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1 / 2)

重生之好命 差差 4140 字 2024-03-10

() 薑英傑給劉之一傳來的都是好消息,而關穎給的也是好消息,oa係統的後台監管給了劉之一很大的好處,他能夠在李戈的家裡看到整個公司的運營情況,初期發展的狀況還是不錯的,公司也逐漸走入正規,海鮮確實很賺錢,因為有楊振他們在水產公司的幫襯,一個多月產生的效益足夠令劉之一高興了,而劉之一更高興的是六個產地的分支機構的建立,這說明了薑英傑的能力,分支機構建立起來之後,薑英傑可以將時間分配一點在下一步的發展中,初期需要的員工數量不多,二三十人足夠讓整個公司運轉的不錯,水產公司的客戶源很穩定,劉之一也沒有想到楊振他們的膽子這麼大,直接封鎖了整個省城的所有市場的海鮮供應,劉之一的公司算是壟斷了他們公司的供貨,為了搶奪市場,還是用了一些特殊的策略,但因為他們的進貨量大,而且鋪貨量也大,整體的成本相對要更低一些,所以在市場競爭中占有優勢,所以暫時沒有人對他們產生威脅。

當公司已經能夠進入到正常運營,劉之一就讓黃真回來了,三個人坐在酒店的套房內,黃真有些興奮,今年海鮮的銷售不錯,如果是能夠分紅的話,他們可以賺一大筆錢。

“黃哥,現在需要你回去和村裡的人商量,我們將承包他們全部的土地,建立一個我們自己的生態農場,養殖不吃飼料的豬,雞,種植更少化肥含量的水稻,將所有的田地連起來,我們要用水田養殖魚類,不同的魚類放入水中養殖,做多種養殖。”

“這個恐怕有難度,每一家都有自己的土地,對於土地的分界他們是很在乎的,如果到時候分配不清的話,萬一我們不承包或者停止承包,他們就無法找回自己的土地,以後會鬨事的。”

“所以要帶著村支書去核算每一家的田地,做出村裡的土裡的基本示意圖,做好丈量,哪怕是發生後期的問題,也能夠重新分配,特彆是田埂的寬度。做丈量的原因在於我們需要按照他們實際的土地麵積給他們分紅,我們還要雇傭他們,平時一些農活需要經驗豐富的老鄉來幫忙,給他們開工資,全部連成片,對我們的好處在於我們可以將農用機械全部用上,進行大規模的機械化種植,我們的成本將會更低。”劉之一認真的說道,“分片種植的成本是很高,主要的成本在於人工成本,我們就是要減少這個成本,提高種植的效率,練成片之後,整體種植麵積也會提高,也是一種賺錢的方式。分紅的金額就按照他們每年畝產年收入來計算,公糧的部分我們替他們交。”

“每年的公糧很高,像我們哪裡,一畝田除去公糧,稅各種花費,一年的純收入還不到一千元。”

“那我們就按照這個比例來給,我們每畝田每年給他們一千二,公糧由我們統一替他們交,我們需要和整個村子簽訂

五十年的租用期,一次性簽訂,費用每年給。”劉之一認真的說道,溫總理上台之後,很快就會取消農業稅,減輕農民的負擔,但由於收糧的還是那些中間渠道,所以老百姓的生活並沒有太好,加上糧食等無法私自買賣,才會導致城裡人購買糧食的價格年年增高,而老百姓的收入卻沒有明顯增長,劉之一就是要解決這個問題,讓自己成為那個唯一的中間商,從生產終端隻過一次進入到銷售終端,因為他會成立一家公司來運營這件事情。

“萬一旁邊的村的田地每年的收入提高了呢?”黃真問道。

“我們同樣的要提高,我們將會按照比統計出來的畝產平均收入多百分之十支付給他們每畝田的分紅。”劉之一認真的說道,“集中養殖和種植,也會節約成本,我們很快就要在省城建立自己的銷售點,首先要保證我們的供應,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考慮。我們要在村裡建立養殖基地,進行集中化管理,要找到村裡閒置的土地做養殖場,進行喂養,我想要的是無汙染養殖,就像當初我們成立公司的想法一樣,這一點我絕對不會變的,哪怕投入再多的錢也要做。”

“如果隻是一兩個銷售點,我們村還能夠供應,但是量大了,恐怕我們村就不夠了。”黃真說道,“越往後需要的越多,我們在這方麵的投資將會越來越大。”

“所以我說過這是一個不斷增加資產的過程,未必能夠很快看到未來的希望,因為我們在不斷的擴展之中,還會增加物流部分,必須要做,不能夠等。”

黃真總算是明白劉之一的決心了,他不是開玩笑,真的會不斷的增加投資,為了占領整個省城的市場,他也算是拚了。“包括蔬菜的種植嗎?”

“當然,我們需要的是一個全產業化的基地,現在海鮮的供應我們已經完成了基本供應鏈的布局,至少我們有一樣生意可以做,後麵就是我們的養殖業了。”劉之一點點頭,種植業涉及到的問題在於運輸距離,這是製約發展的最大問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