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嗒”一聲脆響。
陳鈞所在的車廂後門被打開,九連二排排長蘇小華先是抬頭掃了眼眾人,接著喊道:“所有人,排好隊一個一個下車。”
“下車後到左側集合,各班進行點到,等待指令入場,注意,不要亂跑。”
“更不要交頭接耳,注意隊列規定。”
聽到排長的交代,原本悶在車廂中,心情有些煩躁的戰士們。
當即自覺挺直腰板開始排隊。
甭看蘇大姐這平時在連裡說話不好使,沒人鳥他,但出了九連的門,那人家就是排長。
身份地位必須得提上去。
大事麵前,九連戰士還是能夠拎得清輕重。
陳鈞跟在其他戰士後麵,將打好的背包背在身上。
排隊從車廂上跳下來。
他轉頭掃了一眼周圍,從九連過來的運兵卡車,此時,全部統一齊頭停靠在跟前的空地上。
不止他們連的運兵車,四周還有一排排小型軍車停放整齊,這裡應該是一處專門的停車場。
停車場外圍,距離他們有五六十米遠的地方,搭建著一個個軍綠色的大帳篷。
好家夥,隻是隨便一眼掃過去。
就能看到帳篷前拉著一根又一根警戒線,線內黑壓壓的人群,正在朝這邊伸著脖子張望。
陳鈞對此倒是沒太過關注,他的目光更多的是看向遠處空曠的賽場。
由於距離太遠的緣故,再加上一些建築擋住視線,他隻是隱隱看到有上百個帶著紅袖章的戰士在不停走動。
場地非常大,絲毫不亞於181團聯訓場的占地麵積,最裡側還搭建著一個七八米高的閱兵台,台前貼著一張巨大的紅色海報。
海報上紅底金字的寫著:“愛軍精武,練兵強能”。
在場地的最側邊,還有10米高的雲梯,以及遍地密密麻麻,高低參差的樹樁。
陳鈞按照剛才排長的交代,從車上下來後,以班為單位,跟著列隊站齊。
五班班長趙龍泉來到眾人跟前,先是看了眼班裡的所有人,旋即大聲道:“報數。”
“一二三四五六,七!!!”
“報告,五班應到八人,實到八人,值班員趙龍泉。”
“報告,六班應到八人,實到八人,值班員崔愷。”
“.”
一聲聲慷鏘有力的彙報聲,從停車場傳出。
原本站在遠處的連長張鵬,看到各班已經點到完畢,他大步走到列隊的中間位置。
虎目掃過人群後,他微微點頭,大聲說道:“同誌們,賽場即戰場,勇士杯競賽我們不是第一次參加了。”
“在趕赴戰場之前,我隻有一句話交代。”
“麵對你們的對手,可以想著怎麼去打敗他,但切記不要急於求成,否則你們自己的狀態就會受影響。”
“記住,我們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沒有完成不了的任務,沒有戰勝不了的敵人,所以,我們是紅九連。”
“好了,全體都有,整理著裝。”
“向右看齊,向前看。”
“向左轉,向前對正,跑步走。”
伴隨連長向前對正的指令下達,隊伍中的陳鈞連續後退幾步,全連以一路縱隊,前後間隔一米。
一百多人的連隊,硬是拉成一百多米的隊伍,朝著賽場出發。
紅九連入場了。
“踏踏踏”整齊的腳步聲,戰士們一個個高昂的頭顱,展現出來的勇往無前的氣勢。
很快吸引了遠處軍綠色帳篷底下,過來觀賽的那幫人。
紅九連這種老牌連隊,名聲在外。
雖說跟來到這裡的許多單位,同屬金城軍區,但這裡畢竟是47軍的駐地,九連是21軍的人,他們彼此間平時碰麵的機會可不多。
九連隊列跑步入場時,陳鈞隻覺得遠處的人群有些躁動。
甚至他眼角的餘光,還能看到有人朝他揮手。
隻不過陳鈞並不清楚,
剛才在遠處揮手的人,他還真認識。
正是同宿舍的何京以及楊帆,這兩人實習分配的連隊駐地,距離勇士杯賽場很近。
類似這種軍區牽頭舉辦的競賽,附近駐地的連隊都會安排放假一天,專門讓他們過來觀賽。
事實上,在場的觀賽人員當中,陳鈞所熟悉的,不止何京、楊帆兩人,還有大隊長李釗,也在人群中站著。
李釗是和武院的耿魏東一起過來。
包括副院長王占廷也在,隻不過他是作為陸院代表過來觀賽,沒在觀眾席上,而是被安排在閱兵台上。
西京是各軍事院校集中的城市,而47軍又是拱衛西京的部隊。
這裡有大型賽事舉辦,各學院自然會安排代表過來。
當然了,陳鈞對這些並不清楚。
此時,九連上百米長的一路縱隊,跑步抵達了閱兵台前空地。
不需要現場任何人指揮。
全連戰士主動列隊,前後左右間隔一米,抱槍立正於原地。
所有的動作沒有絲毫的滯澀之感,筆挺的軍裝,配合著九連全體戰士挺拔的身姿,剛毅的麵孔,哪怕一句話都不說,一句口號都不喊,仍能展現出雄壯之美。
仿佛鋼鐵長城般堅不可摧,凜冽而立。
這就是王牌連隊的氣勢。
九連入場剛站定沒多久,勇士杯競賽的另一支連隊也開始入場了。
對方以三路縱隊從另一側進入賽場,踏踏踏的腳步聲如洪鐘雷鼓般響亮。
金城軍區勇士杯並非第一次舉辦,兩個連隊的老兵也都知道流程。
他們就和九連一樣,持槍立正,隊列前後左右拉開一米的距離。
但和九連挨著的邊緣,卻分出一道足足五米寬的楚漢分界線。
對方正是金城軍區,47軍139師417團的英雄四連。
說起417團可能很多人沒聽過。
417代號夜老虎團,在87年時曾執行黑豹行動,以四連為基礎集合了88名突擊隊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