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喬安和商倫的作證,最終牽扯出了敬貴太妃。
敬貴太妃之前和齊太妃合作,覺得齊太妃的行為愚蠢不是成大事的人,便趁此倒戈,借李微之手順便除掉了齊太妃和其子。
後來一直在暗自的謀劃,她將目標最終對準了小皇帝,收買了紅菱和商倫,利用林檎種子的毒性誘發了伏光的病,最終讓伏光不治而亡。
當所有的真相浮出水麵時,李微又氣又惱,同時又無比的痛心,伏光的死是自己的不周全,倘或早些留意到貴太妃的野心,也不至於讓伏光早早的喪命。
隨著敬貴太妃的徹底倒台,作為其子的平王不受牽連是不可能的。李微自然不肯答應選擇平王作為繼承人,朝中的局勢又出現了巨大的轉變。
但帝位一直空懸並不是什麼好事。
四月初二這天,李微出席了趙氏宗室的會議。
“皇上走了馬上就四個月了,這四個月裡多虧了攝政王一肩挑起了重擔,使得朝政得以正常運轉。之前帝位遲遲沒有決定下來,是我察覺到皇上的死有蹊蹺,所以一再推遲。如今所有的真相都大白,也該好好的商量商量此事。我想聽聽你們的意見。”李微作為太後坐在最上麵的位置,看著這屋子的宗室遠近支親。其實說來這是趙家的家事,她又不姓趙,完全可以有趙家人商議來決定,但她想到先帝對她的托付,還是想要為這個王朝儘一點力。
幾位藩王為了爭奪地位爭得頭破血流,沒有一個落得好下場,大家也都看明白了。有些東西靠搶是搶不來的。
當下所有人再沒誰站出來說要舉薦哪一位。大家都安靜等待命運降落的那一刻,再不敢輕易冒頭。
李微見大家都不說話,李微又朗聲道:“說來我一個深宮婦人,不過是仗著先帝的恩惠坐到了今天的位置上,不然也輪不到我來過問這事。這幾年的天災人禍,百姓沒有過上幾天的好日子,再加上這兩年宮中之事層出不窮,鬨得人心惶惶。現在我們最需要的是安定和團結,要是皇家都不能團結,不能一條心,還沒等敵人從外麵殺進來,我們自己就先亂起來了,大齊的江山遲早會斷送在我們手上,將來哪裡還有臉麵去見地下的列祖列宗。”
李微說著,目光越過了眾人,她向趙騫瞥去,卻見趙騫安靜的坐在那裡,低垂著腦袋,也不知在想什麼。
李微心裡想的卻是早些把這件大事給決定下來,她也好卸下身上的擔子,帶著淑嘉過幾天安靜的日子。
還是沒人說話,就李微在上麵唱獨角戲,但都不發言的話,她這個獨角戲也快唱不下去了。
終於在一刻鐘過後,老魯王出來了,走中間的位置上,雙手一拱,誠懇的建議:“皇考親弟攝政王監國以來一心為國為民,其才能大家都是親眼所見,依老臣愚見,不如請攝政王趁機登基為帝也能造福天下子民,也是我大齊江山社稷有福。”
推舉趙騫?!李微眉心一跳,鎮定自若的說道:“多謝魯王爺的提議,你們誰還有其他的人選?”
當下便有不少提到了讓攝政王稱帝的事,一時屋裡人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到了趙騫的身上。
他有些訕訕的站了起來,神情淡然道:“承蒙各位推舉,騫不勝惶恐,然此事乾係到大齊的千秋萬代,騫自認才疏學淺,恐不能勝任,還請太後斟酌。”
在彆人看來這是趙騫的推托之詞。叫他做皇帝他不願意?!李微有些詫異,同時心中暗道,眼下帝位最合適的人選莫過於趙騫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