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聯合營VS合成營,還真被(1 / 2)

陳鈞來到台上,他先是對著台上一排首長立正敬禮,而後轉過身朝著台下的眾位首長敬禮。

握拳快步跑到一側站定。

坐在最前排邊緣的楊傳州,則是麻溜的起身,給陳鈞遞過去話筒。

類似的場麵經曆多了。

陳鈞自己都覺得他應對時,免疫力比以前提升了不少。

反正這會議室燈火通明,上百雙眼睛齊刷刷的盯著他,以前那種心跳加快的緊張感,已經慢慢消失。

“開始吧,就分享你帶領合成一營時,最有感觸的例子。”

陳煥然看到陳鈞上台站定,他鼓勵著說道。

“是!!”

陳鈞得令,他抬頭認真的回憶了下,當初一營組建時遇到的困難。

其實他都算是好的了,畢竟有前世記憶打底,進部隊沒幾年就一直跟合成化打交道。

全陸軍合成化後,一線的步兵數量極其有限,除了跟合成化打交道,也沒彆的單位了啊。

這也造就陳鈞組建合成營,幾乎是處於開卷考試的程度,不用苦思訓練方向,不用整天泡在訓練場啃專業。

做好統籌工作,知道怎麼安排下麵的乾部,監督他們做好交代下去的事情就可以。

可就算是這樣,也無法避免初建一營時,遇到的種種難關。

陳鈞看著台下,一眾首長都將目光投到他的身上,他本來是想學著剛才首長的樣子,拽兩句高深點的詞。

奈何上來的太突然了,準備不充分。

乾脆握緊話筒,聲音洪亮的說道:“各位首長好,我叫陳鈞,目前在摩步179旅擔任一營營長。”

陳鈞的自我介紹,並沒有引起台下眾人的意外,並且有不少人都將身軀靠在椅背上,饒有興趣的盯著。

那姿態,似乎是很期待陳鈞的分享。

“先說下我對合成化部隊,最直接的認知吧,我認為一營從最初的摩步營,改編為合成營,就是完成了從人力密集型,轉變到裝備密集型。”

“在作戰方麵,合成化相比之前更是有了長足的進步,無論戰爭的場麵有多大,投入規模有多大。”

“戰役戰鬥都是由營,連,排,班這些基層單位去實施,再大的戰役,都要具體化到戰術分隊行動上。”

“合成基層單位裝備型的轉變,對於以往人力密集型,在作戰的任務上不會有什麼變化。”

“最為明顯的進化到現代兵器條件下,合成化要比很多眼下的臨時搭建的作戰組合,少了無效冗餘。”

“就拿進攻型戰役舉例,如果一個團要去打這場仗,讓一營去打主攻,那麼依照現在的作戰方針,團裡麵就要把這次打擊模塊,情偵模塊,保障模塊全部加強給一營。”

“一旦一營進攻受挫,或者被重創,那麼就相當於全團失去了戰鬥力。”

“因為主攻營損失的不僅僅是自身兵力,還包括了團一級的力量,這種損失就算調動二營,或者調動三營,也壓根補不上去。”

“原因是技術性裝備,和專業部隊方麵的戰損,已經徹底被摧毀,造就整個團都要被浪費掉。”

“但合成營不存在這個問題,任何單位序列中隻要有多個營級合成單位,一營進攻受挫,另一個營就可以立馬補上去。”

“不僅效率大幅度提高,並且也能滿足規範化,模塊化的部隊,在極短的時間內調動需要的戰術單位。”

“哪怕戰後重整,也更加快捷。”

陳鈞分享著自己見解。

台下眾人聽的也是津津有味,畢竟合成化的觀念又不是最近幾年才提出,早二三十年前就已經在嘗試。

隻不過受製於軍費支出,裝備型作戰單位,壓根組建不起來。

如今的轉變,也不過是順流而下的必然結果。

常規單位無效冗餘度始終存在,這並不是什麼難以啟齒的事情。

就比如說國慶練兵時,陳鈞帶領一營打215區域藍軍駐軍,彆看對方是五個營的兵力齊聚。

事實上,這五個營最少代表了兩個團的大部分火力,一戰過後,215區域藍軍慘敗也直接導致後方壓陣的團級單位,戰鬥力大打折扣。

趁著陳鈞講話歇息的空擋,台下一名大校,瞅著應該是師長,對方盯著陳鈞看了一會。

他突然開口問道:“陳鈞。”

“你說合成營作戰效率提高,這我不持反對意見,但成模塊化的營級單位,不借助組建的火力開赴戰場。”

“那這樣的營級單位,能禁得住損耗嘛?”

“模塊化營固然有快速支援的能力,但效率,有時候並非是戰場上一味追求的核心。”

“我打個比方講,如果我要安排一個主攻營,我會把師裡的師直屬偵查連,防空連,電子對抗連,師炮營的一半,師後勤的一半全部加強給我的主攻營。”

“再安排一個團長或者副師,帶七八個參謀駐紮到營部,以這種規模開赴戰場。”

“無效冗餘肯定存在。”

“但這樣的主力營,在戰場上的生存能力以及作戰能力,是否要比你

所說的模塊化營,更能經得住消耗呢?”

“合成營是會因為模塊化,調度速度非常快,隻不過我一個主力營就能打的仗,為什麼非要向戰場繼續投送兩個,甚至三個營呢?”

這位師長詢問時聲音不高,但在整個會議現場靜悄悄的環境中。

卻也足以吸引所有人的目光。

陶軍明坐在後排眺望了一眼,從背影上他沒認出是誰,應該不是第一集團軍的人。

要不然,單單是通過講話的聲音就能判斷出來是誰。

更何況,一個集團軍的人也不會在這種場合,突然進行發問啊。

說到底還是剛才上麵開會內容,再一次牽扯到要動師級單位。

導致一部分老同誌心裡有了情緒,故意將矛頭。

對準了上台做分享的陳鈞。

陶軍明聽得濃眉緊蹙,他有些擔心陳鈞沒有萬全的準備,從而無法應對這次的突然發難。

楊傳州坐在前麵,他顯然也沒想到,自家兄弟一個上台分享而已。

怎麼還有師長級彆的乾部,站出來突然發難了?

這種會議,就以陳鈞的級彆,按說讓他上台也頂多分享一些實際的經曆。

壓根左右不了上麵的決議。

畢竟軍改有專業的人員,來研發整個體係,擁有海量的研究軍費。

一營能順利成為試點,上麵放任組建,那也是因為陳鈞當初提交的編製細則,符合研發人員的設想。

咋還有人真的去針對一個營長?

會議室靜悄悄的,台上坐著的陳煥然,沈宏偉,柴岩鬆三人都沒吭聲。

他們神情嚴肅的坐在那裡。

似乎是沒有聽到剛才的那些詢問般,壓根不打算開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