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場上鏖戰敵軍十二個小時,打空了1200噸彈藥,是當時整個老山輪戰中最艱難的一場戰鬥。
最終走出戰場的隻有八名戰士。
那一仗,英雄四連幾乎班底齊上,是當之無愧的英雄連隊。
他們站立在閱兵台前,軍姿猶如刀劈斧砍,堅定而有力,從頭到腳都散發著一種特彆的氣質。
紅九連,英雄四連,站立在閱兵台前,兩支連隊的競賽還沒開始,鋒銳之勢便已衝破霄漢。
紅裝綠軍,鐵馬翹首,勇士篤定,氣宇軒昂。
兩支連隊雖涇渭分明,卻又同宗同源,看得遠處觀戰的人群,眼神都都有些發直了。
陳鈞站在隊列中,他的目光並沒有朝著四連的方向看去。
或者確切的說,九連的人,都沒有朝那邊看過一眼。
因為勇士杯競賽,對於他們而言,從進入賽場的那一刻,就已經開始了。
誰也不服誰,將近三百號戰士,全部握緊手中鋼槍,目不斜視,戰意高昂的看向前方。
時間大概過去有五分鐘左右。
閱兵台另一側,有十幾名身穿常服的軍官走了出來,他們出現的一刹那。
瞬間就吸引了除參賽人員之外,所有過來觀賽人員的目光。
因為這些人,正是主持這次勇士杯競賽的首長。
有139師的師長,也有61師的師長,人群最前方的是金城軍區司令部的總指揮,參謀部的參謀長,全都過來了。
包括陸院本科院副院長王占廷也在其中,他跟著走到閱兵台階前時。
目光還下意識的,掃過紅九連的隊列,旋即又微微搖頭,跟著人群走上閱兵台。
就在眾多首長紛紛落座後,其中一名年約四十左右的上校,大步來到隊列的中間位置站定。
他目光掃過隊列,可能是覺得兩個連隊不需要再整隊吧。
隻是站直身軀,大喊:“稍息。”
“立定。”
喊完,他便轉身麵向閱兵台敬禮,高聲道:“首長同誌,金城軍區第五屆,2013級勇士杯競賽,全員準備完畢請指示,值班員作訓參謀廖波。”
等他彙報結束,金城軍區參謀部參謀長許赫升,已經走到了前排擴音器旁。
他目光劃過兩支連隊,嘴角帶上了一絲笑意,手中拿起擴音器說道:“同誌們好。”
“今天是咱們金城軍區最熱鬨的日子,勇士杯比武競賽我們已經連續舉辦了四屆,今年是第五屆。”
“我很高興,每屆勇士杯比武競賽,都能從同誌們身上看到昂揚的銳氣,蓬勃的朝氣,旺盛的士氣,看到你們奮勇拚搏,積極應對。”
“正所謂兵在苦中練,刀在石上磨,比武競賽就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場。”
“我們軍區向來主張以作戰編組來整合作戰要素,以備戰任務,牽引訓練落實,以總結複盤來提升訓練質效,以比武競賽,來激發訓練熱情。”
“常言道,使命召喚不能上,是最大的無能,戰爭來臨不能打,是莫大的恥辱,上了戰場不能贏,是徹底的失責。”
“一個國家要強盛,不能缺少雄風浩氣,一支軍隊要強大,不能沒有鐵膽俠骨。”
“麵對敵人敢亮劍,麵對重擔敢承擔,麵對困難敢突破,麵對誘惑有定力。”
“這,才不失為一名優秀的軍人。”
“而我們勇士杯競賽,就是為你們搭建的舞台,創造的戰場。”
“同誌們,你們準備好了嘛?”
刷!!!
伴隨參謀長問話,紅九連和英雄四連的隊列,統一再次立正,身軀再次挺直。
隨後高聲齊喝:“時刻準備著!時刻準備著!!時刻準備著!!!”
震耳欲聾的吼聲,徹底點燃了賽場的氛圍。
“好,現在我宣布,金城軍區2013級勇士杯比武競賽,正式開始。”
“各單位,就位。”
“第一場,跨樁。”
參謀長講完,便放下擴音器,回到閱兵台後方的椅子上坐下。
陳鈞站在隊列中,有些不明白跨樁具體要怎麼做
。
勇士杯競賽已經舉辦了四屆,連隊的老兵都有豐富的經驗,班長趙龍泉也時常給他提起武裝越野,實戰標圖之類的競賽科目。
可這跨樁是什麼鬼?
陳鈞有些不明所以,但紅九連和英雄四連所有戰士卻反應迅速。
指令下達,全場將近三百名戰士集體轉身,所有人員猶如獵豹一般,殺氣騰騰的衝向一側。
陳鈞雖不懂跨樁的意思,可他的戰鬥本能卻是不容小覷啊。
彆人行動,他同樣行動,兩個連隊的戰士齊齊衝鋒,那架勢如同一股強勁的飆風席卷戰場。
他們所衝鋒的位置,正是陳鈞最先從車上下來時,看到的參差不齊的木樁群。
直徑有三十公分左右的木樁,分散楔進地表深處,足足數百根,長度四五十米,寬度都有十幾米。
看到所有人朝著木樁群衝鋒,陳鈞雙眸一凝,大概清楚了什麼是跨樁。
敢情是要踩著這些木樁跑到對麵啊。
可這種競賽的意義在哪?還放在第一場?
就在陳鈞不解的時候,班長趙龍泉緊繃著渾身的肌肉,靠近到他跟前。
大聲喊道:“陳鈞,跨樁完成的順序,就是領取代號的順序。”
“這一項不影響最終的成績,你沒練過不要逞強。”
“跟在我們後麵就行。”
趙龍泉說完,就咬牙發力,朝著前方衝去。
好家夥,二百多人,人人背著背包,掛著小黃盆和洗漱用品,手中抱著槍衝上半人高的木樁。
這幅場景可不多見啊。
陳鈞隻覺一陣無言,還真不愧是勇士杯啊,領個代號而已。
都能整得這麼硬核?
但吐槽歸吐槽,他動作可不會慢上半步,既然代號是搶來的,那就要搶最前麵的幾組數字。
要是搶慢了,代號號碼太靠後,掛到身上都特麼不夠丟人的。
陳鈞想著,猛的躥起身子,踩到足足有五十公分高的樹樁上,開始進行爭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