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太史慈vs黃忠,劉磐撤軍(1 / 2)

太史慈本來是不認識黃忠的,甚至聽都沒聽過這位來自南陽的猛將。

但奈何自從北上之後,秦瑱有事沒事就在他麵前念叨黃忠這個名字。

言說劉磐其實不足為懼,他們最大的威脅是其麾下的黃忠,還讓太史慈不可輕敵。

正是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太史慈也是猛將,聞之自然有些不服。

在他看來,這天下猛將無過呂關張趙,這四人他隻有呂布未曾領教過。

但聽說呂布有轅門射戟之能,他也是心服口服,自認遜呂布一籌!

至於關張趙三人,如果不用弓箭,他或許不是對手,但若是用弓箭偷襲,他未必不能取勝。

除了這幾人之外,孫策算一個,甘寧算一個,其他像是魏延等人都不是他對手。

可秦瑱卻在他麵前屢次吹噓黃忠勇冠三軍,讓他心中頗為不喜,早有較量之心。

此時聽著秦瑱言說劉磐將至,太史慈便是戰意勃發,當即領命而去。

與此同時,另一邊,卻說劉磐在知道秦瑱偷家之後,便急忙回軍。

但因為他地處臨湘,加上黃忠等人又在南邊埋伏,他即便想撤軍,倉促也不能撤退。

所以等到他拆除營寨,與黃忠彙軍之後,已經來到了第二天。

在這途中,秦瑱已然奪取了羅縣,殺向了洞庭湖內停駐的船隊。

結果就是劉磐才行到半路,就收到了羅縣陷落的消息,還未到羅縣,船隊也被秦瑱奪取。

聽著這一個個消息,劉磐便如熱鍋上的螞蟻,恨不得插上翅膀追擊。

但奈何他不僅沒有翅膀,現在連運送輜重的船隻也沒了!

這使得他麾下行軍速度直接打了一個折扣,讓秦瑱輕而易舉詐取了臨沅。

而武陵郡並非什麼大郡,其地域雖廣,人口卻隻有五萬戶,二十餘萬人。

這其中,作為郡治臨沅便占了五分之一,可謂武陵第一大城。

隨著臨沅一陷落,武陵郡實質上也就落入了秦瑱的手中。

因而在聽到這個消息之後,潘濬便對劉磐諫言,讓其撤軍從陸路前往江夏。

畢竟現在他們軍隊丟失了船隻,壓根沒辦法渡過長江!

同樣,武陵郡的陷落,使得秦瑱可以隨時威脅他們的糧道。

與其繼續在這裡和秦瑱糾纏,不如保存實力等著抵禦劉備大軍。

可劉磐此時已然有些上了頭,他心想秦瑱用兵雖然了得,可卻隻會迂回作戰!

現在用奸計奪取了他手上的武陵,要是這麼撤退,他沒法給劉表交代!

反正秦瑱麾下兵馬不多,如果他能奪回臨沅擊敗秦瑱,那他就有機會卷土重來。

這種心態,有些類似遊戲中被彆人偷了老家,心中極度鬱悶。

即便已經輸了,還是想要再開一把,博取一個勝利!

抱著這等心態,劉磐便領著兵馬朝著臨沅方向行來。

他們動兵的消息,自然瞞不過秦瑱麾下的探子探查。

眼見劉磐果然前來,太史慈便急忙來對秦瑱建議道:

“如今劉磐已然惱羞成怒,行事必然急躁。”

“不妨由末將領支兵馬前往挑戰敵軍!”

“待某斬得敵將,先挫敵軍銳氣,也好大戰!”

但秦瑱聽到此信,卻是果斷搖頭,裝作有些可惜道:

“挑戰敵軍固然是好,奈何我軍兵馬不多。”

“吾聞敵將黃忠悍勇,恐將軍不能得勝,不可行也!”

“隻宜在此以逸待勞,堅守城池不失即可!”

太史慈聽聞此言,頓覺一陣羞惱,忙拍著胸脯道:

“都督何故如此小覷末將?昔日吾亦曾在萬軍叢中獨來獨往,量一老卒有何懼哉?”

他所言之事,乃是當初北海遭到黃巾賊管亥圍困。

其人受命在數萬大軍包圍之中前去尋找劉備求援。

太史慈孤身而出,硬生生殺出重圍,左右開弓,無人可阻。

這也是其人一生中巔峰時刻之一,乃是得意之作。

可秦瑱卻像是打定了主意不讓他出戰,隻是搖頭道:

“昔日吾以此討伐青州黃巾,彼等不過一群散兵遊勇!”

“眼下敵軍皆是荊州精銳,豈能與之同日而語?”

太史慈沒受過秦瑱的激將法,此時隻覺受到藐視,沉聲道:

“隻需都督應諾,我自帶兵出征,若不能勝,願受軍法處置!”

他一說罷,秦瑱這才抬起了頭,一臉糾結的模樣道:

“既是將軍如此,那吾也不阻將軍,與汝三千兵馬!

“若是得勝,吾自計將軍一功,若是不勝,吾亦不怪將軍。”

而秦瑱越是如此,太史慈便越難受,當即氣衝衝的領命而去。

那邊劉磐決定進軍臨沅後,便帶著兵馬一路西進。

在這個時代,沅水雖然不如後世寬廣,卻也不是什麼小河。

因為害怕秦瑱以船隻攔路,他便先行渡河再行西進。

不料才行至道中,忽見一人立於道上,身後跟著數十騎道:

“某乃東萊太史慈,聽聞南陽黃漢升勇不可當,特來挑戰!”

“不知黃漢升可敢出陣,與我捉對,一決勝負!”

將領之間單挑在這個時代不多,而率人來到大軍前方單挑的更是少之又少。

見得此狀,劉磐自是疑惑不已,黃忠則是高呼道:

“敢問可是昔日孤騎救北海之太史子義?”

“某雖知汝名,汝卻非我對手,安敢阻我兵馬去路?”

他這一嘲諷,太史慈更是惱怒不已,當即張弓一箭射斷了其軍中旗幟,高呼道:

“匹夫,隻管上前一戰,莫非懼我名聲避戰?”

黃忠見其一箭斷旗,自是大驚,聞其言語,又是大怒,當即請戰。

劉磐聽著還未說話,潘濬便在一旁提醒道:

“其後恐有伏兵,不可輕易出戰,謹防有詐!”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