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倫理意識
清東陵實行陵區製,其作為清代帝王陵寢建築,在陵區空間景觀的整體布局上是效法自然的,但是在陵園的建構方式上反映出封建倫理意識的指導作用,具體表現為尊卑主賓的禮製和昭穆製度,等級製度明確,等級製度文化嚴謹。清東陵的整個布局體現了“居中為尊”“長幼有序”“尊卑有彆”的傳統觀念,凸顯了當時的風水和尊卑文化。例如,就整個陵區而言,孝陵處於中心位置,其他陵寢則在孝陵的左右按照昭穆製度依次建造,形成兒孫陪侍父祖的格局,整個陵園係統的排列方式表現出“尊卑”“主賓”“朝揖”“拱衛”等關係,充分體現了居中為尊的觀念和長幼尊卑的等級次序,同時也體現了“尊祖歸宗、一脈相承”的兆葬之製,產生了合乎人倫道德和禮製秩序的精神象征符號,從而構成了陵區空間景觀的格局,使得空間景觀整體協調有序。
“因山為陵”的神本思想
神本思想以神為本,其特征包括強調“神權”“神性”以及“天理”,因此,中國古代封建帝王每逢大事常常都會舉行祭祀儀式來祭奠山陵,以祈求神靈的庇佑,同時在政治上奉行專製統治,並強調價值的永恒性,也體現了神本思想。與此同時,由於中國古代的陵寢建築曆來就有一直遵循的“因山為陵”傳統,清承明製,自然也體現了這一傳統。清東陵“因山為陵”的設計方法,充分利用了自然山川的景觀形態,以彰顯帝王陵寢的莊嚴氣勢,這種“有無相生、大象無形”的空間布局形態是以自然山體為基礎創造出的,利用了神本思想,使得皇陵建築與自然環境在空間上融合,從而構成了“崇高、威嚴”的環境界麵,並且還賦予人文景觀以“神性化”的場所意識,使得物質形體抽象的空間關係與物質形體兩者相輔相成,共同構成了神本思想的環境藝術。
主要陵寢
孝陵
孝陵為清朝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的陵寢,坐落於昌瑞山主峰南麓,前朝金星山,背靠昌瑞山,位居陵區中軸線上,居中而建,南北長達5500米,占地麵積達22萬平方米,在清代皇陵中規模最大,是清朝在關內營建的第一座皇陵,也是清東陵的第一座陵寢,具有重要的開創意義,被譽為“清代諸陵之冠”,按照中國建築師遵循的“陵製與山水相稱”的設計理念建造完成,在建築體量、高度、空間布局上都刻意經營,被認為是清代陵寢中“風水最佳、位置最尊貴、最具代表性”的陵寢。該陵寢所葬主要人物有三位,分彆是清世祖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1638~1661)、孝康皇後佟佳氏以及孝獻皇後董鄂氏。因為傳說孝陵內無屍首且薄葬,故在民國時期未遭大規模盜掘(但也有多處盜洞),是清東陵內唯一地宮保存完好的陵寢。把入關後第一位帝王的陵寢命名為孝陵,符合“百善孝為先”的傳統思想,其寓意就是告誡後代子孫要“孝敬祖先,恩惠百姓,以實現江山永固、百姓安居樂業之福”。
孝陵是由順治皇帝親自選定的,傳說,當年順治皇帝登至昌瑞山頂,將馬上之環取下投向山底,並說道“環落處為朕之穴”,環落處也就成為順治陵寢棺槨下的金井以及孝陵、清東陵總體建築的基點孝陵籌建於順治十八年(1661年),順治帝過世之後初定陵名為“世祖陵”,康熙元年(1662年)三月初一正式確定陵名為“孝陵”,破土於康熙元年(1662年)九月,動工於康熙二年(1663年)二月,地宮建成後,先將順治皇帝、孝康皇後、孝獻皇後入葬,其餘建築隨後第次興建,康熙三年(1664年)十一月底陵寢建築主體工程基本竣工。
孝陵作為清東陵的主體建築,其建築形製及營造模式雖然是參照明孝陵而來的,但其在規模、格局等方麵卻又有創新。從宏觀上來說,陵寢前部是獻殿,供祭祀朝拜之用;後部是寢宮,是墓主人安息之所。這種格局由來已久,是仿照生前宮殿“前朝後寢”的格局而建。因為是首陵,所以孝陵有一些其他陵沒有的建築,如石牌坊、大紅門、具服殿等。孝陵神路上,有石牌坊、下馬牌、大紅門、更衣殿、碑亭、華表、石像生、石橋、門座、宮殿、祭台、東西配殿、隆恩殿、陵寢門、二柱門、石五供、方城、明樓、寶城、寶頂、地下宮殿等30餘座(組)各類建築,這些建築由神道串聯起來,由南至北,形成一條長達6000米的中軸線。
孝陵的石牌坊位於清東陵陵區最前方,是順治帝逝後由康熙帝為其所修建的一座仿木結構的門洞式禮製性建築,其體量和雕刻的精細程度已然超過了絕大多數同類型的明清皇陵石牌坊,高約12.48米,麵闊五開間,寬達31.35米,為“中國現存麵闊最寬”的石牌坊,並采用木結構以及五間六柱十一樓的形式,全部由漢白玉構築而成,額枋及枋間板上還雕有旋子彩畫及雲紋裝飾;而且6根立柱每一根上都雕刻著圖案,立柱下又嵌有兩塊巨大的夾杆石,夾杆石頂部為圓雕的麒麟和獅子等六對臥獸,底部為須彌座,各夾杆石看麵上則分彆都雕刻著“雲龍戲珠”“蔓草奇獸”和“雙獅滾球”等瑞獸浮雕圖案。雖然孝陵石牌坊曆經三個半世紀的時間,還經受了1679年(康熙十八年)“北京大地震”和1976年“唐山大地震”,仍舊屹立不倒。大紅門位於石牌坊後,既是孝陵的大門,也是整個陵園的正門,於1979年仿照清西陵大紅門耗資16萬元複原,有三個門洞,單簷廡殿頂,大門兩側還各有角門,東西兩邊是20餘千米的風水牆向後延伸與長城相接,將整個陵園封閉。門外東西兩側還各立有一塊用漢、滿、蒙三種文字刻有“官員人等至此下馬”字樣的下馬牌。此外,孝陵的石像生數量較多,共計達18對,主要包括麒麟、馬、獬豸、駱駝、獅子、大象、文臣、武將等,其造型大多具有“樸實渾厚”的特點。
景陵
景陵為清朝康熙皇帝愛新覺羅·玄燁的陵寢,是在清東陵所修建的第2座皇帝陵,位於孝陵東2.5千米處,是昌瑞山左枝來脈,以象山為朝山,中軸線正對著象山兩峰間微凹的部位,三麵環山,且均為自然形成,前有自然案砂相對,景陵神道就是繞著案砂設置的,後有昌瑞山左翼五花嶺作為後寶山倚靠,左右有自然形成的砂山圍護,其格局符合風水的“藏風聚氣”的原則。景陵始建於康熙十五年(1676年),完工於康熙二十年(1681年),首開清朝皇帝生前建陵以及清朝皇帝陵中先葬皇後的先河。景陵所葬的主要人物共計有六位,包括清聖祖康熙皇帝愛新覺羅·玄燁(1654~1722)和孝誠、孝昭、孝懿、孝恭等4位皇後以及敬敏皇貴妃。雍正元年(1723年)2月17日,內閣大學士等擬定了6個陵名恭呈禦覽,雍正帝“哀慟不勝,親刺指血圈出‘景陵’字樣”。“景”字象征日光,有“大”“光明”之意,以此宣揚康熙的功德,而“景陵”之名的寓意既包括了對康熙帝一生“平定戰亂、開創盛世”等政績的高度評價,還有希望康熙帝能夠“蔭佑後世、保國泰民安”的祈願。景陵內還有再現了中國古代地理輿圖繪製技術、象征康熙皇帝開疆擴土功績、至今仍藏於景陵隆恩殿的《大清廣輿圖》。
景陵環形寶城中建寶頂,寶頂下為地宮。寶城前建方城,方城上為明樓,方城前依次為石五供、二柱門、陵寢門。出陵寢門,前院正中為隆恩殿,麵闊五間,隆恩殿前依次為東西配殿、東西燎爐和隆恩門,環以紅牆。出隆恩門左右有東西班房,各三間;前有馬槽溝一道,上麵並排設三孔石拱橋三座;再往前有東西朝房,各五間,再往南依次為神道碑亭、牌樓門和景陵神道,神道兩側自北向南設有文臣、武將、馬、象、獅等五對石像生,南端還有一對石望柱。景陵神道在七孔橋北與孝陵神道相接,東行300米後北折,第一個建築即為聖德神功碑亭,因“祖有功而宗有德”的精神而改稱“聖德神功碑”。碑樓基座為四方形,因1952年的雷火而被毀。而四角豎著的華表保存最好,由青白石料雕刻而成,又稱“擎天柱”。景陵雖參照孝陵建築規製而建,宮殿區和神廚庫區各單體建築形製與孝陵相似,同時為彰顯對先皇的孝道,在建築規模上稍遜於孝陵,但其在建築風格、規製和喪葬形式上又有所創新,並大多為後世所效仿,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例如,景陵神路與孝陵神路相接,不單建石牌坊、大紅門、具服殿;聖德神功碑亭內改立雙碑,分書滿漢碑文,開創了皇陵聖德神功碑亭立二碑的先河,並自此成為定製;改龍鳳門為五間六柱五樓的牌樓門,石像生往北是景陵首創的、相當於孝陵主神道上的龍鳳門的衝天牌樓門;石像生由18對縮減為5對;裁撤了七孔橋、一孔橋,保留了五孔橋和三路三孔橋;五孔橋改建在石像生以南;此外,還徹底摒棄了清朝皇室中世代相沿火化入葬的習俗,改火葬為真正意義上的土葬。另外,景陵方城與石五供之間,隆恩殿與陵寢門之間均不設水溝及石橋,這也是不同於孝陵之處。
景陵妃園寢
景陵妃園寢位於景陵東邊,是清東陵營建的第一座妃園寢,成為後世妃園寢的藍本,其內葬有康熙帝的1位貴妃、11位妃、8位嬪、10位貴人、10位答應、8位常在和1位皇子(十八阿哥),在清朝妃園寢中入葬人數最多。康熙二十年(1681年),孝誠、孝昭二位皇後入葬時,景陵隆恩殿尚在修建之中(竣工時間待考),與此同時景陵紀園寢也隨著完工。
景陵妃園寢在布局上僅有宮殿區,該陵寢自北向南依次設有園寢門、享殿、燎爐、宮門、東西班房、東西廂房以及一孔拱橋和平橋。大門、享殿為單簷歇山式建築,並以綠琉璃瓦覆頂。廂房、班房均以布瓦覆頂。後院建有49個小寶頂。
孝東陵
孝東陵為孝惠章皇後(順治帝的皇後、康熙帝的母後)博爾濟吉特氏(1641~1717)的陵寢,位於孝陵東側,故名“孝東陵”,是清朝入關以後所營建的第一座皇後陵,建於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之前,但具體的始建時間和竣工期不詳,準確年代有待考證。孝惠章皇後去世後,由於當時的喪葬製度發生了變化,已經實行土葬而非之前的火葬,因此無法再將孝惠章皇後葬於孝陵,隻能單獨給她修建陵寢。由於當時製度尚不完備,在該陵內還陪葬了28位順治帝的妃嬪,因此形成了皇後陵兼紀園寢的局麵。
由於孝東陵是第一個皇後陵,因此其為之後的一些皇後陵和妃園寢的營建確立了一種規製和模本。孝東陵以黃色琉璃瓦覆頂,采用“前朝後寢”的建築規製,布局為神路區僅設一路三孔橋,宮殿區不設二柱門,其餘則與皇帝陵相同。陵園的隆恩門外建有東西朝房,並配有隆恩殿、東西配殿,以及由方城、明樓、寶頂和石五供等為主要建築的後寢等。
昭西陵
昭西陵為孝莊太後(孝莊文皇後)的陵寢,位於清東陵風水牆外距離陵園總門戶大紅門東側不遠處,四周地勢平坦開闊,沒有其他帝後的後帳和東西砂山環繞,是清王朝第二座皇後陵,也是級彆最高、建築規製最特殊的皇後陵,還是清東陵唯一一個建在風水牆外的陵寢;陵墓建製完備,規模相當,自成一體,並擁有兩層圍牆;建於雍正三年(1725年),竣工期不詳,其內葬有被譽為“清朝興國太後”“大清國母”的孝莊文皇後博爾濟吉特·布木布泰(1613~1687)。孝莊文皇後死後,其孫康熙為感念祖母恩德,特下旨將紫禁城內剛建成的慈寧宮東邊的五間大殿拆運至清東陵,為祖母停靈建了“暫安奉殿”,之後“暫安奉殿”正式建成陵園,並定名為“昭西陵”,意為“昭陵(皇太極之陵)之西的陵墓”。
昭西陵因由“暫安奉殿”改建而成而具有與其他皇後陵迥異的特殊建築規製,例如,神路區隻設下馬牌和神道碑亭,由於地勢原因而沒有建馬溝槽和橋梁涵洞,並且如今絕大部分都已被毀;宮殿區建了兩層圍牆,外層圍牆的正麵設置了隆恩門,內層圍牆的正麵設置了3座琉璃花門;陵寢門設置在隆恩殿左右的卡子牆上等。此外,從基址上看,昭西陵最南端是下馬碑、神道碑亭,僅存殘碑,這些都是超越皇後陵等級的建築。碑亭東側為神廚庫,僅存圍牆。東西朝房各五間。孝莊文皇後的墳塚之前排列了石刻的圓鼎、香爐和花瓶等石五供,而在進入寶頂的丹陛上雕刻著龍鳳圖樣。不同於其他清朝帝王及後妃的歇山頂陵寢大殿,昭西陵隆恩殿采用了重簷廡殿頂,以彰顯孝莊太後至高尊崇的地位,而如今昭西陵隆恩殿破壞嚴重,已經成為了一片廢墟。
景陵皇貴妃園寢
景陵皇貴妃園寢,俗稱“雙妃園寢”或“雙妃陵”,是清東陵內建造的第二座紀園寢,位於景陵東旁,在景陵妃園寢的東邊,是乾隆皇帝即位後不久為對其有撫育之恩的愨惠、惇怡兩位皇貴太妃單獨修建的園寢,同景陵妃園寢一樣,也是附屬於景陵的妃園寢,其興工、竣工日期均有待考證。
景陵皇貴妃園寢的規製超出了景陵妃園寢,除了琉璃瓦采用綠色之外,其餘規製幾乎與皇後陵等同,因此成為了清代等級最高的妃園寢,被譽為“清朝諸妃園寢之冠”。該園寢增加了綠瓦單簷歇山頂的東西配殿;有兩座綠色琉璃瓦明樓並肩而立;享殿月台前設置了雕刻著“丹鳳朝陽”圖案的丹陛石;宮門外諸建築的屋頂均為灰布瓦,園寢的宮門、大殿、明樓、牆帽等均為綠琉璃瓦蓋頂。
裕陵
裕陵為清朝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曆的陵寢,相傳是乾隆自點的穴地,於乾隆八年(1743年)破土動工,竣工於乾隆十七年(1752年),曆時近10年。由於裕陵修建於清朝國勢鼎盛時期,因此其在建築規模和建築藝術上均具有較為突出的代表性。“裕”有“富饒、寬宏”之意,“裕陵”之名不僅是對乾隆帝政績的讚譽,同時還有希望乾隆帝能夠保佑國家未來富強、興盛的祈願。裕陵地宮共葬有乾隆皇帝(1711~1799)、孝賢皇後、孝儀皇後、慧賢皇貴妃、哲憫皇貴妃和淑嘉皇貴妃等“一帝二後三妃”,共計6人。由於乾隆皇帝非常信仰佛教文化,因此在其陵寢裕陵內佛家文化物品隨處可見,尤其是在被譽為“莊嚴肅穆的地下佛堂”的裕陵地宮內布滿了佛像、經文等各種佛教石雕,例如,在地宮四道門的八個門扇上分彆雕刻有一尊菩薩立像,合稱“八大菩薩”。
裕陵的建築規製承襲了祖製,大致與景陵相同,例如自北向南設有地宮、寶城、明樓、方城、祭台五供、二柱門、琉璃花門、三路一孔橋、隆恩殿、牌樓門、石像生、五孔橋聖德神功碑亭等;但是,裕陵在具體的布局形式上又有創新,如在隆恩殿內首次設置了藏有各種稀世珍寶的佛樓,並成為定製,為後世帝陵所效仿;裕陵的神廚庫建在了東朝房的後麵,不同於景陵因砂山遮擋移到了神道左側;在陵寢門前增設了三路一孔玉帶橋;裕陵隆恩門前的三路三孔拱橋兩側各建有一座平橋,這也成為後世定製;裕陵陵寢門前相較於景陵陵寢門前多了一條上架三座一孔拱橋的玉帶河;裕陵的神道兩側有8對石像生,比景陵多出3對,規模僅次於孝陵。此外,裕陵的明樓、隆恩殿、東西配殿、隆恩門、東西朝房以及裕陵小碑樓等主體建築的階條石均為整塊艾葉青石料,在曆代陵寢中均很少見。
裕陵妃園寢
裕陵妃園寢是清東陵內建造的第三座妃園寢,於乾隆十二年(1747年)破土動工,乾隆十七年(1752年)竣工;乾隆二十年至二十七年(1755年~1762年),又進行了擴建;其內葬有乾隆帝死後被貶的烏喇那拉皇後和35位妃嬪,傳說中“香妃”的原型容妃也葬於清東陵的裕陵妃園寢內。該園寢規製接近於景陵皇貴妃園寢,但也有所不同,例如,其享殿前未設丹陛石,園寢門開在享殿兩側的麵闊牆上,有一座方城明樓,後院內建有34座小寶頂。
裕陵妃園寢目前隻有兩個開放的地宮,分彆為純惠皇貴妃地宮和容妃地宮。其中,純惠皇貴妃地宮位於裕陵妃園寢的最前排正中位置,主要由墓道券、閃當券、罩門券、石門、門洞券、梓券、金券等組成,安葬人物有純惠皇貴妃(居中)和烏拉納喇皇後(東側),是園寢中規製最高的一座地宮;而容妃地宮位於裕陵妃園寢的前數第三排、東數第一座寶頂之下,主要由罩門券、石門、門洞券、梓券、金券等組成,清理時發現有槨無棺,且槨的一側被砍成了一個長方形洞,槨的前後還各有一塊卡棺石。
定陵
定陵為清文宗鹹豐皇帝愛新覺羅·奕守的陵寢,位於清東陵最西端的平安峪,右臨西大河,朝對天台山,隔岸是黃花山;始建於鹹豐九年(1859年)四月十三日,在1861年鹹豐帝崩逝之後開始大規模營建,並於同治五年(1866年)十二月竣工,曆時近七年半,共計花費了300餘萬兩白銀。[由於鹹豐帝在位期間正處於太平天國等農民運動爆發以及外國侵略者大肆掠奪的階段,因此“定陵”的命名包含了當時朝廷迫切希望“國家恢複安定、重新繁榮富強”的祈願。定陵地宮內主要安葬了鹹豐帝(1831~1861)和孝德顯皇後“一帝一後”2人。
定陵神道於孝陵一孔橋與七孔橋之間與孝陵相接,沿途有五孔平橋、一孔涵洞、五孔神路橋、五孔平橋、石望柱、石像生、牌樓門、神道碑亭等建築。由於定陵地形陡峭,所以從神路樓到石像生、神道碑亭、三孔橋直達隆恩門,具有“裡程短、布局緊”的特點。定陵的規製在清代皇陵製度的發展史上具有承上啟下的意義,在“遵照典禮之規製,配合山川之勝勢”原則的指導之下,最後基本上繼承了祖陵規製,局部仿效宣宗慕陵,又部分按照景陵、裕陵、昌陵等祖陵規製進行建造,例如橋北的東西朝房、班房的規製均與孝陵相同,隆恩門以內的建築大多遵從祖製,設有隆恩門、燎爐、配殿、隆恩殿、陵寢門、石五供等;同時也采納了部分建製慕陵的意見,例如撤消了大牌樓、二柱門,後院較前院變窄,地宮內不再雕刻經文、佛像,地宮下設置龍須溝,地宮頂采用蓑衣頂形式等。此外,定陵的建築也有其創新之處,例如定陵石欄杆隻將月台的東、西、南三麵圍過來,而不設在大殿的兩側及後麵;在金券石券上用城磚灰砌灌漿,壘成廡殿蓑衣頂,然後用三合土夯成長圓形寶頂;在月台、礓[jiāng]礤[cǎ][u]兩側都安裝了石欄杆,將磚砌礓礤改為石砌台階,並且將礓礤分成上下兩段,中間連以平台;改變了以往用城磚壘砌的慣例,而以青白石壘砌;裁撤了聖德神功碑亭、一孔拱橋、二柱門;將陵寢門前的玉帶橋改為三座平便橋;將石像生改為5對等。
菩陀峪定東陵
菩陀峪定東陵為慈禧太後(1835~1908年)葉赫那拉氏的陵寢,又稱“慈禧陵”,位於定陵東側約1千米的菩陀峪,初建於同治十二年(1873年)八月至光緒五年(1879年)六月,曆時6年,約耗227萬兩白銀。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慈禧皇太後倚仗獨掌朝綱之機,以“年久失修”為借口,下令將慈禧陵主體建築全部拆除重建,附屬建築揭瓦大修,工程曆時13年之久,約是初建時的2倍,直到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慈禧死前幾天才全部完工並驗收完畢。
菩陀峪定東陵的陵寢規製基本參照了孝東陵,按理應遜於正宮慈安陵,但由於慈禧的權力欲望強大,致使陵寢一改再改,最終菩陀峪定東陵成為了清東陵內規製最高的皇後陵,以木絕、金絕和石絕等“三絕”著稱,彰顯了慈禧太後身為統治者的尊崇。菩陀峪定東陵地宮主要由墓道券、閃當券、罩門券、門洞券、金券五券和兩道石門組成,該地宮設置有3條龍須溝。第二道石門上的月光石上有雕刻。除墓道券和閃當券是磚券外,其餘各券均為青白石修築,無雕刻。菩陀峪定東陵三大殿全部采用名貴的黃花梨木建造,並以最高等級的金龍和璽彩畫通過全部貼金的手法將其粉飾。隆恩殿四周的漢白玉石欄杆、欄板和望柱上都雕刻著“龍鳳呈祥”“水浪浮雲”等圖案,殿內遍布雕刻的貼金磚,明柱上有浮雕的金龍盤繞周圍。殿前龍鳳丹陛石一改傳統的“龍頭在上、鳳頭朝下”的格局,將代表皇後的鳳凰雕刻在了代表皇帝的龍的上麵,因而形成了“鳳壓龍”的格局,打破了古代封建男權社會的規則,反映出慈禧兩度“垂簾聽政”,主宰清朝命運的政治、曆史背景,成為中國古代曆史上絕無僅有且至高無上的女權象征。
惠陵
惠陵為清穆宗同治皇帝愛新覺羅·載淳的陵寢,是清東陵營建的最後一座皇帝陵,位於清東陵界內東南方向的雙山峪南麓,坐北朝南,規模較小,陵寢外圍環以砂山;其建造時間相較於其他陵寢較短,於光緒元年(1875年)三月破土動工,光緒四年(1878年)九月竣工,曆時3年,約耗435萬兩白銀。除了同治帝外,惠陵內還葬有孝哲毅皇後阿魯特氏。“惠”字有“仁慈、聰慧”等意,因此,“惠陵”的命名代表了對同治帝“仁慈、聰慧”的讚譽。在營建惠陵時,國家財政吃緊,營建經費緊張,最終隻能縮減規製,因此,惠陵的建築規製是清東陵所有的陵寢中最為簡約的。
惠陵從選址到承建均由慈禧太後一人決定,其建築規製除了神路不與孝陵主神路相接以及未建石像生、二柱門和聖德神功碑亭,節省了20餘萬兩白銀之外,其餘均仿照定陵規製建造。該陵寢自北向南依次設有寶頂、寶城、月牙牆、明樓、方城、陵寢門、隆恩殿、東西配殿、東西燎爐、隆恩門、東西班房、東西朝房、三路三孔神路橋、神廚庫、神道碑亭、牌樓門、望柱及五孔石拱橋等建築。除了東西值班房為布瓦蓋頂外,其他建築屋頂均覆以黃琉璃瓦。此外,由於惠陵的建築使用的木料均為質地堅硬、紅黑色色澤且稀少珍貴的“楠梃木”(即棪[yǎn]楠木),因此又被稱為“銅梁鐵柱”,其大木構架至今仍然保存完整。
其他看點
石雕
清東陵的石雕作品主要包括石象生、拱券橋、門坊、丹陛石、石祭台、券臉石、石碑、殿座欄杆、華表等類型,這些石雕中主要包含了龍鳳圖騰文化題材、宗教中的吉祥題材、民俗文化中的祥瑞題材以及儒家文化中的吉祥題材等具有吉祥寓意的內容。
龍鳳圖騰文化題材石雕作品
龍、鳳是代表中華民族的圖騰文化,而圖騰文化又屬於一種宗教信仰。在封建統治時期,“龍”圖騰象征著“皇權”和“尊貴”,因此在清東陵文化元素資源中,“龍”圖騰文化元素也是主要表現對象,據統計,清東陵石雕作品中主要雕刻於石象生、華表、石碑、橋梁、石牌坊等部位的“龍”圖騰共計有2587條,包括正龍、升龍、蹲龍、坐龍、靠山龍、行龍、降龍等,其主要表現技法有石雕和彩繪兩種;而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鳳”圖騰象征著女性尊貴的地位,清東陵石雕藝術作品中還有758隻“鳳”圖騰,大多與“龍”圖騰文化元素一同出現,其中,殿座欄杆中共計有567隻,石橋中共計有176隻,丹陛石中共計有11隻,券臉石中共計有4隻。
宗教中的吉祥題材石雕作品
在清東陵中還有許多佛教、道教等宗教中的吉祥題材石雕,尤其是在各帝、後陵的石五供以及乾隆帝裕陵的地宮內隨處可見;[25]其中的佛教雕刻主要包括三世佛、四大天王、五方佛、五欲供、八大菩薩、二十四佛、佛花、法器以及藏文、梵文經咒等題材。[1]同時,清東陵內還大量使用了佛教中供奉在佛像前的“輪”(法輪)“螺”(法螺)“傘”(寶傘)“蓋”(白蓋)“花”(蓮花)“罐”(寶瓶)“魚”(金魚)“長”(盤長)等八種神器、又名“八吉祥”的“八寶”。
民俗文化中的祥瑞題材石雕作品
清東陵石雕中還有大量民間文化素材,體現了“祈福文化”的主題,大多集中在各陵的石象生、朱砂碑、石祭台、華表以及丹陛石、券臉石上,主要是賦予某些珍禽瑞獸(如獅子、麒麟、大象、鹿鶴、駱駝等)、花木蟲魚(如鬆、竹、梅、蘭、菊、牡丹、靈芝、萱草、荷花等)、器物(如古錢、典籍、犀角、寶珠、如意等)以及特定的幾何圖案(如圓環等)以吉祥含義,例如獅子象征“吉祥和權利”、駱駝象征“忠義”、獬豸象征“勇猛”等。
儒家文化中的吉祥題材石雕作品
由於儒教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封建帝王統治,所以儒家學派在清代也產生一定影響,在清東陵景區中主要體現在“禮”“樂”“四藝”“致仕”等方麵,因此,清東陵有許多反映儒家文化的石雕作品,其中,在裕陵、昭西陵、慈安陵、慈禧陵的石祭台上分彆刻有爐、鼎、爵等禮器,體現了有關“禮”的題材;而在孝陵、景陵、裕陵的朱砂碑上,以及孝陵、景陵、昭西陵、定陵的石祭台上均雕有磬[qìng],景陵石祭台上雕有鈸[bó],裕陵石祭台上雕有管、笛、笙、板、鈸,昭西陵石祭台上還雕有鐘,慈禧陵石祭台上雕有鈸和笙,體現了有關“樂”的題材;景陵、定陵和裕陵的華表上雕有棋、書、畫,昭西陵、定陵、慈禧陵、慈安陵、惠陵的石祭台上均雕有琴、棋、書、畫,惇怡皇貴妃的朱砂碑上還雕有琴、書、畫,體現了有關“四藝”的題材;此外,慈禧和慈安陵神道碑亭的券臉石上雕有“太師少師”“封侯掛印”等,體現了有關“致仕”的題材。
碑文
據不完全統計,清東陵中有順治帝的孝陵神功聖德碑碑文,共計1千餘字漢文;有康熙帝的景陵聖德神功碑碑文,共計4千餘字漢文;有乾隆帝的裕陵聖德神功碑碑文,共計2千餘字漢文;還有其他碑文,共計近2萬字漢文。其中,雍正皇帝愛新覺羅·胤禛以弘揚康熙“在位六十餘年,功德隆盛,文章字數甚多,一碑不能儘載”為由將鐫刻康熙大帝一生文治武功的聖德神功碑亭詔建兩碑,一刻漢字,一刻清文,每個碑文長達4300餘字,記載了康熙帝一生的豐功偉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