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興開車拉著蘇霏霏從應縣木塔飯雁門關用了1小時到達目的地。
雁門關,位於中國山西省忻州市代縣,是古代重要的關隘、世界遺產萬裡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景區規劃麵積30平方公裡。
雁門關上古稱北陵,夏商周稱西隃關,春秋稱句注塞,魏晉分成西陘關、東陘關。曹魏時期舊址上置雁門關西陘關關城,唐武周時期,複建西陘關關城(地址鐵裹門)。自鐵裹門設關後,勾注塞之名遂為雁門關之名取代。明洪武七年(1374年),在舊址上複建東陘關關城於今址。現景區分為三個區域:雁門關主要景點、外圍景點和近代遺存。
雁門關被譽為“中華第一關”,2001年,被確立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7年,被確認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雁門關之稱,始自唐初。因北方突厥崛起,屢有內犯,唐駐軍於雁門山,於製高點鐵裹門設關城,戍卒防守。《唐書·地理誌》描述“東西山岩峭拔,中有路,盤旋崎嶇,絕頂置關,謂立西陘關,亦曰雁門關。”雁門關一詞最早見於《魏書》,泰昌四年(419年)。
這座宏偉的雁門關名人牆,上麵有曾造訪過此處的曆代名人的生平和畫像的浮雕。
對麵路旁,前後兩隊氣勢磅礴的馬隊雕像,分彆是楊家將和楊門女將的馬背上的戎裝塑像。
明代建築,由磚券洞台基和單層單簷歇山頂樓身組成,台基3孔門洞正中上方嵌“雁門寨”石額,樓身為磚木結構,麵闊5間,雄偉壯觀。清為明月村,民國初年改為雁門關村,是中原與塞外的分界點。村民生活方式兼容南北特征,風俗習慣雜揉胡漢印記。雁門寨為全國現存不可多得的“邊關村落”。
現在也稱為雁門關民俗村。這裡有很多客棧和飯館供遊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