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是這樣。
張老又一次開懷大笑,“好,好,小娃子胃口好,老頭子是真不行咯。”
“對嘛,今年您這頓啊,大葷就隻有一條魚。”說著又一指駱一航,“他老漢去褒河水庫釣上來的,正經的水庫魚,新鮮著呢。您還沒嘗過褒河水庫魚呢吧。”
“沒有。”張老搖搖頭,好奇問道,“有什麼說法?”
王師傅到門口,在放下的東西裡,打開一個箱子。
這是氧箱,有設備一直往水裡加氧的。
駱爸那天水庫邊上釣了一天,精挑細選的一條魚,一直養在裡麵。
被王師傅無情鐵手抓起來,還在那搖頭擺尾,努力掙紮。
活潑的不行。
“白鰱,看著有一斤半。”張老眼神還挺好。
王師傅豎起大拇指,“好眼力,一斤六兩七,頂好的白鰱,咱天漢人啊,就是愛吃魚。”
曹秘書接著話頭,說道:“您知道咱天漢從去年開始搞了豐收節慶典吧。那些天,全國各地的遊客都會來天漢吃魚,吃的就是褒河的水庫魚,一天能吃掉上萬條。”
“好多陝北那邊的遊客過來,說從小就沒覺著魚好吃,從來都不吃魚,到了咱們天漢,才知道魚是好東西,才知道什麼叫鮮美。”
“褒河好啊,養好魚先得有好水,咱那的水,那山,保護的可好了,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
“但是對天漢來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張老今天已經是不知道多少次高興了。
這又高興了一回。
拉著曹秘書連連發問。
曹秘書撿著好聽的,開始講從去年開始的豐收節慶典。
農民的節日,慶豐收的節日。
多麼多麼熱鬨。
全市的美食都拿出來了。
市裡的非遺傳承也都請出來了。
洋縣的搶戲台時隔七十年再次重現。
山上的羌寨,保護區的山民,全請出來了。
還有當年三線廠的建設者,退休工人,也都請回來了。
與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們一起,共慶豐收。
順便,推廣天漢的旅遊還有特產農產品。
一場慶典,打響了茫茫多的特產,遠銷全國乃至世界。
曹秘書當然會提,“這豐收節慶典啊,多虧了小駱嘞,全是他的主意。”
駱一航不邀這功,謙虛道:“我就是出個主意,具體的事情都是市裡做的。我呀,本職還是種菜。”
好巧不巧,王師傅又來了,拿著兩包東西放在桌上,“張老,您瞅瞅,天漢的冬韭,味道多衝,就是這娃子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