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進入秘境(1 / 2)

“竹筒裡一共五十支竹簽,序號一致為一組,抽簽之後同序號的站一起。”孟祈年說,“從左側第一人開始抽簽。”

話音落下後,站在左側的江沉影去抽簽。

五宗的親傳都站在前麵,沒一會兒就輪到了沈有清。

沈有清隨手抓了一支簽字,然後在簽字末端看到了序號‘叁’。

不遠處的組隊從一到十已經分開排好。

沈有清還沒走過去,簫刻已經從後麵走了上來,他看了眼沈有清手裡的簽字,然後將自己的簽字遞...

本章內容字數過少,其他網站可能還在更新中,後續會自動修複。

以下內容與本書無關。

次日一早,在家隨便吃了點,套上蓑衣,李氏已在竹壺中裝好了粥,李元寶順手拿了,護在蓑衣裡,淺春風大,晨間寒意還是蠻重,這稍稍能夠保暖。

天色才剛亮,但雨已停了,昨夜下過雨,地麵積了不少水,李元寶心中火熱,顧不得這些,幾步踏過積水,牽出老牛,騎著往柳家學堂趕去,希望在柳先生之前趕到學堂等待。

柳氏學堂沿溪而建,離村半裡有餘,原是柳氏所建磨坊,隻因這處是溪水一處拐角,前麵又有數道溪彎,溪水流經此處,水勢緩慢,便是到了雨季,山洪漲水也不易被溪水衝垮橋梁。

秉持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之祖訓,柳氏一族也因此修持濟世之德,便拆了部分磨坊,讓出土地修建石橋,以便村人往來,餘下者自然也不會廢棄,重新修建了部分利用起來做了學堂,以便族中幼童蒙學之用。

但也因此使得這座石橋與學堂相鄰不過數丈,站在橋上就能清楚看到聽到裡麵講課。李元寶也就占了這個便宜,因其每天都要經過此地去往山坡或者河灘,若是剛好遇到裡麵正講著其喜歡聽或聽得懂的,也常常停下,聽完再走,多少能學到點東西。

但今日與往常不同,李元寶心有掛念,來的很早,遠遠就看見學堂院門沒開,還落著鎖,心中就是一喜。

他對這已經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原先懵懵懂懂隻是對這裡覺得新奇,究其原因是因為講的很多東西都是沒聽過沒見過,沒有這些畫麵。但自從昨晚似乎明白了自己想要做點什麼,自然對這裡充滿了渴望。

時間還早,李元寶跑到橋上看了下附近,最近他還沒到河灘放牛,野草已經長了出來,但昨天下過雨,春水漲得老高,已經漫過了河灘,老牛喜歡水,但萬一不知深淺落了水,他一個人可救不上來。為了安全,乾脆把老牛拴在路邊。

剛把牛拴好,柳氏群居處的炊煙才剛剛升起。

早春的風還是很冷,但溪邊的野樹上還隻有嫩芽,沒有辦法擋風,李元寶家裡是佃戶,一直貧寒度日,蓑衣裡也就穿了件長衫,連內衣也沒有,冷風透過蓑衣吹得他直發抖。

以前還好,出門往往沒這麼早,牽了牛再找個避風的地方躲一躲,一天時間也就過去了。但今天不同,河道周圍沒有什麼遮擋,李元寶凍得實在有點忍不住,隻能搓搓手,在牛身邊踱步,讓身體暖起來。

期間一刻也不敢歇著,緊緊盯著出村的路,希望等著見到那位柳先生,跟他說明自己仰慕他,想拜他做先生教自己學問。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