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五台山(1 / 2)

李嘉興開車拉著蘇霏霏從喬家大院到五台山用了3.5小時到達目的地。

五台山又名清涼山、紫府山、靈鷲[jiù]峰,位於中國山西省忻州市五台縣,因其中有五座大山的峰頂平坦如台而得名。五台山是世界文化遺產、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五台山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山內氣候差異大,四季分明。五台山溝壑縱橫,地形地貌以亞高山、中高山、低高山為主,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最高峰為北台葉門峰高3058米,最低海拔為642米。五台山物種多樣性以草本植物、木本植物和陸生脊椎動物為主。

東漢時期,佛教傳到五台山。永平十一年(68年)五台山上開始興建寺廟。南北朝時期,五台山佛教得到快速發展,北魏孝文帝曾在五台山上修建大量寺廟。境內迄今仍保存著北魏、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寺廟建築68處,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3處。1985年五台山對外開放,景區規劃麵積607平方千米,主要景點有塔院寺、顯通寺、錦繡峰、掛月峰、普濟寺。

1982年,五台山被國務院首批公布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2005年,五台山被國土資源部批準為國家地質公園。2007年,忻州市五台山風景名勝區被評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2009年,五台山在第33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22年,五台山旅遊接待人次為195.59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為.08萬元。

五台山因盛夏氣候涼爽,也被稱為“清涼山”。北齊時,史籍中開始稱清涼山為“五台山”。五台,得名於東部、西部、南部、北部中部五峰凸起呈台狀。五座台狀山分彆為中台翠岩峰、東台望海峰、南台錦繡峰、西台掛月峰、北台葉鬥峰。五座台頂圍起來的區域稱為“台內”,其餘稱為“台外”。

1.菩薩頂→顯通寺→塔院寺→五爺廟→殊像寺。

2.菩薩頂→顯通寺→塔院寺→羅睺寺→五爺廟→殊像寺→黛螺頂。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