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微朗聲道:“攝政王一心為國,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攝政王才德兼備,何須自謙。大家都推舉你,也是敬重你的才能。”繼而又道:“不過此事重大,我一人說了不算數,還得問問朝臣的意思。”
當下並沒有立即拍板讓趙騫繼承帝位。
趙騫風頭正熾,成為了皇帝的不二人選。宗室們對趙騫繼位沒有太大的看法,但在朝臣中卻出現了各種聲音。
杜予將彈劾趙騫的各種折子悉數拿到了李微跟前。
“太後,這是臣子們的心聲,您不得不看,不得不顧忌。”
李微看著這一堆的折子,心道趙騫難道在朝臣的心中就這樣沒地位嗎?她將那些折子一一去翻看,有的彈劾趙騫“行事乖張,濫用職權”,有的彈劾他“個人修為不夠,惹人非議”,還有人說他“身體羸弱,不堪大用”,也有人拿他年紀一大把沒有成家事,沒有子嗣來說事。其中一份匿名的折子寫的是“驕奢淫逸,穢亂宮廷。”李微當時就氣得將那份折子給扔到了地上,不還是拿她和攝政王來說事。
若不選趙騫,再選其他人的話,伏字輩中就剩下伏申、伏康兄弟倆。伏申的生母是寧太妃,今年方十歲。不過伏申生得老實,甚至說有些木訥呆板,聽先生說書也讀得不怎樣,實在沒有做皇帝的資質。再說伏康年紀更小,身體更是孱弱,也不是鐘意的人選。伏字輩挑不出一個合適的來,再說上麵的寶字輩一代,除了先帝的胞弟趙騫,還有秀王、永王、安王、閩王四位藩王。
秀王年紀最長,耳朵聾了,頭發也白了,老態龍鐘的,並不是很適合,永王早些年犯了事,安王是個膽小怕事的,閩王倒是有權有勢,一直鎮守著東海一帶對抗著倭寇,這些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不選趙騫的話,或許閩王趙定倒是個選擇,但他本人似乎並無心帝位。
又到了做選擇題的時候,不過這次的選擇題事關到大齊百年的基業,李微可不敢輕易做下結論。
她舉棋不定,遲遲沒有做出自己的選擇。
在她猶豫中,李行走了進來。
“於情於理,您會選擇攝政王吧?”
麵對李行的問話,李微淡淡的說道:“這不是你該關心的事。”
“我問一句怎麼呢。難道我就不能關心呢,這可事關到大齊的江山社稷。”李行微惱。
李微想了想,扭頭看了李行一眼:“你希望我選他嗎?”
“這是你的事,問我做什麼。”
“選了他,再給他配一個皇後,我也是對大齊有了交代了。”李微的唇角扯出一絲苦笑。
李行咬牙切齒的說:“可惜你永遠當不了這個皇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