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出兵荊南,劉曄論勢(2 / 2)

除去各項開支之後,光是府庫之內的錢財結餘,就還有五億錢之多。

糧食方麵同樣,除了各地官員俸祿和養軍之外,結餘超過三百萬石。

如此之多的錢糧,直接把劉備和麾下群臣都震得夠嗆。

須知三百萬石糧食足夠十五萬大軍和對於輔兵民夫支撐一年以上。

也即是現在他們完全擁有了發動一場大型會戰的條件。

除了他們之外,天下沒有任何一個勢力還擁有這等能力。

故而麵對此狀,無論是劉曄還是張飛等人都紛紛上書請戰。

眼見上書的人多了,劉備便將群臣彙集到一起,商議該征戰何處。

而眾人的提議無非就是兩個,第一攻打荊州,第二攻打兗州。

建議攻打荊州之人,以劉曄和張飛為首,秦鬆、陳端等人附議。

建議攻打兗州的,則是張昭、張紘、陳群、劉馥等人。

兩方各執一詞,誰也說服不了誰,那一方也不占上風。

按照劉曄等人的看法,現在曹袁兩家正在拉扯,正是他們奪取荊州的大好時機。

隻要奪取了荊州,他們便能占據長江防線,同時打開前往益州的通路。

且現在秦瑱就在交州,他們從水路、陸路三路進軍,荊州唾手可得。

相反,要是參與曹袁中原戰場,那他們已經錯過了最好的出兵時機!

現在看似兩家都已經打殘了,可一旦他們出手,兩家或許會聯合對付他們。

所以他們最好的選擇,就是趁著兩家大戰,先收了荊州占據南邊地利。

與之相對,張昭等人則是認為攻打袁紹才是大義之舉。

現在他們兵強馬壯,完全可以和曹操擊敗袁紹,共分河北四州。

而打荊州,不僅沒有一個合適的理由,也並非那麼簡單。

畢竟,劉表雖然隻有荊北和武陵在手,兵馬卻有十萬以上。

如果他們攻打荊州被劉表纏住,曹袁兩家騰出手來,他們可能會被兩麵夾擊。

相較來說,他們不攻打劉表,劉表就不敢攻打他們。

他們沒有後顧之憂,打袁紹遠比打曹操要更快!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要點,他們到現在為止還沒有產馬地!

固然交州合浦可以產馬,但一年也就幾千匹的產量。

且南方馬匹偏矮,不適合帶著騎兵在戰場衝鋒陷陣。

現在他們還能從遼東獲取馬匹,可如果北方諸侯聯合封鎖,那他們就無法組建騎兵。

相較於他們現在三十多萬的兵馬總數,騎兵僅有不到六千!

這數千騎兵還是曹操送馬,和他們不斷買馬的結果。

不然的話,他們這幾十萬大軍,或許連騎兵都沒有!

這種情況短期之內還能維持,但等到長期那他們就隻能被兩家壓著打。

故而張昭等人覺得北上打袁紹才是最正確的決定。

但對此結論,劉曄卻是絲毫不留情麵的駁斥眾人道:

“諸位須知,河北產馬之地遠在幽、並二州。”

“此等地界距離這淮南,無一不是路遙千裡。”

“我軍現在雖無後顧之憂,可若是想奪取這些地方便要滅儘袁紹!”

“我等軍中南人居多,善舟楫而不善步戰。”

“我軍若是真進軍河北,則千裡防線皆在曹操兵鋒之下!”

“戰線如此漫長,我軍該如何去防守,又當如何抵禦曹軍?”

“產馬之地雖好,奪之卻難堅守,要他何用?”

“與之相比,荊州雖無產馬之地,卻可威逼關中。”

“故我軍當以取荊州為上策,取河北為下策也!”

戰線問題,也是他們現在最大的問題,就和曹操、袁紹的煩惱一般。

現在他們的防線已經過於漫長,需要大量兵馬防守。

如果依照眾人意見打到幽州,那問題可就大了。

意味著他們起碼需要現在兩倍的兵力才能防住曹操。

而曹操占據西涼和並州等地後,騎兵隻會比他們更多。

無論如何,他們都無法在中原通過騎兵耗過曹操。

麵對他的駁斥,張昭等人自是皺著眉頭,不發一言。

見得此狀,劉曄便上前一步,來到劉備麵前拱手道:

“主公,眼下正是奪取荊州之天賜良機,錯過此時,悔之不及!”

“趁著如今秦都督正在交州,可讓都督先行北上。”

“我等自此地出馬步水軍數萬,半年之內便可奪取荊州全境!”

可他一說罷,卻見劉備眉關緊縮,許久方才答話道:

“話雖如此,劉景升與吾同宗,前又助我行事,實不忍奪之基業!”

實際上他現在也在糾結這個問題,即便秦瑱曾經給他說過,但他現在還是很糾結。

畢竟劉表和他之間在此前真沒有產生過什麼矛盾。

再加上之前他奪取江東之時,劉表曾經也出過力。

導致他過不去自己這一個坎,總覺得有些愧對人家。

劉曄見得此狀,一時心中暗歎,若是秦瑱在這裡就好了。

想來憑借秦瑱的威望,應該沒有人會敢和秦瑱反駁一句。

而憑借秦瑱在劉備心中地位,應該也能勸動劉備才是!

思慮之間,他再度整理措辭欲勸,不料這時卻見簡雍急衝衝的行入了廳內。

眾人見其這般,均是一異,劉備更是忙問道:

“憲和從何而來,為何這般焦急模樣?”

他一問話,就見簡雍停下腳步,喘了口氣道:

“主公都督發來急件,言說已出兵荊南!”

“特地遣使而來,請求主公速速發兵援之。”

此言一出,場內為之一靜,隨之便是一片嘩然。

他們還在這裡爭論該討伐何處,秦瑱竟然已經出兵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