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位首長的眼睛一亮,這句話說的好,正是時機。
不要忘了,有過一個說法,已經有了承諾,合適時機,原先的某些地方會歸還。
“我明白你的意思,好,我馬上去找米高梅同誌。”
“那遠東那邊怎麼回複?”
“時機成熟,可以成立抗聯四縱,三個縱隊,能擋小鬼子一段時間了。”
“去年RZ同誌說,津南的部隊訓練的很好,讓玉清同誌帶五個旅北上。”
“當時時機沒有成熟,現在可以了。”
“津南、冀魯邊組建一個縱隊,組建抗聯第5縱隊,從海上直接過去。”
“還行,都是冀熱遼的老部隊,戰鬥力沒有問題,相信這個小家夥能扛住。”
“當時拿下遼東,還不覺得,現在發現,方便多了,以後山東的部隊也可以過去。”
“這個小家夥,有點想法,從遼東到南滿,再到東滿,幾步棋有板有眼。”
“依我看,綏察方向的部隊也可以往東發展。”
總部開完會後,提交了一份報告到延北。
“不扯遠了,先把這一關熬過去,明年就好了。”
“明年的部隊,必須要完成統一整編,還是有點亂。”
幾位首長剛把遠東的問題討論好,突然通訊處的參謀跑了進來。
“首長,皖南出事了。”
幾位首長的臉色一下子就變了,真是怕什麼來什麼。
前幾天延北一直在關注皖南的事情,所以才沒有注意到冀熱遼耍花槍。
“府軍調動了十幾萬人,對皖南新四軍軍部進行了圍攻。”
“軍部上報,來不及請示,部隊已經分成三路開始分散突圍。”
幾位首長看完電報,臉色非常難看。
“軍部走銅陵,左支隊走青陽,右支隊走弋江。”
“分散,這個時候分散,府軍更會各個擊破。”
“不分散更不行,軍部6000多人,非作戰人員就有2000多,怎麼打?”
“返回肯定不可能了,隻有渡江。”
局勢很危急,稍微耽擱一下,府軍圍上了,幾乎沒有可能突圍。
最好渡江北上,但是小鬼子又封鎖了江麵,會非常困難。
“給江南指揮部發報,命令他們不惜一切代價,接應軍部。”
“皖西那邊我們能聯係上的部隊,快速通知下去,到江北接應。”
現在隻能寄希望江北部隊,隻要有一線生機也不能放棄。
延北的大力支持,李福生確實沒有想到。
說實話,他都做好了下課的準備。
當然,如果能用下課換取遠東,他是願意的。
但是接到延北通報的時候,李福生拍了拍腦袋。
忘記了,被遠東的戰事牽扯住了,沒想起皖南事。
幸好,七支隊半年前從江南已經轉移到了江北,皖南少了3000多部隊。
彆小看這些部隊,他們已經在江北紮根,建立了和巢蕪支隊。
如果,他們能在江北打開一個缺口,新四軍渡江北上,也是一條生路。
還是內部出了問題,都到了火燒眉毛的地步,還在爭論怎麼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