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李福生讓參謀把幾位領導全部請到了指揮部。
“小鬼子這次的陣勢擺的很大,說實話,我也不知道,小鬼子打哪裡。”
“總部到現在也沒有回電,情況不明,總部應該也在分析。”
“但是,既然小鬼子動了,我們也要動。”
“目前,我們偵察到的消息,小鬼子到了薊州,番號未知,兵力估算在三四千人。”
軍區的幾位領導都來了,家裡隻有趙傑、王永開、張學思、邸玉棟人,蔡中在濱海洲,楊秀山在林西,劉誠光在津南。
沒有其他人,李福生乾脆自已站在地圖前麵,一邊介紹情況,一邊解釋自已的思路。
“薊州,周邊的地形我們都熟悉,小鬼子不管往哪裡走,我們都可以打伏擊。”
“我計劃,冀東獨一旅、軍區直屬兩個主力團主攻,8支隊、3個地方獨立團協助,打援,還有3個團,作為預備隊。”
“司令員,打,我同意打,至於怎麼部署,我建議由冀東他們先做個方案出來。”
政委也不囉嗦,直接把李福生計劃叫停了。
“首長說得對,你是冀熱遼軍區司令員,不是冀東司令員,讓他們根據實際情況做計劃。”
李福生點點頭,還是有點急了,確實應該讓冀東幾位乾部討論。
自已怎麼有點像渝都某人了,還是站位不夠高。
“好,那就發報,先讓他們打。”
“司令員,政委,我建議把司令員提的作戰計劃作為建議給他們,有什麼想法,讓他們再改。”
張學思也讚同李福生的部署,論起作戰部署,肯定更好。
“可以,冀東剛剛集訓完,這也是一次檢驗。”
“還有,發報給警備旅,做好戰鬥準備,隨時支援冀東。”
“命令各地方獨立團,一旦發現小鬼子援兵,立即上報。”
“司令員,你是覺得小鬼子是誘餌?”
張學思心裡一動,看來司令員也摸清了小鬼子的套路。
“我懷疑小鬼子可能會往遵化方向前進,承德、唐山的小鬼子要是出來,那就是伏擊我們。”
“要不要從錦西派一支部隊過去支援?”
“暫時不用,小鬼子一旦察覺,很可能改變計劃。”
“津南來電,他們近期組建了新一團到新三團,已經從南港北上,到了寧河,肖成團、王圻團,也一同北上了。”
小鬼子可能對津南進行攻擊,津南的部隊也需要轉移。
所以,原先濱海的兩個團回來了,還帶了3個團,好事啊。
特彆是王圻,本身就是南港附近的人,這次回去,短短半年,招收了近2000子弟兵。
不得了,回到村裡,族裡的大爺聽說王老七做了團長,驚呆了。
這才多久,不到兩年,一個大頭兵做了團長,帶著3000人。
要是古代,這都是五品校尉了吧。
還有跟著他一起出去的,好幾個連長,還有一個營長。
根本就不用宣傳,周邊的百姓紛紛報名參加八路軍。
新兵肯定不能直接帶,不過王家莊周邊的村民,大概500多人,被王圻編到了新兵營裡。
家鄉子弟兵,沒辦法呢。
(感謝大家的支持,麻煩大家點下催更,謝謝)