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興開車拉著蘇霏霏洛陽雞冠山到南陽臥龍崗武侯祠用了2.5小時到達目的地。
南陽武侯祠坐落於河南省南陽市城西臥龍崗上,初建於魏晉,盛於唐宋,有1800多年曆史,是曆代皇室及百姓祭祀諸葛亮的地方。
南陽武侯祠也是三國時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諸葛亮的躬耕地和劉備“三顧茅廬”故事發生地。中國目前保存九處武侯祠,南陽武侯祠僅次於成都武侯祠,位居第二。南陽武侯祠現占地230餘畝,有殿堂廊廡等古建築183間,曆代碑刻400餘通,匾額楹聯155幅,百年以上樹齡的古樹名木196棵。
南陽武侯祠先後獲得“河南省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河南省十佳博物館”“省級衛生先進單位”“省級園林單位”“省級治安先進單位”“市級標兵文明單位”“南陽十佳旅遊窗口單位”等榮譽稱號。1963年被列為首批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榮膺[yīng]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2008年被列為首批國家二級博物館。
南陽臥龍崗武侯祠的始建年代可上溯至魏晉時期,據《明嘉靖南陽府誌校注》和清康熙《龍崗誌》記載,諸葛亮殞沒五丈原後,其故將黃權曾率族人在南陽臥龍崗建庵祭祀,紀念武侯,時稱“諸葛庵”;晉永興年間,鎮南將軍劉弘“鎮宛”討伐張昌時“觀亮故宅”並“立碣表閭”;唐代,南陽臥龍崗曾多次在文學作品中出現,李白《南都行》中雲:“誰識臥龍客,長吟愁鬢斑”,劉禹錫《陋室銘》中讚美:“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雲:‘何陋之有’”,白居易有“魚到南陽方得水,龍飛天漢便為霖”的詩句,許渾《南陽道中》雲:“荒草連天風動地,不知誰學武候耕”等,這些表明,臥龍崗在唐代已成為一處著名的文物勝跡和人們憑吊先賢和陶冶情操的地方,不少文人墨客都曾來此遊覽祭祀。
宋金時期,南陽武侯祠屢遭兵燹[xiǎn]。
宋紹興八年(1138年),嶽飛“過南陽謁[yè]武侯祠”時,曾揮淚書寫諸葛亮前後《出師表》,以“稍舒胸中抑鬱爾”;元大德二年(1298年),南陽監郡馬哈馬主持修葺[qì]南陽臥龍崗武侯祠,割附近田地二百畝作為歲時香火之具。
元至大二年(1309年),河南平章政事何瑋到南陽指示地方官加擴臥龍崗武侯祠。
元延佑[yòu]二年(1315年),元仁宗交中書平章政事與翰林集議,給南陽臥龍崗古建名勝命名為“武侯祠”;明嘉靖七年(1528年),明世宗“欽賜”南陽臥龍崗武侯祠廟額,頒祭文,明定春秋二祭日期和祭品,並敕令地方官按期致祭,後又於嘉靖十八年(1539年)三月八日,特譴駙馬都尉鄔景和來宛致祭。
自此,南陽臥龍崗武侯祠地位隨之倍增,祠貌規模亦更加壯觀,並招致更多的封疆大吏、文人學士紛紛登堂膜拜,題詠賦讚,極大的豐富了南陽臥龍崗武侯祠的文化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