬼怪的恐怖。
而是“世界已經發展成這樣了嗎!?我到底錯過了什麼?”的恐怖。
不需要馬拉的車,又沒有軌道,想去哪兒去哪兒的車!
大家還記得第一輛火車跑的時候的樣子,現在鐵路越來越長,火車越來越多。
也許未來,滿大街的貴族都會有自己的車,到最後,普通大富豪也能擁有自己的車?
甚至在路上出現無軌道的蒸汽車,可以讓平民買票乘坐的?!
霍府裡,穿好衣服的霍海在門口等著迎親隊集合呢。
卻聽到了汽笛呼嘯,霍海眉頭一挑:“嗯?火車開到這兒來了?不對吧?”
陳管家打開了正門,霍海就看到了蒸汽車。
“汽車?!”
霍海自己就算已經早就知道了消息,真看到這家夥時,也忍不住正經了。
第一輛車上,蔣不疑嘿嘿笑著下車,然後揮手:“武侯!人齊了,時辰到了!”
霍海整理了一下衣服:“撒紅包!”
————
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