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鈞坐在指揮台前,認真的將交戰背景記到心裡。
其實總共下來也沒多少東西。
屏幕上能夠提供的信息,放眼望去,除了雪山建模的背景。
剩下就是對應的地圖線路。
再不就是藍軍A點軍營的詳細位置,以及B點軍營的位置。
大賽推演給的指令很直白,連藍軍行軍路線都給指明了。
不過就算係統不給規定路線,陳鈞也能通過地圖判斷出來。
畢竟周圍皚皚雪山,能提供大部隊通行的條件本身就很有限,隨便一瞅,都不難判斷對方的選擇。
等交戰的背景介紹完。
屏幕左上方的位置,跟以往不同的是,突然又冒出一個30小時的倒計時提示。
係統沒有具體介紹這個倒計時有啥用處。
但陳鈞隻是掃了一眼時間,猜都能猜出這是藍軍A區抵達B區必須要用到的時間。
這是基礎作戰常識。
而紅方作為伏擊的部隊,隻要能拖住這麼長時間,讓藍軍回不到B點,就算是贏了。
又是一場惡戰啊
陳鈞注意了一眼屏幕上的倒計時,他嘀咕了一聲。
恰在這時。
紅藍方開始分配控製權。
而陳鈞他們這支代表隊,好巧不巧的,又被判定為紅方部隊。
那也就代表著,接下來他們,需要去伏擊敵人了。
等指揮權下放完畢,整明白自己屬於哪一方之後。
陳鈞快速滑動鼠標,拉動屏幕開始查看地形。
由於這次是伏擊戰,並且建模的地形稱得上是幅員遼闊,遮擋物遍地都是,
不會出現像打海戰時,那種方圓幾百公裡全是海域,沒地方可躲的情況。
這麼大的地形。
陳鈞也不著急部署。
他先是抬頭安排老溫調試無線電通訊頻道,而後刻意叮囑眾人將通訊頻道,全部進入靜默狀態。
靜默,也就是在常規狀態下,不再使用無線電下達指令了。
原因也不難理解。
第一,這麼空曠的地方,但凡有一隻灰兔子從幾百米外跑過都能一眼看到,更何況是無線電。
信號頻道釋放,很容易被藍軍給截獲,並判定他們所處的位置。
第二,高原地區存在的特殊氣壓,太陽輻射,絕對濕度和氣溫等特殊氣候條件,能對無線電自行產生一些乾擾。
啥都沒乾,耳朵旁就會出現“滋滋滋”的電流聲,影響心情。
靜默正好。
當然,無線電靜默隻是說陳鈞他們把通訊給暫時切了,可不是把雷達給切了。
那玩意,該用還是要用。
陳鈞認真的盤點了下紅方這邊的部隊,可能是主辦方建模的時候為了省事吧。
也可能這場大賽,考驗的就是紅方部署能力。
反正給他們下放指揮權的部隊,都集中在一處地形還算平坦的高原上。
編製總兵力按照指揮屏幕上的數量提示是1.5萬人,屬於師級山地師的配置。…。。
下轄三個山地步兵團,一個炮團,主要重裝備為榴彈炮60門,迫擊炮100門。
還有一個直升機小型中隊十五架直升機。
火力配置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師直屬遠火營,裝備12門遠程火箭炮。
陳鈞看著自己的配置,趁著其他隊員都在調試通訊頻道,他獨自一人開始在腦海中推演接下來的交戰布置。
附近的地形圖,他剛才大致記住了,藍軍部隊需要經過的地方。
陳鈞也基本熟記於心。
接下來,就是怎麼把部隊,秘密的給機動至伏擊地點。
伏擊地點看地圖像是一處平原。
這才是本場大賽,對他們紅方而言,最難的一項了。
根據自己的火力。
陳鈞不難判斷,藍軍火力至少也有一個師的編製,並且是至少,真實情況隻會更多,不可能少。
否則,也犯不著讓一個師去打伏擊啊。
如果在平原地區,或者是在河湖水網地區,低海拔的山嶽叢林地區,一個遠火營肯定是沒法擊潰一個陸裝師的編製。
但像他們這種高海拔高原山地,如果運用得當的話,一個遠火營還真有可能吃掉一個師。
因為這種地形,部隊在部署的時候有兩個特點。
會導致另外的結果出現。
第一個特點,像這種高海拔高原山地,公路依山勢修建,蜿蜒起伏,並且還都是單線前進。
這跟平原地區的路網有本質的區彆,一旦部隊遭遇襲擊,壓根就沒地方跑,就那一小撮地方,隻有等著挨炸的份。
第二個特點,就是在這種地形上。
陳鈞可以依托公路,根據地勢的開闊,平緩程度不同,分散在大大小小不同的點上,安排遠火裝置。
這
跟平原地區的大縱深,寬正麵的部署,有著本質的不同。
可以輕易切斷公路,切斷藍軍後勤生命線,用火力聚殲敵密集部署的有生力量,和技術兵器。
陳鈞坐在指揮位上,他大腦飛速運轉的同時,手指夾著筆,也在不停的轉動著。
他在思考這場仗該怎麼打。
旁邊忙碌完的隊員看到他的動作,都默不吭聲的瞅了一眼。
很是默契的沒有出聲打擾。
大家也都知道陳鈞的習慣。
明白他們這畢竟是打仗,所有的有利條件和方案,指揮員都要在腦海中過一遍才行。
不然,哪來的後續一係列部署?
他們幫不上太多忙,但不吭聲不打擾還是可以的。
這方麵不能大意,不然一步出錯,就可能導致很嚴重指揮失誤。
陳鈞也不會貿然的下令讓部隊開拔。
時間一點一滴的過去。
陳鈞不下令,紅方部隊自然沒啥動靜啊,
可能是陸院從兵棋大賽推演開始,就一直打的比較激烈吧。
輪到第三場八強爭奪賽,這麼重要的賽事。
突然改變之前那種的凶猛戰鬥方式,變為平和的部署。…。。
其他人有些不習慣了。
眼瞅著大屏幕上,紅方整個山地師都過去二十多分鐘了,還是和開賽之前一樣。
一動不動。
陳鈞這個指揮員,還沒著急呢。
坐在陸院禮堂觀看的學員,卻有不少人眉頭緊皺,坐臥不安的開始四處觀望。
“怎麼回事?陳鈞不會是不擅長指揮高原作戰吧?”
禮堂角落處,一名學員最終忍不住的低聲詢問道。
“滾一邊去吧,指揮哪有擅長不擅長的,咱們本身就是邊防學院,平時課程接觸的也是這種地形多,老陳怎麼可能不會。”
稱呼陳鈞為“老陳”的學員,顯然是和陳鈞關係好點,他倒是挺篤定。
“大家彆著急,你們看藍方那邊不是也沒動靜嘛?就安排幾個偵查小分隊出動,看情況今天這場比賽,需要耗費的時間不會短了。”
“耗費時間長短都不怕,關鍵是一定要贏啊,都已經乾敗兩支隊伍了,隻要這場能打敗對手,原先的努力就沒白費,咱們的成績至少是八強。”
“我感覺沒啥問題,我相信陳鈞。”
禮堂內有人攥緊拳頭,有人目光緊緊盯著屏幕,也有人放鬆身體靠在椅子上,默默的看著。
當然,也不乏有些學員,高談闊論的討論這場仗該怎麼打,有人在旁隨聲附和。
這本來也沒啥,軍部允許他們觀看,學院刻意停了所有文化課,就是讓他們過來學習的。
學員群體中一陣陣議論的聲音,傳到前排李鐘碩的耳朵裡。
他也沒出言製止。
隻是目光盯著屏幕,打算看看陳鈞怎麼應對這場作戰。
前麵兩場戰鬥,不管是邊防部署作戰,還是島嶼攻防戰,頂多能夠體現出指揮員臨危不亂,妥善部署的能力。
而這第三場。
才是最考驗指揮員隨機應變的綜合實力。
主辦方分配的戰場建模,都會事先經過綜合考量,不具備這三個條件的指揮員。
哪怕打進八強,去了京都。
最終的結果,也頂多走到半決賽的路上就要倒下。
畢竟,哪怕隻是學員參賽,他們的經驗和水平都沒怎麼經過磨煉。
可這麼多軍事學院集中,蹦出來一個兩個特彆厲害的指揮員,也不算啥稀奇事啊。
李鐘碩不知道以陳鈞的能力,他能走到哪一步,但從直覺上,看這場賽事過程。
他覺得自己應該能有個大致的猜測。
第三場大賽是16號上午十點多開始,一直到將近十一點,陳鈞所指揮的紅方部隊終於開始行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