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陽給吳萌萌解釋道。
當著患者的麵,有些話陳陽不好說的太直白。
現在的中醫,不少確實水平不足,水平不夠,能力不夠,針對一些病症的時候往往都是根據表象判斷,比如,遇到老年患者,首先考慮的就是老年人最容易出現的問題。
七十多歲的老人陰虛火旺,自然是腎陰虛的概率最高,就從滋補腎陰著手,可事實上患者的陰虛火旺並非是腎陰虛而是肝陰虛,火旺是胃火旺。
“《素問·氣厥論》中有說,大腸移熱於胃,善食而瘦人,謂之食?。”
陳陽繼續說道:“肝陰虛,肝火就旺,肝火旺就容易發脾氣,就容易做夢,甚至容易做噩夢。”
說著陳陽問患者的女兒:“老人家是不是平常脾氣不太好,容易發火?”
“嗯。”
患者的女兒看了一眼老太太,苦笑著點了點頭。
這一年,老太太的脾氣確實不太好,總是發脾氣,說生了兩個女兒,沒人照顧她,這個不在乎她,那個不順她的心。
患者的女兒也是覺得母親生病了,所以才脾氣不好,其實很是遷就老太太了。
“除了肝陰虛,胃陰也虛,胃陰虛,胃火也就旺,胃火旺,胃的蠕動力也就強,消化就快,就表現為容易饑餓,但是火旺,容易耗損陰液,導致營養得不到補充,營養得不到補充,也就會出現多食而消瘦的情況,同時胃火旺,也容易出現口渴,喜歡喝冷飲的,因為冷有暫時清火的作用。”
說著陳陽開始打處方,同時說道:“也正是因為患者是肝陰虛,胃火旺,所以之前用的六味地黃丸和知柏地黃丸沒什麼效果,六味地黃丸和知柏地黃丸隻能滋養腎陰,泄腎火,而對其他臟腑沒什麼效果,要不對症,吃再多都是沒什麼用的。”
說著陳陽把處方遞給患者的女兒:“回去之後按方服用,吃完之後再來複診。”
“謝謝。”
患者的女兒接過藥方,帶著老太太離開了診室。
“明白了嗎?”
等患者出了診室,陳陽笑著問吳萌萌。
“陳醫生,我明白了,治病用藥其實就像是救火一樣,要救對地方,失火的是張三家,卻跑去李四家救火,肯定是沒什麼用的。”吳萌萌笑著道。
“嗯,比喻很貼切。”陳陽笑著道:“辨證用藥,就是要明白病因,確定病位,而不是根據籠統的概念,先入為主,胡亂用藥。”
陳陽說著話,下一位患者已經進了診室。
剛才陪著老太太來看病的正是之前拉過李浩飛和楊曉輝的出租車司機賀彭軍的愛人和她的母親。
賀彭軍的愛人陪著母親回到家,先給老太太弄了吃的,熬了藥,這才回到了家裡給賀彭軍做飯。
賀彭軍進了門,飯已經做好了。
“今天帶著媽去了醫院,就找的你說的陳陽陳醫生。”
賀彭軍的愛人對賀彭軍說道:“一位三十歲左右的年輕醫生,也不知道靠譜不靠譜。”
“三十歲左右,那麼年輕?”賀彭軍吃了一驚,他也隻是聽李浩飛和楊曉輝說陳陽是吳耀林的徒弟,而且李浩飛還一口一個師父,想著怎麼是一位五十歲左右的中醫專家吧,三十歲左右?
“你都不知道人,都敢讓我帶著我媽去?”賀彭軍的愛人一陣無語。
不過她聽陳陽說的還挺有道理,藥都開了,就先吃著看一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