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興開著車帶著蘇霏霏從木蘭圍場出發,經過五個小時的車程終於抵達了清東陵。這一路上,他們穿越了廣袤的草原和起伏的山脈,享受著大自然的壯麗景色。
沿途的風景讓人心曠神怡,廣闊的草原上點綴著成群的牛羊,遠處的山巒連綿起伏,宛如一幅美麗的畫卷。蘇霏霏沉浸在這片美景之中,感受著微風拂過臉頰的舒適。她不禁想起了自己小時候與家人一起出遊的美好回憶,心中充滿了溫暖和感慨。
五個小時的車程雖然漫長,但蘇霏霏並不覺得疲憊。相反,她期待著接下來的旅程,希望能夠在清東陵這個曆史悠久的地方留下美好的記憶。當車子駛近清東陵時,她看到了那座宏偉的陵園大門,心中湧起一股敬畏之情。這裡承載著清朝皇家的榮耀和曆史,讓人對過去的輝煌感到好奇和敬仰。
終於,他們來到了清東陵的入口處。蘇霏霏興奮地下了車,迫不及待地想要探索這座神秘而莊嚴的地方。她知道,在這裡,每一座陵墓都有著獨特的故事和曆史價值,等待著人們去發現和解讀。
清東陵
中國河北省唐山市的清朝帝王陵墓建築群。
清東陵(Eastern?Royal?Tombs?of
清東陵
中國河北省唐山市的清朝帝王陵墓建築群。
清東陵(Eastern?Royal?Tombs?of?the?Qing?Dynasty),是位於中國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西北30千米處昌瑞山下的清朝陵墓,西距北京市區125千米,有各類建築物、構築物及遺址共計662座,占地麵積約為80平方千米,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王朝的三大陵寢[a]之一,是中國現存清代陵寢建築中“規模最宏大、體係最完備、布局最規整”的古代皇家陵墓建築群,同時也是河北省首批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信息
英文名
Eastern?Royal?Tombs?of?the?Qing?Dynasty
所屬區域
所屬國家
中國
所屬省級行政區
河北省
所屬城市
唐山市
地址
遵化市西北30千米處昌瑞山下
景區信息
景區類彆
帝王陵墓建築群
所處時代
清朝
景區級彆
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文保級彆
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占地麵積
80平方千米
主要遺址
孝陵、景陵、裕陵等
清東陵地處暖溫帶北緣,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整個陵區沿著燕山餘脈昌瑞山而建,位於昌瑞山下,海拔約為123.32米;境內地貌呈現出“三山兩川”的特點,整體上屬於低山丘陵地貌。清東陵的營建時間貫穿清王朝的興起與衰落,從孝陵的建造開始算起,始建於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到慈禧定東陵於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重修完工為止,曆時長達247年,主要有順治帝的孝陵、康熙帝的景陵、乾隆帝的裕陵、鹹豐帝的定陵、同治帝的惠陵、慈安太後的普祥峪定東陵和慈禧太後的菩陀峪定東陵等陵寢,在5座皇帝陵、4座皇後陵、5座妃園寢、1座公主園寢等大小15座陵寢中,埋葬著清朝的5位皇帝、15位皇後、136位妃嬪、3位阿哥、2位公主,共計161人。陵區南北長125千米、寬20千米,在清代時占地麵積約為2500平方千米,如今景區的管理麵積約為80平方千米,四麵環山,清代還在此陸續建成了217座宮殿牌樓。清東陵的諸陵園格局嚴謹,集中有序,以順治帝的孝陵為中心,主次分明地依山勢呈扇形於昌瑞山南麓東西排列開來,彼此呼應,且均由宮牆、隆恩殿、配殿、方城、明樓,及寶頂等建築構成。截止到2021年,清東陵已經開放了孝陵、景陵、裕陵、裕陵妃園寢、昭西陵等景點供遊客參觀。景區北靠昌瑞山,東靠鷹飛倒仰山,中間有影壁山,南靠金星山,西靠黃花山,周圍還有西大河、龍門湖,山水相映,此外,清東陵還蘊含著文化、藝術和科學價值,作為中國陵寢史上最後一個輝煌時期的代表,它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建築學、景觀學、藝術美學、哲學、風水學、喪葬祭祀、宗教民俗等中國傳統文化的集大成,因此被聯合國遺產專家評價為“人類具有創造性的天才傑作”。
1961年3月,清東陵被中國國務院列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從1978年開始,清東陵景區正式陸續對遊客開放;2000年11月30日,清東陵作為中國“明清皇家陵寢”遺產項目的重要部分,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列為世界文化遺產;2001年1月,清東陵被中國國家旅遊局評定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2015年10月,清東陵被中國國家旅遊局評定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在此期間,清東陵還獲得了“中國優秀旅遊景區”“世界文化旅遊精品”等一係列榮譽稱號。此外,清東陵景區內還有另一處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萬佛園。
命名
雍正初年,雍正皇帝將河北省遵化境內的九鳳朝陽山確定為其“萬年吉地”,後又於雍正七年(1729年)以九鳳朝陽山“規模雖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帶砂石”為由而廢之,並重新在河北省易縣泰寧山下另辟兆域[f],營建泰陵,從此有了“清東陵”和“清西陵”之分。
陵寢製度的發展
中國古代的陵寢製度至今已有超過3000年的發展曆史,明朝時期建造的十三陵、清朝時期建造的東陵和西陵等陵寢正是這一製度長期發展變化的產物。陵寢製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原地區的墳丘式墓葬,最早出現在春秋晚期,直到戰國時期才得到廣泛推行。戰國中期,當時的人們習慣將君王高大的墳墓比作山陵,因此這一時期君王的墓葬開始被稱為“陵”。東漢時期,以朝拜祭祀為主要內容的陵寢製度得以確立。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中原地區頻繁的戰亂和政權更迭,社會秩序混亂,因此,這一時期為中國陵寢製度的衰退期,改變了東漢以來豪族講究興建墳墓、祠堂和厚葬的風氣,君王墳墓逐漸趨向於小型墓葬。唐代建立之後,國家財政收入隨著社會經濟的恢複與發展而日益增多,此時的陵寢製度又得到了新的發展。到了宋代,朝廷依舊沿襲了唐代的陵寢製度。元代則繼承和沿用了蒙古族“淺埋不起墳”的製度。明代恢複了陵寢製度,並進行了一些改革。清代則基本上沿襲了經過明代改革後的的陵寢製度。
清代沿襲明代陵寢製度
在明代中後期,中國的資本主義萌芽已開始初見端倪,但到了明末時期,國家勢力日漸式微,政治腐敗加劇,同時又因為戰亂不斷而遭到了嚴重的破壞,致使國家財政收入日益微薄,國庫變得空虛。清入關之後,清朝早期統治者為了鞏固政治統治而采取了一係列政策,例如實施“圈地”“屠城”等,這些政策進一步打壓了原本就已經虧空的經濟,一直到清順治皇帝親政之後,才開始逐漸意識到經濟恢複的緊迫性,於是下令廢除了之前的政策。在這一時期,由於國力的薄弱,使得當時的統治者更加關注國家的根本問題,此時清朝朝廷仍然將重心放在軍事征戰方麵,而無暇顧及陵寢修建的製度考量以及建築裝飾風尚,因此,清朝朝廷在陵寢修建方麵仍然完全接納了明代的陵寢製度以及裝飾風格,同時還沿襲了明代的典章製度和陵園建造。
皇陵文化
清東陵作為清代皇家祭祖行孝之地,具有“建築雄偉、規製恢弘、神道[g]完整”的特點,再加上“師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皇陵建製,已然成為皇陵文化的典範。與此同時,陵寢之中葬有包括帝王和太後等許多擁有傳奇故事的傳奇人物,還有包括裕陵地宮、慈禧陵大殿等在內的清東陵建築,共同造就了清東陵的文化價值。在陵墓修建過程中,還形成了裕大村、裕小村等守陵人村落,這些村落蘊藏了較為豐富的清宮貴族文化及滿族民俗文化,已有百年的曆史,象征著“忠孝傳統的典範”和“文化傳承的標杆”。
宗教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