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微風起浪(2 / 2)

比如各地農科院農技站啊,農科院合作的農業公司啊,還有駱一航幫過的楊秉承那幾個人,請了他們供貨的收購商和火鍋店。

參觀、講解、好吃好喝一通招待。

王紹鵬在酒桌上把事情一說。

當場就獲得了全體同意。

合作大半年了,又是本鄉本土的。促銷本來也是要做的,合起來搞個大的更好。

而且這是做好事啊,說出去都有麵子。

百利而無一害,有啥子理由不搞,搞起。

借著酒勁,話匣子打開,怎麼搞,啥時候搞,搞多大,甚至大家夥連話術都給總結出來了。

集體行動,自然一鳴驚人。

隨著條幅越掛越多,生意越來越火爆,其他做餐飲的人坐不住了,眼紅啊。

眼紅就搞起,有樣學樣,也掛條幅,也促銷,連話術都學去了,反正現在豌豆顛便宜,送唄,多吸引幾桌客人成本全回來了。

沒過幾天,搞促銷的火鍋店就從十幾家變成幾十家,變成兩三百家。

進而就連街邊的小麵館,吃碗麵都給一大坨坨豌豆顛。

而隨著店主們、顧客們、顧客們的同事鄰居們,一個一個口口相傳。

菜市場的豌豆顛銷量也高了起來。

如此的熱鬨,自然會吸引媒體的注意。

然後又是一輪走訪。

不過這一回直接來的就是省級電視台。

他們走訪菜市場攤販,走訪最先發起的火鍋店,走訪買菜的

市民,路上的行人。

做的比上次縣級電視台節目又上了一個檔次。

人家把主題升華了,起了一個名字,叫“以吃助農”。

節目是晚間新聞播的。

橫幅是連夜做的。

第二天一大早,所有促銷豌豆顛的火鍋店,都掛起來新橫幅——《以吃助農》。

店裡店外的屏幕上也滾動播放起前一天的新聞。

大喇叭吆喝的都是,“你一口,我一口,農戶老王不賣牛。”、“多吃菜,身體好,張家娃子有學上。”、“你多吃,我多吃,李家奶奶裝假牙。”

瘋瘋癲癲、搞搞笑笑。

讓人聽了又心裡一暖。

電視台一看,謔,自家的節目效果這麼好,反響這麼大,受到如此的熱烈響應。

那就接著來啊。

民生節目出動,。

這回就不局限於市區了。

開始向外擴展,走訪種植戶,走訪蔬菜集散中心。

以及農科院、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食品蔬菜監管部門。

還有鬨的火熱的,新品種豌豆顛“小滿一號”的試驗基地,及其負責人王紹鵬。

進行更加深度的挖掘,更加提綱挈領的報道。

這些節目播出之後,又又又引起更多的響應和討論。

猶如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水麵。

一圈,一圈,越擴越大……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