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6.平安溝的過往(1 / 2)

初冬的平安溝,尚未迎來銀白的雪裝,卻有著彆樣的寧靜與素雅。

此時的天空,像是被淡淡的水彩洗過,呈現出一片寧靜的湛藍。

陽光不再像夏日那般炙熱,而是溫柔地灑在大地上,給人一種溫暖而柔和的感覺。

一些樹葉已經泛黃,緩緩飄落,鋪就了一條金黃色的小徑。而那些依然堅守在枝頭的葉片,似乎在等待著第一場雪的降臨,為它們披上潔白的外衣。

遠處的山巒,輪廓在這個季節裡變得更加分明,沒有了夏日的蔥鬱,卻多了幾分沉穩與莊重。

清晨的空氣中都好似彌漫著淡淡的霜氣,呼吸間能感受到一絲絲的涼意。

炊煙從各家的煙囪中升起,與晨霧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朦朧的畫麵。

駱一航陪著韋博士在村中行走,看著田野裡已經收割完畢到莊稼,留下整齊的田埂和一片片裸露的土地,偶爾幾隻鳥雀落在田間,尋找遺落的食物。

轉了一圈之後,韋博士停下腳步,轉身,注視著剛剛走過的山村。

駱一航同樣回頭看著。

他也已經許久沒有仔細看過這個生他養他的小山村了。

初冬的平安溝。

寧靜與和諧,如同一幅淡雅的水墨畫,美的讓人心化。

這裡的每一個角落,都透露出一種樸素而真實的美,讓人不禁放慢腳步,細細品味這份寧靜與美好……

良久。

韋博士緩緩開口,說了一句話。

“看起來,你們村子很富裕啊。”

駱一航笑著搖搖頭,“富裕談不上,隻能說吃喝不愁生活安逸。”

“我這段日子走訪了很多個山村,平原的咱們不談,就山村來講,你們這裡已經很難得了。能給我講講麼?”

“那可遠了,得從上世紀說起……”

駱一航明白韋博士想聽的是什麼,組織了一下語言,緩緩講出了平安溝的過往。

平安溝不是窮村,甚至可以說富裕,人都走了是大環境如此。

另外走的人是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而不是窮的過不下去。

出去之後混的都不錯。

平安溝是上世紀七十年代以老的平安溝為根基,從四方聚起來的新村。

出現的目的就是為了支援當時的三線建設。

幾千上萬工人從外地過來,建工廠搞工業,這麼多人的吃飯問題地方上得解決啊,總不能讓他們自己種糧食吧。

然後,平安溝應運而生。

農業支援工業,同時也吃到了工業的紅利。

三線廠帶來的紅利有兩大塊。

金錢和眼界。

上世紀,廠子還在的時候,糧食雖然是統購統銷,但是副產品可沒規定。

村裡人挎個籃子就去廠裡家屬區賣了。

八九十年代那會兒,平安溝的人,可是眼睜睜看著工廠的雙職工們,拿錢不當錢。

看啥都新鮮,啥都能賣出去。

後山的筍子,野地裡的薺薺菜,河裡打的魚,屋後養的雞,甚至田溝溝裡逮的青蛙蛤蟆。

離著近、東西好賣,還賣的貴。

平安溝那些年紅火的啊,大瓦房一片一片的起。

生活雖然不錯,但村民們還是羨慕廠子裡的人。

這麼多年接觸下來,廠裡什麼情況大家清楚的很。

隻要進了工廠,起步一個月就能拿兩百多塊錢,那可是九十年代初代兩百多。

什麼概念呢。

1985年,農村人均年收入397塊;1990年高些,630塊。

平安溝這樣有額外收入的,勤快一點,一年能掙900多。

相當於新進廠的工人4個月的工資。

而且廠裡的工人還有福利啊。

單身有宿舍,結婚給分房,還是樓房。

看病有職工醫院,買東西在廠裡的百貨商店,東西便宜花樣還多。

要玩兒的,有遊泳池、旱冰場、電影院、台球廳,職工之家還有舞會。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