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鶴雀樓(1 / 2)

李嘉興開車拉著蘇霏霏從恒山到雀鶴樓用了3小時到達目的地。

鸛雀樓,又名鸛鵲樓,中國古代四大曆史文化名樓之一,位於中國山西省永濟市蒲州古城西的黃河東岸,占地麵積2.064平方千米。

鸛雀樓景區以鸛雀樓為中心,以黃河文化和河東文化為主題,包括名樓遊覽區、黃河風情遊覽區和山水遊覽區。鸛雀樓采用浮雕、壁畫和縮微景觀等形式展現黃河是人類文明最早的發祥地之一。登高望遠,感受華夏五千年文明曆史。

鸛雀樓始建於北周年間。盛唐時期,因詩人王之渙《登鸛雀樓》一詩而名聲大振。[4]元初毀於戰火。1997年重建,2002年複建後對遊人開放。2011年被評定為國家AAAA級景區。

複建後的鸛雀樓為仿唐閣樓式高層建築,坐南朝北,西依黃河,南枕中條山。主體建築在高大的台基上,外觀四簷三層,內部為六層,總高73.9米。建築整體為鋼筋水泥骨架,通體采用唐代油漆彩畫裝飾,具有鮮明的唐代建築風格。

鸛雀樓,始建於北周時期。公元557—571年間,北周大將軍宇文護在蒲州古城西郊外的黃河岸畔建造了一座軍事戍樓,因時有鸛雀等鳥類棲息在樓上,因而得名鸛雀樓。

唐、宋時期,文人墨客紛紛到鸛雀樓登樓賞景,留下大量詩作。盛唐公元704年前後,唐朝詩人王之渙遊曆蒲州古城,登上鸛雀樓寫下《登鸛雀樓》一詩:“白日依山儘,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成為千古名篇。樓從詩名,人從樓名,鸛雀樓得以成為中國曆史文化名樓之一,曆經唐、宋等朝存續700餘年。

金元光元年(公元1222年),蒙古軍隊攻打蒲州古城,金軍守將侯小叔下令焚毀鸛雀樓及蒲州浮橋,鸛雀樓毀於戰火。但基址一直保留到明初。明隆慶四年(公元1570年),黃河泛濫,洪水湧入蒲州城內,泥沙淤積數尺深,鸛雀樓故址徹底消失。文人雅士隻能把蒲州西城樓當做“鸛雀樓”詠史懷古。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