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大章)劃新時代(2 / 2)

大漢有活爹 長夜天高 13281 字 16天前

咱們閩越好歹也是越國後裔,是五十萬人口,占據南方沿海傳承了幾百年的大國!

黃同瞥了一眼王信:“看過西遊記?對漢字不太懂,隻看懂了個大概吧?”

“就你們厚著個臉自比孫悟空,自比花果山?”

“人家花果山是一朝擎天柱,萬劫大地根。”

“懂什麼意思麼?西遊記裡世界輪回一次是十二萬九千八百年,玉帝才渡過了一千三百劫難。但花果山卻是一萬次世界重組中的大地之根,隻有人家黃河以南中原之地才是大地之根,你閩越千年兵家不爭之地,擱這兒花果山,孫悟空呢?”

“人家孫悟空看起來沒來頭,實際上背後來頭大了去了,所以才有人提出詔安,並且一次次的詔安。”

“你?”

“還輪得到你們選?自己趕緊換個方向去會稽郡報道吧。免得到時候大漢怪罪你們投慢了。”

黃同是深有感觸啊。

投慢了,就得挨幾個電炮!

那些暗中早一步投向了霍海的南越官員,現在大多繼續作為南海刺史部官員,還有一部分啟程去了長安。

而自己呢?

南越軍投的太晚了,以至於現在自己什麼好處都沒撈到,待遇還得退檔!

黃同已經接到安排的命令了。

朝廷安排投降的南越軍,整改為大漢南海軍。

負責配合大漢往南往西海域的探索。

並且自己目前階段的任務,是帶著一群人,去探索南方島嶼上的土人。

那些土人什麼玩意兒?還住在樹上,連衣服都不會穿,去管理他們?

這讓黃同太難受了。

但是黃同也清楚自己投降投晚了,這都算好的了,軍中還有些人被派去紅河上遊砍樹去了!

他們要砍大片大片的樹,一方麵運送到河口和粵府修建官邸,一方麵挑選好的,送到北方的造船廠去,還有最大的送去長安給陛下用。

這不變成樵夫了麼?

彆急,還有更慘的,要從西麵的山嶺迷霧中穿過去,負責維護山中土人的統治。

同樣的活兒,黃同在海上,有必要的時候幾天也就回到粵府了。

而山裡麵陸地上過去的,這一去半輩子是回不來了。

但是,沒有一個人敢反對大漢的安排。

因為整個南海刺史部,沒有任何一個人有反對意見,所有人都聽命於皇帝,不知道的還以為這裡幾百年前就屬於大漢了。

沒有一個人有怨言,全都接受了,那就算是不想接受的人,也不敢出聲了。

自己選的。

但是不選不行,再跟著趙嬰齊那個白癡,要被餓死了。

所以,他們也沒有怨言。

不過大漢也給他們畫餅了。

他們雖然要去緬郡開荒,但是未來幾年,那邊要通公路,並且通很多公路。

到時候從富庶的蜀郡源源不斷的運送各種物資南下輕而易舉。

這話他們敢說,霍海都不敢聽。

但是,畫餅之後,他們選擇了信,因為他們除了信,彆無他法。

就這樣,整個大漢南海軍就全部散開來了。

趙嬰齊手中這支軍隊是他對抗大漢的底氣,短時間內被分散在了方圓幾千公裡的範圍內,直接冒不出泡兒來了。

而粵府和河口,被路博德的大軍包圍了。

路博德也沒閒著。

他要去說降瓊島。

瓊島本來也是屬於南越的,但是他們不知道是因為什麼原因,並沒有跟著南越國其他地方一樣投了。

這麼大個島擺在這兒,存續下去就是南越國的存續,人家趙嬰齊這個南越王都投了,留著瓊島絕對是不可以的。

所以路博德要拿下這個地方。

但現在海船都拿來運送南海軍去各地建立據點了,騰不出船來。

所以路博德正在研究從會稽郡調一批老式戰船過來,把瓊島給乾下來。

整個南海刺史部的安排也幾乎已經確定了下來,劉徹抽調了幾個人帶著整個團隊過來要代替南海郡和交郡兩個郡的主官團隊,而把原本南越投靠過來的南越國存續的大官,移到象郡和蒼梧郡去。

這些安排都屬於正常。

主要是把在北麵的楊仆給調了下來,在調到了河口坐鎮,監督軍事,提點商務和海運。

楊仆留下的缺口由彭衣代替了。

彭衣本來是研究人員,是醫生,但是經營這麼久之後,對於權利這一套還是上手了,更何況所有主要事務需要上報到田覺那兒做決定,所以他要處理的事情不多,代替楊仆的缺沒問題。

南海刺史部的事情處理完之後,朝廷並沒有繼續擴張,而是選擇了暫停內外武事的繼續布置。

這兩年來,進展實在是太快了,以至於都壓不住了。

西域,李敢終於抓到右穀蠡王的小辮子之後,一路勢如破竹把整個西域南方都拿了下來。

雖然沒有霍去病的勇武,沒有衛青的穩重,但李廣父子可不是蓋的,有火槍隊在手,雖然也出了損傷,但是損傷著實不大。

整個過程,損失了七百人,受傷不到一千四。

之所以損傷遠比霍海霍去病高,是因為西域的南線這些國家,本來就喜歡鑄高牆,右穀蠡王來了之後,又經營了一年,所以牆更高了。

但最終還是擋不住李敢。

西域全境已經全部在大漢版圖了。

而往北,從右北平開始,一路從沿海區域劃了一條線一直到白令海峽,每隔百裡,就有一個據點。

在沿途,一共建立了四個港口,分彆是津武灣,海參灣,北海灣,駝峰灣。

津武灣真不是霍海給取的名字。

津是渡口的意思,這個地方在幾年前被漢武帝設立了武清鹽官,現在要做港口,因為是北上四個地方唯一一個大漢境內的地區,就取了津字。地點就在北平下方。

而海參灣這個地方盛產海參,它沒有得到崴這個名字,崴字是肅慎語言中漁村、海灣的意思。

朝廷怎麼會用這個字來作為這麼重要的據點名字呢?所以就用了灣字,取名為海參灣。

而北海灣在島上,整個東海上的這一串島嶼都在楊仆他們封禁區內。

這個位置脫離了封禁區,不屬於東海屬於北海了,所以叫做北海灣。

而駝峰灣是在北海灣往上時,要避開一個大型半島,直接抵達整個大洋上方,這兒有個地方以前了無人跡,但是因為有一條河,夏天可以用。

所以作為了據點,特點是海邊有兩座山,看起來像駝峰一樣,就叫做駝峰灣。

四個港口目前都移居了上萬人,一共四萬人。其中有一萬多是偏遠地區活不下去的肅慎鮮卑人,自願到外開辟吃一口飯。

剩下的,一部分是從千乘過去的,掛職在千乘但工作地點在這些遙遠地區的職員,還有就是商人。

這幾個據點可以集中整個航線上附近一段區域內的特產,自然是可以做生意的。

而且這一條線往上走,漁業資源豐富,冰化之後,漁船都喜歡往這幾個地方走,補給。生意非常好做。

所以,大漢已經對整個大洲的整條東岸實控了。

又經過大半年後,整個匈奴單於部,已經被吃的幾乎不剩什麼了。

現在的匈奴單於部,人口不到十二萬,就算是鮮卑,都能上去踩一腳。

而北方還延續著衛青當時製定的策略,繼續蠶食,勢要讓單於當光杆司令。

會下象棋的就能看出,衛青雖然是穩紮穩打,但過了某個階段後,就不是穩紮穩打了,而是在羞辱。

非要把對方的棋子吃光,剩一個老帥在田字格左挪右挪不可。

而草原上,懷朔的規模已經空前的巨大了。

懷朔這兒修建了一個大人工湖取水,能夠供百萬人飲水的同時還能供給工業。

所以,整個北方的產業很多都在往這邊集中。

特彆是生羊皮炮製和羊毛線紡織,全都在往這邊移動。

大漢內地大量想要去西進探索的人,都坐車在懷朔這兒來集中,所以這裡的馬車製造量都快趕上長安了。

除了馬車,輪船,羊毛,羊皮,之外其他產業也在往這兒集中。

畢竟資源集中後,其他資源會自己聚集過來。

而且懷朔產船,又有煤,作為整個北方航運的初始點,非常合適,特彆適合往河以東做生意,又適合從西麵去漠南和金山探索,所以非常發達。

懷朔起步後,從懷朔往金山的路上,出現了十幾個自發的城鎮據點選址,劉徹也沒再客氣的,建立了十幾個縣,各自派了一套班子過去。

整個草原上一切都準備好了。

而現在,大漢內部幾乎一統。

這個時刻,似乎是要開啟下一階段的關鍵時刻了。

甚至,開啟下一階段的東西都準備好了。

海船正在研究之中,大量的工匠沒日沒夜的研究船鋼,而且已經有了進展。

而在千乘附近,種植了大量從美洲帶回來的植物。

番薯,土豆,辣椒。

而今年,就在一個月前,玉米甚至可可豆都被帶回來了。

彆人不知道,劉徹還不知道這些東西嗎?

去年番薯就開始種植了,土豆也開始種植了。

這兩個東西的產量,嚇得劉徹眼皮直跳!

劉徹終於記起了霍海曾經的設想。

在整個北方種植糧食,特彆是土豆和玉米,然後在草原上養殖牛羊,然後把牛羊通過鐵路運輸到懷朔,把糧食送到懷朔,以穀飼的方式,讓牛羊變得巨肥,然後送到長安食用!

以前劉徹以為這個是開玩笑的。

但是得到這些作物後,劉徹終於知道,時代要變了。

而番薯呢,據葛三報告,產量大的恐怖!

番薯的用處是另一個,那就是送去蜀郡,蜀郡巴郡瘋狂的種植番薯,然後喂豬。

甚至兩郡之地養的豬,就夠整個大漢吃了!

但!劉徹總感覺哪兒不對勁,所以一直沒有扭動鑰匙,沒有摁下開關,去開啟新時代。

而霍海,看劉徹許久沒有動靜,隻是育種,選種,以科學的方式繼續推動土豆的選種,也就沒有急著做農業改革方麵的事情。

時間就這樣慢慢的流走,走到了現在。

霍海和衛長公主出長安慢慢悠悠花了一個月到洛陽,然後在千乘待了大半年,來到南海郡後花了幾個月時間完成了對南越國葬禮的規劃。

這個時候,衛長公主懷孕了,導致兩人沒法回長安。

這一待,又是九個月。

已經是第三個年頭的夏天了。

一聲啼哭,響亮的聲音讓焦急的霍海為之一振。

霍海有點激動的想要往前走,卻被攔著不讓進。

隻能回頭和背後的人說話。

房門外,霍家的人都不在,畢竟他們身兼要職沒法來,隻有霍仲孺在。

而劉家的人也都不在,隻有劉勝帶著劉徹的旨意以考察商業為名南下。

兩人也是為之一振。

“生了?”

門推開。

義妁走了出來,鬆一口氣,欣喜:“是個公子,一切正常!”

霍海:“公主呢?”

義妁:“正常。”

霍仲孺:“孩子呢?!”

上一次霍仲孺就沒等到霍嬗出生,這一次終於等到了霍炎出生。

義妁:“稍微等一下。”

霍海:“彆急,先等公主看。”

霍仲孺醒悟:“對對對。”

等裡麵的人示意可以進了,義妁才帶著霍海進去。

霍仲孺看不見孫子,急的抓住了劉勝的手:“我又有孫子了!”

劉勝的兒子都快破五十了,對這個根本不激動:“彆激動彆激動,霍老哥,那麼激動乾嘛!”

霍仲孺:“這孩子叫做霍炎,霍炎……”

劉勝:“霍炎好啊,南方謂之炎,權勢滔天謂之炎,上古人文始祖有三,炎、黃、蚩尤,炎這個名字好得很。”

炎當然還有彆的意思,不過劉勝就挑了好的說。

其實,炎的意思不隻是權勢滔天,而是指手握著燙手般炙熱的權力叫做炎。

霍海取這個名字,是取給劉徹看的。

同時也是紀念炎黃的意思。

因為時代的原因,霍海要帶著時代走向稍微遠離炎黃的方向,畢竟要脫離黃老道對朝堂的影響。

作為炎黃子孫做這個還真不太好意思,霍海給自己的孩子取名霍炎,有一點自我悔過的意思。

然後就是告訴劉徹,自己的權利太多了,多到燙手。

未來劉徹如果跟自己不再站在一條戰線上了,想起霍炎的名字,至少能提醒劉徹,霍海本身不想要這些權利的。

……

劉徹看著信件,也是激動不已。

終於出生了。

大外孫稍微長大一點,就可以回程了。

現在不是去年。

現在安洛鐵路已經全線通車,輪船隻需要從粵府一路進長江,到漢水,在宛城的港口火車站下船,坐上火車再回長安,一路上不會超過十天。

畢竟霍海不用像普通人那樣等交通工具,而是交通工具等霍海。

而霍海回來,也標誌著大漢要進行下一階段的發展了。

如今大漢應該有資格往下走了!

看到孩子的名字,劉徹狐疑:“剛出生,取個字乾嘛?元甲?霍元甲?還挺順口。炎……”

劉徹很快就想到了為什麼是霍炎這個名字。

也想起了成語大全裡【趨炎附勢】那個成語。

不過,對外來說,取名霍炎,又字元甲,看起來是在紀念炎帝乃是華夏第一個人文始祖的意思,不會往這個方向想。

但對於聰明人和懂內行的人來說,出生就取字,反而就是故意的了。

內行人一看就能看到,霍海在跟皇帝說,自己權勢滔天,不想當官。

但是,可能嗎?

李蔡什麼年紀了?

新商改什麼程度了?要不要舉國推行?如果推行,誰來管事兒?

該換屆了。

————

求月票!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